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十字轴万向节转向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_潘宇(1)

双十字轴万向节转向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_潘宇(1)

输 出 轴 角 速 度; 度、 1 2为中间轴与输出轴所组成面的 φ 夹角 ; ψ 为中间轴轴叉相位角 。 从以上输入与输 出 角 速 度 关 系 , 可以初步判断中 间轴与输入轴 、 输出 轴 的 夹 角 和 相 位 角 是 输 出 端 产 生 转速波动的主要原因 。 消除输入轴等速回转而输出轴转速波动问题必须
轴所在平面 的 夹 角 。 由 于 c o sφ 是 一 个 周 期 为 2 π的 / 函数 , 当 φ 为 0、 当φ 为 c o s π 时, θ; 0 达到最大值 i / / 2、 3 2 时, c o sθ。 由 以 上 输 入 轴 π π 0 达到最小值 i , 的角速度 i 与输 出 轴 的 角 速 度 0 的关系可知 输入 轴等角速度转动时 , 输出轴每转半圈发生一个周期变 而 输 入 轴 与 输 出 轴 夹 角θ 的 大 小 直 接 反 映 输 出 轴 化; 夹角越大输出轴角速度 角速度0 波 动 变 化 , 0 波动 变化也越明显 , 此即为单十字轴万向节转速波动 。
摘要 针对汽车转向系采用双十字轴万向节传动的设计问题 , 研究了通过空间布置设计以获得输 / 出轴的平稳转速 。 以某车型转向系为例 , 利用 A 以输 D AMS v i e w 建立双十字轴万向节的动力学模型 , 出轴的转速波动率作为优化目标 , 对系统中的可变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 最终得到理想的转向系硬点布置 方案 。 关键词 转向系统 双十字轴万向节 波动 参数化 优化设计
O t i m i z a t i o n D e s i n o f S t e e r i n S s t e m o f D o u b l e C r o s s S h a f t U n i v e r s a l J o i n t D r i v i n p g g y g
1. 1 单十字轴万向节转速波动 3] , 如图 2, 对于单节十字 轴 万 向 节 [ 当输入轴与输 出轴存在一个夹角θ 时 , 输入轴的角速度 i 与输出轴 的角速度0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 ( ) c o s 1-s i nθ c o sφ) 1 θ 0= i 式中 , 输出 φ 为十字轴万向节主动叉与万向节输入轴 、
。当 T 值T 一个周期内的输出转矩 c o s θ i i 与θ 一定时 , / ) 可知 , 单 在T c o s c o s 3 θ与 T θ 之间变化两次 。 由式 ( i i 输出轴 十字轴式万向节由于输入轴和输出轴间的夹角 , 一定产生转矩波动 , 此即单十字轴万向节转矩波动 。
1 十字轴万向节波动分析
/ 向节产生转速和转矩波动的原因 , 利用 A D AMS v i e w 建立双十字轴万向节 的 参 数 化 动 力 学 模 型 , 以输入轴 以万向节轴叉夹角必 与输出轴转速差作为 优 化 目 标 , 须大于 1 为约束条 件 进 行 优 化 设 计 , 根据优化的结 5 5 ° 果, 反求转向中间轴的相位角 , 可以实 5年
2 2 / ( ) T0 =T 1-s i n c o s c o s 3 θ θ i( φ) / 显然 , 当 从动轴上的转矩达到最大 0 i 最 小 时, / ; / 值T 当 从动轴上的转矩达到最小 c o s θ i 0 i 最大时 ,
[ 2]
, 它可以实现两 轴 间 的 变 角 度 传 递 运 动 同 时 传 递
转矩 , 它具有结构简单 、 成本低 、 传动效率高 、 工作可靠 性高 、 使用寿命长 、 制造方便 、 维修容易 、 允许主从动轴 间的夹角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等特点 。 但单个十 字轴万向节 , 由于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存在夹角差 , 使
A b s t r a c t i m i n a t t h e o f a u t o m o b i l e s t e e r i n d e s i n w i t h a d o u b l e c r o s s s h a f t u n i v e r s a l r o b l e m A g g g p ,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b s a t i a l l a o u t d e s i n t o a c h i e v e a s m o o t h s e e d o u t u t s h a f t i s s t u d i e d . T a k i n a o i n t y p y g p p g j , s t e e r i n s s t e m a s a n e x a m l e t h e d n a m i c s m o d e l o f A D AMS/v i e w d o u b l e c r o s s u n i v e r s a l v e h i c l e g y p y , , o i n t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w i t h t h e o u t u t s h a f t o f t h e s e e d f l u c t u a t i o n r a t e a s t h e o t i m i z a t i o n o b e c t i v e o - j p p p j p , , t i m i z a t i o n d e s i n o f t h e c a n b e c h a n e d i n t h e s s t e m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f i n a l l h e i d e a l s t e e r a r a m e t e r s - g g y yt p i n h a r d o i n t l a o u t s c h e m e i s o t . g p y g K e w o r d s t e e r i n s s t e m D o u b l e c r o s s u n i v e r s a l o i n t l u c t u a t i o n P a r a m e t e r i z a t i o n O t i S F - g y j p y m a l d e s i n g 得两轴的瞬时角速度 不 相 等 , 即使万向节主动叉做等 角速度运动 , 从动叉也做不出匀速转动 , 而是做周期性 从而引起输出轴转速的时快时慢 , 这种不 不等速运动 , 等速使得输出轴的转 矩 产 生 周 期 性 的 波 动 , 进而影响 严重的波动会造成转向器异响 驾驶员操作的舒适性 , 和抖动 , 十字轴轴 颈 和 滚 针 轴 承 的 损 坏 等 问 题 。 因 此 利用两个单十字轴万 目前普遍采用双十字 轴 万 向 节 , 向节的速度波动相互抵消 , 获得输出轴的平稳转速 , 但 这两个单十字轴万 向 节 还 在 速 度 和 力 矩 波 动 下 工 作 , 所以还必须考虑每个 单 十 字 轴 万 向 节 的 工 作 条 件 、 强 度要求以及对驾驶员操作舒适性的影响 。 合理布置万 向节节叉的角度可以 有 效 地 传 递 动 力 , 降低运动过程 中产生的振动 , 尽可 能 保 证 输 入 轴 与 输 出 轴 等 速 转 动 和传递相同的转矩 。 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单节十字轴万
第3 9 卷 第 1 期 双十字轴万向节转向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 ) 文章编号 : 1 0 0 4-2 5 3 9 2 0 1 5 0 1-0 0 8 3-0 4
8 3
双十字轴万向节转向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潘 宇1 何云峰2 何志兵3 伍初东4
( ) 1 广西科技大学 鹿山学院 , 4 5 6 1 6 广西 柳州 5 ( ) 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 4 5 0 0 7 广西 柳州 5 ( ) 3 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4 1 0 2 2 湖北 襄樊 4 ( ) 4 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1 0 2 0 5 湖南 长沙 4
c o s θ i 1 ( ) 中 = 4 2 2 1-c o s s i n θ 1 1 φ 中 c o s θ 2 ( ) 5 0= 2 2 ( 1-c o s s i n θ 1 2+ 2 φ ψ) 式中 , θ θ 1 中间 轴 与 输 入 轴 的 夹 角 ; 2 中间轴与输出轴 的夹角 ; 中间轴角速 中 、 i、 0 分 别 是 输 入 轴 角 速 度、
0 引言
汽车转向系是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机 构
[ 1]
, 配置齿轮齿条式的转向系其构造如图 1 所示 , 由
方向盘 、 转向输入轴 、 中间轴 、 转向器齿轮轴 ( 一般齿轮 、 与轴做成一体 ) 齿条 和 横 拉 杆 等 组 成 , 由于考虑了汽 车驾驶室设计 、 驾驶 员 操 作 和 方 向 盘 的 位 置 及 可 调 性 要求 , 往往 3 根轴不能布置在同一平面上 。 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是转向系统中的重要部 件
1 2 3 4 P a n Y u e Y u n f e n e Z h i b i n C h u d o n H g H g Wu g
( , ) 1L u s h a n C o l l e e o f G u a n x i U n i v e r s i t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L i u z h o u 5 4 5 6 1 6, C h i n a g g y g y , , ) ( 2S A I C GM Wu l i n A u t o m o b i l e C o . L t d . L i u z h o u 5 4 5 0 0 7,C h i n a g ( , , ) 3X i a n a n A u t o m o b i l e B e a r i n C o . L t d . X i a n a n 4 4 1 0 2 2, C h i n a g y g g g y g ( , , ) 4H u n a n H u d a A i S h e n A u t o m o b i l e T e c h n o l o D e v e l o m e n t C o . L t d . C h a n s h a 4 1 0 2 0 5,C h i n a g g y p 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