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4药理学练习题-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004药理学练习题-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一、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合理用药需了解:EA.药物作用与副作用B.药物的毒性与安全范围C.药物的效价与效能与消除途径D.药物的T1/2E.以上都需要2.药物滥用是指:DA.医生用药不当B.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C.未掌握药物适应证D.无病情根据的长期自我用药E.采用不恰当的剂量3.短期内应用数次麻黄碱后其效应降低,属于:BA.习惯性B.快速耐受性C.成瘾性D.耐药性E.以上都不对4.安慰剂是:DA.治疗用的主药B.治疗用的辅助药剂C.用作参考比较的标准治疗药剂D.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E.是色香味均佳,令病人高兴的药剂5.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动力学影响主要表现在:BA.口服吸收速度不同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C.药物体内分布差异D.肾排泄速度E.以上都不对6.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应着重考虑患者的:DA.对药物的转运能力B.对药物的吸收能力C.对药物排泄能力D.对药物转化能力E.以上都不对7.决定药物每日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EA.吸收快慢B.作用强弱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8.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AA.增强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互补作用E.拮抗作用9.患者长期口服避孕药后失效.可能是因为:AA.同时服用肝药酶诱导剂B.同时服用肝药酶抑制剂C.产生过敏性D.产生耐药性E.首关消除改变10.反复应用药物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DA.习惯性B.成瘾性C.依赖性D.耐受性E.过敏性11.某患者应用药物时,必须应用比一般人更大些的剂量才呈现应有的效应,这是因为产生了:AA.耐药性B.依赖性C.高敏性D.成瘾性E.过敏性12.刺激性强、渗透压高的溶液常采用的给药途径是:AA.静脉注射B.肌内注射C.口服D.皮下注射E.以上均不是13.紧急治病,应采用的结药方式是:AA.静脉注射B.肌内注射C.口服D.局部电泳E.外敷14.下列药物中常用舌下给药的是:BA.阿司匹林B.硝酸甘油C.维拉帕米D.链霉素E.苯妥英钠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A.成瘾性B.习惯性C.抗药性D.高敏性E.耐受性15.与长期反复用药无关的是:D16.长期反复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是:E17.长期反复用药后病原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为:C18.很小剂量就可产生铰强药理作用的为:D19.较大剂量方能产生原有药理作用的为:E20.长期反复用药,一旦停药即产生戒断症状的为:AA.空腹内服B.饭前内服C.饭后内服D.睡前内服E.定时内服21.增进食欲的药物应:B22.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应:C23.需要维持有效血浓度的药物应:E24.催眠药应:DA.直肠给药B.舌下给药C.吸入结药D.鼻腔给药E.口服给药25.刺激性较大,肝易灭活的药物适宜:A26.气体、易挥发的药物或气雾剂适宜:D27.全麻手术期间快速而方便的给药方法是:C28.简便、经济、安全而常用的给药方法是:E29.药物吸收后可发生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EA.静注给药B.口服给药C.舌下给药D.深部肌内注射E.皮下注射30.硝酸甘油常采用:C31.胰岛素常采用:E32.阿司匹林常采用:B33.硫喷妥钠常采用:A34.吐根碱常采用:DA.药理作用协同B.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C.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D.竞争性对抗E.减少吸收35.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C36.维生素K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D37.肝素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A38.阿司匹林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A39.保泰松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BA.快速耐受性B.成瘾性与戒断现象C.抗药性D.耐受性E.反跳现象40.连续用药产生敏感性下降称:D41.吗啡易引起:B42.麻黄碱短期内连续用可产生:A43.脑垂体后叶素短期内反复用可产生;A44.长期应用氢化可的松突然停药可发生:E45.长期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可产生:CC型题(比较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正确答案。

)A.药效学B.药动学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46.结药的剂量取决于:C47.药物的相互作用取决于:C48.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取决于:C49.药物的过敏反应取决于:A50.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取决于:A51.安慰剂产生30%一50%的疗效原因是:D52.快速耐受性产生原因是:BA.治疗效应增强B.不良反应降低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3.两药的协同作用可使:A54.两药的拮抗作用可使:C55.联合用药的目的是:CA.一定产生协同B.一定产生对抗C.如不产生协同就一定产生对抗D.不一定产生协同或对抗56.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DA.机体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B.停药后不产生戒断症状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7.成瘾性的特点是:A58.习惯性的特点是:CX型题(多选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59.药物临床应用可发生危险的原因是:ABCDA.对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掌握不全B.对于药物的慎用或禁忌证不了解C.对于药物的适应证不清D.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详E.由于药物的排泄速度太快60.同一药物是;ABCE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B.对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D.在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E.在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61.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时可能产生药物的拮抗作用:ABCEA.可以作为联合用药的一种方式B.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C.可能符合用药目的D.肯定不利于患者E.使单独用药时原有作用减弱62.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的改变包括:BCDEA.药物慢代谢型B.耐受性C.抗药性D.快速耐受性E.依赖性二、名词解释1.安慰剂(placebo)无药理活性的物质,临床研究中作为对照物质应用。

2.药物的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所产生的影响单独应用时所产生的效应,使之增强或减弱。

3.协同(synergism)同时(或前后)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使原有的效应增强。

4.拮抗(antagonism)同时(或前后)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使原有的效应减弱。

5.药物的依赖性(dependence)连续应用药物后病人对药物所产生的依赖。

6.习惯性(habituation)连续应用药物后病人对药物所产生的精神上的依赖性。

7.成瘾性(addiction)连续应用药物后病人对药物所产生的躯体依赖性。

8.耐受性(to1erance)连续用药后产生的药物反应性降低。

9.抗药性(resistance)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0.快速耐受性(tachyphylaxis)连续用药后短期内产生的药物反应性降低。

11.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tion)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的血药浓度也不一定都能达到同等的药效,差分可能很大,其至出现质的差异。

三、填空题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属于药物方面的因素有(剂量),(剂型),(相互作用),(长期用药)(给药途径)等。

2.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属于病人生理因素的有(性别),(年龄),(精神), (遗传)和(病理状态)。

3.联合用药的结果可能是药物原有作用的增加,称为(协同),也可能是药物原有作用减弱,称为(拮抗)。

4.遗传因素可引起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变化,前者如(伯氨喹),后者如(异烟肼)。

5.研究药物作用的体内过程的昼夜规律的学科称为(时辰)药理学,根据其规律,在应用皮质激素时常于(清晨)时应用。

6.长期连续用药可引起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包括(成瘾)和(习惯)。

7.药物的耐受性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后者在停药后(可以)恢复。

8.饭前服药还是饭后服药取决于药物的(吸收).(对胃刺激)和病人的(耐受)及(药物作用发生时问)等。

四、简述题1.试简述药效学的个体差异及其原因.答:个体差异可因个体的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性)的因素对药物的药效学及药动学方面发生质或量的改变。

2.试简述药物剂量的种类。

答: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中毒量。

五、论述题1.试论述制定给药方案时对选药、给药途径及间隔时间的依据。

答:①从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选择最佳的对症、对因治疗药物,避免不良反应和联合用药;②根据疾病和患者的情况(疾病部位、病情轻重、患者肝肾功能等)以及药物药动学的特点决定恰当的给药途径、用药剂量以及给药间隔时间。

2.试从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两方面论述药物的相互作用与临床用药的关系。

答:①药动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可因药物主动转运的竞争性抑制、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排挤、药酶抑制剂或诱导剂对被酶转化的药物的影响等而发生增强或减弱效应;②药效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可因药物在作用部位的兴奋或抑制、对受体的激动或阻断、对酶的活化或灭活等而产生效应的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