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复习思考题
.几何不变体系
.机动体系
.瞬变体系
1.1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图1.1
.几何不变体系
.机动体系
.瞬变体系
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几何体系不变体系
.机动体系
.瞬变体系
图1.2所示结构作用一个集中力P,当P作用在BCD上不同位置时,
图1.2
.保持不变
.随作用位置而变
.无法确定
(A ) (B ) (C 图1.3
对下面图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结构,而力偶M 作用在不同位置,则两结构的支座反力的关系为( )。
A .1122,R R R R ''=≠
B .1122
,R R R R ''≠= C .2211,R R R R '='=
下面绘制的弯矩图中,正确的是( )。
A .
原结构
(A)(B)(C
基本结构
指出图1.5所示结构AB杆件的内力为()。
图1.5
A.0
B.-P
C.2P
下面结构中,若支座A发生一个位移,是否会引起结构的内力?(.无法确定
指出下面图示的几何组成体系为()
.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几何可变体系
图1.4
A.力法2个,位移法2个
B.力法2个,位移法1个
C.力法1个,位移法2个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图
A.力法2个,位移法2个
B.力法2个,位移法1个
C.力法1个,位移法2个
图1.4
下面结构当采用力法和位移法分析时,未知量的数目为(A.力法5,位移法1
B.力法4,位移法2
C.力法3,位移法3
三、计算题
题干答案改正图示结构的M图。
求图示结构指定杆件1、2、3的内力(各跨长度与高度相等)。
由截面法得:P
F
N
4
1
-
=0
2
=
N
F
3
4.5
N
F P
=
计算图示桁架指定杆件的内力。
kN
3
5
10
1
-
=
N
F
计算图示桁架指定杆件的内力。
kN
75
.3
1
=
N
F
kN
5.
12
2
=
N
F
kN
25
.
11
3
-
=
N
F
求图示结构指定杆件1、2、3、4的内力。
由截面法得:
P
N
N
2
3
2
3
1
-
=
-
=
P
N
3
2
2=
P
N
3
1
4=
求图示桁架结构杆1和杆2的轴力。
计算图示结构内力,并作M、F Q图。
kNm
26
=
=
BD
BA
M
M
计算并绘出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并求出D点的竖向位移,EI为常数。
支座反力:
作出M图:
作出P=1作用D 的M 图:
图乘法D 的位移为:
)(321
413241221)41322131(4122114222↑-
=⎪⎭
⎫ ⎝⎛⨯⨯⨯⨯+⨯+⨯⨯⨯⨯-=∆ql EI
ql l l ql ql l l EI D 画出图示结构的弯矩内力图,并计算C 点的竖向位移。
支座反力:
弯矩图:
M
图:
)(247
)222322221(13↓=
⨯⨯+⨯⨯⨯⨯=∆Pl EI
l P l l l P l l EI C
计算并绘出图3.1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并求出D 点的竖向位移,EI 为常数。
图3.1
求支座反力:
0=B X ,)(↓-
=l M Y B ,l
M
Y A =
弯矩图:
M
图:
D 点的竖向位移:
M EI
l M l l M M l l EI D 162322421)23231(242112
-=⎭
⎬⎫⎩⎨⎧⨯⨯⨯⨯+⨯+⨯⨯⨯-
=∆ 做出图示钢架的M 图,并求出铰A 点的转角。
答案:kNm 1=D M (里面受拉)
做出图示钢架的M 图,并求出铰C 的相对转角。
2
3
2qa M D =
(里面受拉)
计算图示结构B点的水平位移。
计算过程:
)
(←
=
∆cm
BH
833
.0
计算图示结构M图。
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F Q图。
42
qa M
AB
=
计算并绘出图3.1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并求出D点的竖向位移,EI为常数。
求支座反力:
由0
=
∑X:0=B X
由∑=0
B
M:
2
P
Y
A
=
l
F
p
16
3
l
F
p
32
5
图3.1由0
=
∑Y:
2
P
Y
B
=
由此结构弯矩图如下:
作出M图如下:
D点的竖向位移由图乘法得:
)
(
48
2
4
3
2
)
2
4
1
2
1
(
1
3
↓
=
⨯
⨯
⨯
⨯
⨯
=
∆
EI
Pl
l
l
Pl
EI
D
用力法计算并绘出图3.2所示结构的弯矩图,EI为常数。
图3.2 取基本体系如下:
分别作出
P
M
M
M,
,
2
1
图为:
EI
Pl EI Pl EI l EI l EI l P P 32,6565,32,343
2212
211232211-
=∆-=∆=
===δδδδ 力法方法:
03232650
656534323122
221=-+=-+EI
Pl X EI l X EI l EI Pl X EI l X EI l P X X ==210 作出弯矩图如下:
用力法计算并绘出图3.2所示结构的弯矩图,EI 为
常数。
图3.2
取基本体系,作出1M 图为:
作M p 图如下:
以A 点力水平分量做X 1
1213
11111111
433414p
p p B M M dx Ml EI EI
M M dx l
EI EI M X l
M M X M M M δ∆==-
===-
=+=
⎰
⎰
弯矩图为:
用位移法计算并绘出图3.3a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其中
1
M图如图3.3b所示,M p图如图3.3c所示,EI为常数,i=EI/l。
图3.3 由图3.3b得:γ11=5i
由图3.3C得:
1
1
P
R pl
δ
=
1111p1
40
pl
E R Z
i
ϒ+=⇒=-
弯矩图:
绘制图示连续梁的弯矩图。
EI 为常数。
图示结构EI =常数,已知其在给定荷载作用下的M 图如图所示,求其截面C 的转角。
B
图2.1
图示简支梁,当P1 = 1,P2 = 0
1 = 0,P
2 = 1时,则1点的挠度为
T.正确
F.错误
图a、b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ϕ
T.正确
F.错误
图2.1所示原结构,用力法求解时,其基本结构正确吗?()T.正确
图2.2
建立位移法典型方程依据的是位移协调条件。
T.正确
F.错误
建立位移法典型方程依据的是静力平衡条件。
T.正确
F.错误
用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时,其计算时采用的基本结构是唯一的。
T.正确
F.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