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选题

浅析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选题

2010年5月号高教视窗浅析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选题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王庆华[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两届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奖课题的特点,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在此项竞赛选题中暴露出来的不足,探讨了大学生在今后此类比赛中的选题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选题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目前大学生往往忽视实验技能的训练。

为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及技术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提高综合实验设计、分析和深化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在一年一度的广东大学生科技节活动期间,华南农业大学承办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至2009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广东省内高校与生物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踊跃参赛,涌现了许多好的实验作品,反映了本科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不断增强。

由于这项竞赛与其它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竞赛要求不同,侧重的是实验技能的比赛,而且按竞赛章程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只对实验设计书评判,初赛入围者进入决赛阶段的实验操作比赛,因此实验设计选题至关重要。

主办方对参赛作品列出了以下范围:(1)物质提取类;(2)物质检验类;(3)物质含量测定类;(4)探索物质在某一方面的应用;(5)比较不同品牌物质的价值;(6)其他参赛者感兴趣的方面。

可见作品的范围很广,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实验设计的内容。

笔者结合最近两届获奖的实验作品,从学生实验设计选题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近两届竞赛获奖实验设计的选题特点(一)贴近生活,力求创新。

参赛获奖实验设计绝大部分贴近生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如《猪毛中胱氨酸的精制提取和测定》、《尿素试纸的制备及应用的初步研究》、《粗提取柚子皮或橙皮对泡沫有降解作用的成分》,这些实验的实用性很强,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有些实验则是针对实际生活中易被人们忽视但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设计,如《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草鱼肉样新鲜度的影响》、《体外模拟法探究不同浓度绿茶对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影响》、《四季豆中有毒物的提取及初步分析》、《菜肴不同煲煮时间NO2-含量的变化》等实验,既能结合生化理论知识,实验结果又对日常健康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综观获奖实验设计,在方法或应用方面上都体现一定的创新性,有些课题很少有学者关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明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及其保鲜作用的研究》、《青瓜与番茄、青椒营养素拮抗的初探》、《粗提取柚子皮或橙皮对泡沫有降解作用的成分》等选题,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明确。

按竞赛章程要求,决赛需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获取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

获奖实验作品普遍具有材料易得、设备要求不高、方法简便、结果明确等特点。

虽然严格来说很多设计可能并不十分严谨,但本竞赛毕竟与其它大学生科研活动竞赛不同,只是实验技能的比赛。

事实上学生实验设计的工作量应相当于一次生化大实验课的内容,过多的研究内容反倒不适合参加本技能竞赛,获奖项目均是通过初赛遴选出来,能够反映大学生对所学基本生化实验技能掌握的程度,达到了竞赛的目的。

(三)物质提取类实验所占比例较大,在所有获奖项目中此类设计占到四成以上。

生化分离提取方法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教授内容,是生化实验的一项主要技能,其技术的应用涵盖了生命科学、农学、食品、医药等学科专业,涉及多糖、黄酮、酶、酚类物质的提取,为学生所熟悉,容易找到感兴趣的课题。

获奖作品中物质检测的实验设计占三成左右,实际上主办方确定的作品范围中的物质检验类、物质含量测定类、比较不同品牌物质的价值成分检测类都可归结为物质检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灵活应用生化检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一些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市场商品某个质量指标检测,或对某些人们较为关注但目前尚未列入产品质量指标成分检测的作品很有新意。

例如《金银花茶、夏桑菊凉茶黄酮含量的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油炸方便面中丙二醛含量的探讨》、《不同品牌火腿肠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以及不同的测定方法的研究报告》等等,都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一)选题范围仍嫌过窄。

由于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经验有限、实际工作能力缺乏,实验作品过多集中在植物成分的分离提取,笔者分析这可能与课堂上此方面知识讲授较多,比较容易系统掌握,而相应的材料又较易获得有一定关系。

例如果胶的提取,在近两届竞赛中获奖的就有7项。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竞赛中,更应关注有关物质检验、含量测定和商品品质比较方面的课题。

在获奖实验设计中,有些做得较好,如《同品牌酸奶活体乳酸菌LDH电泳与酸奶质量价值的探究》、《快速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是否超标》、《龙胆紫褪色光度测定法探究洗洁精对蔬果二次污染》、《天然和人工牛黄解毒片中胆红素含量、抗氧化性的对比及维生素C》和《甘草对胆红素稳定性影响的测定》等等,都是一些学生从身边生活发现了问题,并用科学实验加以解决的例子。

为此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二)实用性稍欠缺。

实用性的欠缺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以及对科研文献收集、阅读的能力不足。

譬如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实验设计,学生往往关注提取的方法能不能得到产物,却忽视该方法在实际生产的可行性。

实·204·2010年5月号高教视窗际生产涉及的环节、因素较多,包括生产设备、大宗原料来源、环保、经济效益等等问题。

当然在这方面也不能奢求学生,但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明白科研不能与实际工作相分离的道理。

(三)现代生化分析检测技术应用不多。

承担竞赛单位虽然提供了一些先进的生化检测设备,如PCR仪、电泳仪等,这些仪器在现代生化检测中使用很普遍,但作品中很少涉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这类较为复杂的仪器的使用不熟悉,另一方面也说明本科实验教学存在不足,当然也不排除竞赛操作时间有限的因素。

三、今后实验技能竞赛活动中选题策略通过上述对参赛获奖实验设计特点的分析,可以有助于大学生在今后此类竞赛中较好地选择课题。

笔者建议选题时必须紧扣竞赛要求,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按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初赛阶段的要求,实验的可操作性所占的分值达40%,因为是基本实验技能的比赛,学生选题内容不应求全求深,重要的是能够利用所学的生化实验技能解决某个生化问题,而且实验操作时间要能紧凑安排,包括实验报告在内的所有工作要能保证在一天内完成。

其次,要有创造性,此部分占30%比重,这就要求参赛学生平时多注意科技文献的阅读和同类研究课题的比较,学会网络信息的收集,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便选择在方法或应用上较为新颖的实验内容。

第三,实验设计要有一定的实用性或能解决实际问题。

笔者认为在生活中发掘生化问题更符合本科阶段学生的特点,也符合竞赛的初衷。

这方面的要求与其它大学生科研活动是一致的,如大家熟悉的大学生“挑战杯”的活动,也有同样要求,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设计书的书写也是不能忽视的部分,因为初赛阶段不进行实验操作,评委只对设计书评判,所以一定要按要求书写。

决赛阶段是实验操作的比赛,要取得好成绩,建议请专业老师指导,力求实验技能熟练、实验报告书写规范。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在大学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忽视实验技能、实验思维的训练。

广东大学生科技节中举办生化技能竞赛,体现了对实验技能的重视,对营造重视实验技能的大学学习作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1]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施方案..[2]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报,2005,15(10):36-38.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新时期学生工作探究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李旭红王杨[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意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创新发展学生工作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学生工作学生工作是高等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有力支撑。

学生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多元化的双重影响下,面对科技发展和信息发达的社会状态,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社会压力,高校学生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构建高等学校新型学生工作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需要为前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是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是实现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标的根本保证。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更多的是学生工作者担当的隐性课程。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成为学生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

1.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建设(1)加强辅导员队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与研究。

教育部24号令明确提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师”,部分高校也已经开始了辅导员兼任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改革和尝试,但由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多元性和政治理论课时数、任课条件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有些辅导员产生了“我不教课就没必要了解那么多”的思想误区,忽视了对政治理论、形势任务等的学习和思考。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核心组成部分,落实“以人为本”理念首先要为辅导员创造掌握扎实政治理论知识的条件和平台,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落到实处。

(2)加强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和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日趋多元化、复杂化,辅导员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日常管理方面从事了大量繁杂的工作,很少能有时间去组织、实施和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工作模式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的缺失。

停留在课堂上的“灌输式”教育只会将学生变成被·2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