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代市场调查报告
总体概况
1、中国货代物流市场的基数大、发展快
2、2008年之后的中国货代物流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3、中国货代物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数量多、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1)中国货代物流业是中国服务贸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2)大中小货代物流企业并存,总量近2万家,以中小企业居多。
(3)中国货代物流业整体实力较弱,有待提高。
4、中国货代物流行业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一、各地口岸货代经营调查
1. 深圳、广州货代探索供应链
在深圳和广州,没有“订舱口”的概念,不管是大的货代、小的货代还是直客货主都可以直接向船公司订舱,这样导致两个现象:一是货代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二是每家货代企业服务内容庞杂。
深圳和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新的理念和新的事物比较领先。
两三年前,很多货代开始做起“供应链”的业务,包括贸易代理、融资代理和物流代理等。
比如,外贸公司对外合同签订后,货代公司全面托管,从银行融资开具信用证、单证、储运和售后服务全方位提供服务。
2. 宁波、厦门货代开始走联合路线
宁波、厦门口岸开始走联合订舱路线,加上本地有很好的经商文化,不同专长货代企业之间、大小货代之间形成一定的紧密合作,也导致两个现象出现:一是产生大的庄家,在宁波大的庄家每年有几十万的箱量;二是在当地形成和谐竞争机制,产生自发的行业协会和俱乐部。
宁波的货代注重在本地做强,很少在外地开设分公司,即使开设分支,也不是以开发市场为主,而是以指定货或操作为主。
本地货代形成联盟,外地货代很难进入,多数“站着进去,躺着出来”。
3. 上海大市场竞争焦灼
上海中国最大的货代市场,长三角、长江黄金水道的货代以及海外代理汇集上海,致使上海货代“人满为患”,每个商业写字间都有很多货代公司办公。
在上海,货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多数货代企业缺少新的思路,开始转行或投资地产、矿山、旅游和文化产业
二、中国货代市场存在问题
1、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日益增多
1983 年,中国只有中外运一家国际货代企业,到2003 年11 月,经过商务部批准设立的一级国际货代已经有4100 家,而且,每天都有新的货代诞生,平均每月增加100 家。
2、政府对行业管理“秩序缺位”。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处处留下了计划经济的痕迹。
货代和物流行业也不例外。
目前,政
府对货代和物流的行政管理可以描述为“行政主管条块化,市场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规化”,这种状况叫做“市场秩序缺位”。
3、中国物流企业缺乏核心竞争能力。
尽管物流企业数量不少,但其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化和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集中体现为“小、少、弱、差”。
4、外资企业纷纷抢占中国市场。
现有的外资公司在中国市场非常活跃,随着国外投资方的设厂而设点。
他们凭借管理优势、海外代理网络优势、以及出口FOB 条款优势,掌控相当大的货源,他们也在想法设法抢占中国市场份额。
三、货代未来发展趋势和空间
1. 利用信息流优势,为供应链上游、下游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2. 利用资金流优势,开发新的赢利模式
3. 利用业务流优势,规模化运作,提升地位
4. 做出全国典范,取得政府重视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