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解析] 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 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义,用在此处不符 合语境。B项,“天伦之乐”泛指家庭团 聚的快乐。易误用为同学、朋友或其他关 系之间。C项,“吹毛求疵”指吹开皮上 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 寻找差错,故意为难人。常误用为认真细 致、一丝不苟。D项,“略胜一筹”指比 较起来,略微好一些。常误用为价格高低 或者差距比较大的比较。
“别开生面”的意思是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 造新的形式;“别出心裁”的意思是独创一格, 与众不同;“别具匠心”的意思是另有一种巧 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比较三个词语的义项,“结构”应该是“别具 匠心”。
二、注意褒贬色彩
1.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 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 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这两道题中的成语都没用错。“灯红酒绿” 指生活腐化时为贬义词,指夜景繁华时为中 性词;“想入非非”指想法不合实际时为贬 义词,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时为中性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 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思 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的隐 含义与句子的语义的重复。如: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 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的 意思,和后面的句义重复。
初中常见误用成语辨析
[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
类似易用错成语
罄竹难书:指竹简写尽了都写不完,比喻罪恶 很多,难以说完。用以贬义。 无所不至:泛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专用于干 坏事,亦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贬义词,不能 理解为没有不到的地方。与“无所不为”近义。 转弯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中性词。
总结深化
一、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
1. 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 噤若寒蝉。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 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 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①题中“噤若寒蝉”的“噤”作“闭口不言” 讲,该成语表示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就像秋天 不叫的蝉。它和寒冷没有关系,故该题用错。 ②题中,“冲”指“要冲、要道、要塞”,是 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故总是首先受到攻击。 “首当其冲”引申为首先受到攻击、批评等, 而并不等同于“首先”。
3.老师在这道题上给了我两个答案,现在我 也莫衷一是了。 4.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 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 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味同嚼蜡” 只用来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5.莫言认为: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 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丰富多 彩、结构________( 别具匠心 别开生面 别出心裁 别具 匠心)的文学作品。
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 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 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如:改革开放初 期,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 是在所难免的。
初中常见误用成语例举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 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 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 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 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 是事实,指惊人的、卑劣的坏事。
”小题大做“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
“文不加点”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二、对象、范围、场合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 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如: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 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 ( pīng)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 子身上,不合适。
[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 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 真实可信。 与[无须质疑]要区别: “质疑”是提出疑问之意, “置疑”是表示怀疑之意。
[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 形容大家因惊异、恐惧或不知所措而 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 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 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排列得 很密很整齐。与“琳琅满目”不同。
[解析] B项,属于望文生义。“望洋兴叹 ”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 感到无可奈何。 C项,“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 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 信服”,与句子意思相悖。 D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伤害或者 遭遇灾难,句子误用为首先做某事。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成语常见的误用类型
类似的成语还有: (1)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 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2)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名不虚传:“名”是指好名声,一般名声不 可用 (4)耳濡目染: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 而不能是感染者。 (5)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五、表意重复
考向探究
这一考点重点考查对成语的含义、感情色 彩、使用范围的掌握。 所考成语均出自课内,一般为熟悉的又易 误用的。 2013-2017年中,2014、2015、2017均有 考查,题型均为选择题,分值均为3分。
·真题例析
[2017·鄂尔多斯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是( A ) A .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还差强 .. 人意 。 .. B.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 :“多美的大海啊! .... 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C .蓝牙版自拍杆,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 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 。 .... D .近日,南方各地连续遭遇洪灾,驻地官兵首当 .. 其冲 ,全力实施救援。 ..
[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 都指技艺高超巧妙。但前者侧重于人工; 后者侧重于天然。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 生动逼真,不存在的东西好像真的存在一 样。 “栩栩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 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 的一样;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得非常逼真, 好像真的一样。
望文生义 对象、范围、场合误用 褒贬误用 语境误用 前后重复 谦辞误用误用
应考策略
成语误用常见类型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 如果我们对成语的意蕴不仔细辨析,就极易造成望文 生义的误用。如: (1)这份试题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才完成,真是 小题大做。 (2)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 的毛病。
2.[2017·兰州]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 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 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 一的产物,它______、________,妙在 ________________。 A.千姿百态 浑然天成 栩栩如生 B.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浑然天成 C.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 千姿百态 D.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
类似的成语还有如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 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妇孺皆知]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两者尽管都有人人皆知的意思。但是“二战 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的表述就是错 误的。“家喻户晓”是褒义词,形容好的事 情,不能形容恶贯满盈的日军。 但是用 “妇孺皆知”就是可以的。
[相得益彰 相映成趣] 前者意为两者相互配合协助,双方的优点 和长处就更能显现出来;后者意为互相对 照映衬着就显得更有趣味。 前者强调相互作用后两者都更好,后者强 调相互作用后的整体效果。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前者指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 乱真;后者比喻坏人好人混杂在一起,成 分复杂。
三、注意对象、范围、场合
当堂检测
1. [2015·鄂尔多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 误的一项是( A ) A.当今网络诈骗形式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 B.何大爷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 .... C.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吹毛求疵 ....,惹人生气。 D.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前者意为呼吸时进出 的气息相互关联,形容关系或联系非常密切; 后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前者涉及的双 方不存在利益上的关系,但存在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涉及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利 害福祸,存在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 系。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前者意为不认为对, 不赞同;后者意为不需介意,表示轻视,不放 在心上。 [不知所云 不知所以] 前者形容说话颠三倒 四、语言混乱,令人莫名其妙;后者意为不知 道为什么会如此。前者指说话人说不清楚;后 者(如用于听话)指听话人自己听不清楚。
类似误用的成语还有: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 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破镜重圆 ”只能用于夫妻之间,“天伦之乐”只能用于 家人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 他东西多。 (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 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三、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 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 贬词褒用的错误。如: (1)该局的工作人员上班期间逛淘宝,打游戏,看 电影,蔚然成风,近日被记者暗访曝光。 该成语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 好的风气,是一个褒义词,用在“上班期间逛淘宝, 打游戏,看电影”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 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 处心积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