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是否能获得 持久的免疫力?
3、免疫性:
机体感染肺炎球菌后可获得针对荚膜多糖
的型特异性抗体,该抗体有调理吞噬的功能,
机体建立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11
四)防治原则:
接种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三)微生物学检查
涂片镜检
标 本 胆汁溶菌试验
痰液、脓汁、 分离培养: 血液、脑脊 (血平板) 液等
荚 侵袭力 毒力 毒 素: 神经氨酸酶 便于细菌的黏附 肺炎链球菌溶素O 膜(抗吞噬) 增强在深部组织的侵入
类似于SLO
8
2、所致疾病
致病特点: 机体免疫力正常时,常形成带菌状态,
机体免疫力下降,特别在呼吸道病毒
感染后或婴幼儿、年老体弱者,易发 生肺部感染——大叶性肺炎,肺炎后 可继发胸膜炎、脓胸,严重者可引发 脑膜炎、败血症等。
3
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
失去荚膜的肺炎链球菌
4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 不能生长,需补充血液、血清等。
液体培养基: 先呈均匀混浊生长,后因产生自 溶酶,菌液会变澄清;
均匀混浊生长
菌液变澄清
5
固体培养基:
菌落细小、呈灰白色, 圆形略扁、半透明,有草绿 色α溶血环,孵育时间超过 48小时,会产生自溶酶,菌 体渐溶解,形成脐窝状菌落。
观察α溶血菌落 (与甲链区别)
菊糖发酵试验 奥普托辛试验
13
奥普托辛(Optochin)试验: 将待检菌涂布于血琼脂平板表面;取浸泡过optochin的滤纸片置于平板上
共同培养,观察抑菌环的大小。肺炎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常>20mm,甲型溶 血性链球菌抑菌环<12mm。
14
肺炎链球菌菌落
6
3、生化反应 分解多种糖产酸不产气, 分解菊糖(+),胆汁溶菌 实验(+),可鉴别甲型溶 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 4.抗原性 根据荚膜特异性多糖 抗原性的不同,将肺炎球 菌分为84个血清型。 甲 链 (-) 肺炎球菌 (+) 菊糖发酵实验
7
溴 甲 酚 紫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致病物质
三、肺炎链球菌
1
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
咽腔中,形成带菌状态,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引起疾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约占细菌性
肺炎的80%
2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 双球菌,菌体呈 矛头状,多成双排列,
钝端相对,尖端向外; 无鞭毛及芽胞,在 机体及含血清的培养基 中能形成荚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