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
■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果
▲政治领域没有原则的改革,再加上经济状况的恶化:1990年苏联 的经济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财政状况恶化,通货膨胀加剧,内 债外外贸赤字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商品奇缺,供应紧张。 过激 化的市场经济改革,致使分配系统、流通系统 、运输系统处于 一片混乱之中。
▲ 1991年的时候,情况继续恶化,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者借 机驾祸苏联共产党,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意识危机,鼓励人们 揭露苏维埃社会的阴暗面,否定苏联几十年来社会主义的建设成 就,致使人心涣散,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 苏联社会长期积压的矛盾激化,加大了民主的步伐以至于将苏 联的命运完全寄托于西方国家的援助。苏联的民主化走上了极端 的道路,完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到后来局面失 控,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乘机兴风作浪,夺取政权。
2、八一九事件 起因: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局势的混乱(根本原因)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直接原因)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 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国
空想社会主义
际 社
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
归纳:
会
主
一国实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义
实践
运
多国实践: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动
的
发
挫折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展
史
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影响:
改变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 权发生根本质变
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
3、《明斯克协定》(1991.12.8) 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4、《阿拉木图宣言》(1991.12.21) 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8.19事件
苏联解体原因
内
历史原因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部
原
因
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
▲ 1988.6:在苏共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总结了60年来的经验教训,揭 露了批判了苏联体制的种种弊端。
▲1990.3:苏共中央全会修改1977年的苏联宪法第六条关于“苏联 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 以及社会组织的核心”等规定,修改为“苏联共产党、其他政党 以及工会、共青团、其他社会和群众运用通过自己选入人民代表 苏维埃的代表并以其他形式参加制定苏维埃国家的政策,管理国 家和社会事务”。从法律上取消了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戈尔巴乔夫思想总结
▲十月革命后在苏联建立的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斯 大林的极权主义主义制度,而这种制度是必然要失 败的
▲一党制和“观点一致”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 ▲苏联存在民族问题。各加盟共和国处于无权地位。 ▲苏联年代有消极的东西也有积极的东西,不能简单
地否定一切。在苏联失败的是极权主义主义制度, 而不是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仍然是生命力 的。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85~1988.6:政治上强调改革必要性和提倡“民主化”“公开 性”和“人道主义”;经济上提出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改变管 理方法,实行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营,在农村放宽政策扩大农民 自主权。
▲1987.11:出版《改革与新思维》,强调: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民主化的程度不仅决定改革的成果,还将决定社会主义的未来。
概况
东欧剧变
实质
原因
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实质
危害
概况 八.一九事件(起因、影响)
苏联解体 原因 《明斯克协定》 阿拉木图宣言
影响
经验与教训
东欧剧变概况
波兰是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团结工会) (1989.6) 除罗马尼亚外东欧国家都通过和平方式发生剧 变(齐奥塞思库)
东德并入西德,德国重新统一(1990.10)
▲“革命胜利后取缔非共政党和取消言论自由,是同民主绝裂的鲜 明标记。在非常形势下,可以采取作为临时性的类似措施。而在 社会生活中把一党制和‘观点一致’作为原则来实行则不可避免 地导致事物正常进程的颠倒和专横行为,并产生严重后果。”
▲“归根到底,苏共中央赞成民主化、政治多元化、自由选举、建 立混合的市场经济、改革联盟的联邦等。”
▲ “我的观点是:在苏联取得胜利的是严厉的甚至是残酷的极 权主义制度。当然,它是在进化的,在斯大林死后,它的残 酷性有点削弱和缓和。但是,本质没有变化。”
▲“我的观点是确定的: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失去自己的意义和自 己的历史现实性。不仅是因为这种包含着诸如公正、平等、自由 和民主概念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而且还因为人类社会的 整个发展每天都有力地证实:对公正、平等、自由和民主的要求, 对团结的要求并没有消失,相反在增长。”
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外部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 原因 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影响
苏联的解体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标志着战后美苏 两极世界格局结束,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 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 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 提供了前提。
南斯拉夫发生内战,国家一分为五.(1992.4)
拆毁柏林墙.
庆祝德国统一嘉年华 1990年
南斯拉夫解体引发内战
请注意: 东欧剧变的实质:
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钱其琛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分为几个方面?其中 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
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
作用。
——钱其琛
原东 因欧
剧 变 的
内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
部
原 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使
因 东欧各国执政党与政府脱离群众
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
外 义”纲领推动东欧各国党的改组、
部
分裂与蜕变
原
因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背景:长期的争霸,国民经济军事化,导 致经济日益衰退与恶化,为维持苏联世界 大国地位而需要改革.
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
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杜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
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
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
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
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 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 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 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 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 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 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戈尔 巴乔 夫改 革
经过: 经济体制改革(1986) 政治体制改革(1988)
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剧变
后果: 国内经济持续下滑
民族日益矛盾尖锐 党内斗争尖锐化
前
苏
戈
共
尔
中
巴
央 总
乔 夫
书
记
■戈尔巴乔夫的观点——《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 “十月革命被称为社会主义革命。苏联被宣布为社会主义国 家,甚至是典范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又证明,我们已经是 ‘发达社会主义’。问题是,1917年10月真的发生了社会主 义革命了吗?而所建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