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历史(下)
单元目标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
A、北周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的是()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4、隋唐时期创立先拔官吏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科举制
C、策问制
D、推举制
5、体现唐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
B、民族政策
C、物质生活
D、精神生活
6、唐朝时期被拥戴为西北少数民族的共同君主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中宗
7、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基础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金城公主入藏
C、唐蕃会盟
D、拉萨大昭寺
8、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A、司马迁
B、玄奘
C、鉴真
D、晁衡
9、在点苍山与唐朝政府会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突厥首领
B、南诏首领
C、吐蕃首领
D、回纥首领
10、下列生产工具是唐朝时期创造的()
A、耧车
B、曲辕犁
C、水排
D、翻车
11、唐朝时期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A、杭州
B、苏州
C、南京
D、长安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A、《春秋》
B、《左传》
C、《汉书》
D、《金刚经》
1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是由于具备了哪些条件()
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发达③实行开放的政策④交通发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坐落在()
A、浙江省
B、河北省
C、河南省
D、山西省
15、我国的四大发明在唐朝时出现的是()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作者是()
A、唐玄宗
B、杜牧
C、杜甫
D、唐太宗
17、以下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杜甫李白隋文帝武则天
A B C D
18、唐朝皇帝多是乐舞高手,相传《霓裳羽衣舞》创作者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
19、敦煌莫高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______故事为主()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天主教
20、下面关于唐朝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李白的诗歌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B、敦煌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
C、相传《秦王破阵乐》是唐太宗创作的
D、唐代的绘画成就很低,没有著名的大画家
二、改错题(每题2分,共12分)
21、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是张仲景
错误:改正:
22、唐末长安、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错误:改正:
23、唐朝李白的诗被称为“诗史”
错误:改正:
24、唐朝皇帝多是乐舞高手,相传唐玄宗创作了《秦王破阵乐》
错误:改正:
25、王昭君入藏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与进步。
错误:改正:
26、唐朝最盛时期疆域东至朝鲜,西达安西。
错误: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共24分)
27、阅读材料,请回答(9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2分)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材料中的“开元”是指谁的统治时期?(2分)
(3)为这个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的是哪位皇帝?请说出这两位皇帝的统治有什么共同之处?(5分)
28、看图片,回答问题(6分)
(1)图①是______________,
它是______________朝著名工匠______设计的;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距今________年。
(2)图②所反映的实物是通过___________印制出来的,
它比欧洲最古老的印刷品早__________年。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此即印书之始”。
材料二、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的现象。
(1)材料一“雕撰”指的是什么?它大约出现在什么朝代?(2分)
(2)材料二所记载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是谁记录下来的?第一次记录在哪里?(3分)
(3)该现象出现后是否用于军事上?为什么?(4分)
四、简答题(24分)
30、长篇历史剧《贞观长歌》是一部以唐朝历史为背景的气势恢宏的战争与和平的史诗巨片,其中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发人深省,真所谓“得天下易,治天下难”。
根据所学知识,对唐太宗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16分)
31、假如你是一位导演,要拍一部电视片,向同学们介绍唐代经济的繁荣。
根据所学知识,你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准备选取哪些典型事例?(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以霞我国都。
材料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1)材料一中“文皇”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夷狄”指什么?(2
分)
(1)材料二中“贵主和亲”指什么事件?“一半胡风似汉家”
反映的是什么现象?(4分)
(3)以上两个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什么景象?(2分)
电视剧《贞观长歌》内容提要
长篇历史剧《贞观长歌》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战争与和平的史诗巨片。
全剧从李世民登基开始一直写到李治继位。
武德九年,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二十九岁
就登上新兴大唐王朝最高权位,成为唐第二代皇帝,史称唐太宗。
唐太宗初登帝位
不久便遭遇北方敌酋兵临城下,他忍辱负重,经过数年卧薪尝胆,最终凭借非凡勇
气和精湛的智谋,指挥大军击溃了强敌,实现了大唐一统。
电视剧《贞观长歌》深邃主题
这部以初唐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主题是“战争与和平”,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发人深省,真所谓“得天下易,治天下难”。
单元目标测试标准答案(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21、错误:张仲景改正:孙思邈22、错误:长安改正:成都
23、错误:李白改正:杜甫24、错误:唐玄宗改正:唐太宗
25、错误:王昭君入藏改正:文成公主入藏26、错误:朝鲜改正:安东
三、材料解析题(24分)
27、(1)反映了唐朝盛世辉煌的景象。
(或“开元盛世”)(2分)
(2)杜甫。
唐玄宗。
(2分)
(3)武则天。
相同点:都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进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都采取了强有力的巩固措施。
(5分)28、(1)赵州桥、隋、李春、一千三百多年(4分)
(2)雕版印刷、五百多年(2分)
29、(1)雕版印刷。
唐朝(2分)
(2)火药配方。
孙思邈。
《丹经》(3分)
(3)用于。
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是“火箭”。
(4分)
四、简答题(24分)
30、答案提示:(1)唐太宗即位后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
(2)虚心纳谏,鼓励臣下直言,知人善任,惟才是举,兼收并用。
(3)在赋役制度方面,减少百姓服役天数,并规定可纳物代役。
(4)沿袭并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5)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6)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7)开放与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
(16分)
31、学生能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阐述即可。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