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1引论-跨期选择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 边际替代率:无差别曲线上某一点的斜 率。 主观利率 r、主观时间偏好率 (subjective rate of time preference) preference)
表示决策者对于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 某种折衷,或主观偏好。
A点的斜率最大,表示MRT最大。 点的斜率最大,表示MRT最大。 0期和1期的初始禀赋(收入)为 y0 和 期和1 y1 ,由于不存在交换的机会,个体不能 提前消费将来的消费品, 所以曲线的AD部分实际上是不可能达 所以曲线的AD部分实际上是不可能达 到的。
1.4.3 生产机会与偏好组合
生产机会允许现在储蓄/ 生产机会允许现在储蓄/投资一个单位在未来 转换成产出或财富。假设: (1)投资者是从较高的收益率到较低的收益 率进行安排; (2)随着全部投资的增加,边际收益率递减; (3)全部投资相互是独立的; (4)全部投资绝对可分的(perfectly )全部投资绝对可分的(perfectly divisible)。 divisible)。
第一个决策的制定
取决于经济行为主体在当期消费所获得的边际 效用和未来消费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之间的权衡 经济行为主体的最优权衡决策问题
第二个决策的制定
第二个决策是经济行为主体的投资决策
一旦投资决策确定下来,经济行为主体在时期1 一旦投资决策确定下来,经济行为主体在时期1 的回报收益也随之确定
不同的投资决策选择决定经济行为主体未来 消费的不同水平,进而决定他们未来消费的 不同的边际效用
金融经济学
陆贵斌 guibinlu@
第一章 引论-跨期选择 引论-
金融经济学应是一门讨 金融经济学应是一门讨 论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 率与稳定的基础课程。
1.1 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资源的有效配置。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资源的有效配置。 两个层面: 两个层面: 1)微观。参与者如何使用已有资源最 微观。 优地满足自己的经济需要。 优地满足自己的经济需要。 2)宏观。稀缺资源如何流向最能产生 宏观。 价值的地方。 价值的地方。
在没有生产机会时,个体将不得不在禀赋 点消费。
当 c0 < y0 时,有一部分禀赋要留下来,进 行生产投资,I 行生产投资,I0 = y0 - c0 在1期开始获得更大的收入。 如果c 如果c0 > y0 ,表示负投资,即0期将提前消 ,表示负投资,即0 费; 在没有资本市场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因为没有别人将0 因为没有别人将0期剩余的禀赋借贷给他。
资源配置的场所:金融市场。 资源配置的场所:金融市场。 交易的对象:金融要求权( 交易的对象:金融要求权(financial claim),对未来资源的要求权。 claim),对未来资源的要求权。 ),对未来资源的要求权 金融学的焦点: 金融学的焦点: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和效率。 作用和效率。 每一个参与者(个人、公司和政府) 每一个参与者(个人、公司和政府)如何 通过金融市场最优使用资源, 通过金融市场最优使用资源,及市场如何 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1.2.3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
无差异曲线描绘的是不同的个体c 无差异曲线描绘的是不同的个体c0和c1 的组合。 负斜率是因为随着c 负斜率是因为随着c0的减少,必须增加 c1才能保持同样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的时间偏好 (time preference)。 preference)。
无资本市场时,各人的选择也不同。
1.5 有资本市场无生产能力情 形
有很多个人都面临类似的境况,相互之间 可以借贷。 资本市场就是资本流动的场所。 假设借贷的利率已知, 初始禀赋为( y0 ,y1 ), 那么,个人可以通过借贷选择消费, 这就形成了资本市场线 (Capital Market Line)。 Line)。
1.4.1 投资机会集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Set, IOS)
存在一系列的生产性投资机会,按收益率由高到 低排序。 理性投资者:选择收益率最高的投资机会。 但是,收益率越高的投资机会,其边际收益率越 低;即增幅越小。
1.4.2 生产机会集 (Production Opportunity Set, POS) POS)
没有不确定性;(模型简化) 给定初始财富(禀赋,endowment),鲁宾逊希 给定初始财富(禀赋,endowment),鲁宾逊希 望消费和投资达到最大满意度。 只考虑两个周期:0期(当前)和1 只考虑两个周期:0期(当前)和1期(未来); 需求无止境,但是,消费越大,满意度增幅减弱; 没有企业、交易费用和税收; 只有一种计量物品,其它的可以换算成该物品。
经典金融学的特点
有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引出相关的概念。 它的模型也可以作为一种粗略的估计应 用到实践当中去。 但是,两个模型之间的关系呢?
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金融经济学的萌芽
(Fisher; Hicks;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1.3 无投资和资本市场的消费选择
此时,也没有生产能力,能够把当前消费转换 成未来消费。 决策者要做的仅仅是规划如何在当前和未来消 费最初财富。 总财富 W0=C0+C1 ; A点最优。(?)
1.4 无资本市场时消费和投资选 择
此时,虽然没有资本市场,但是生产 能力能够把当前消费转换成未来消费。 如投资于实业,企业可以将一定的财富 转换成更大的未来财富。
如果大家都想贷出,那么,需求太少, 无法到达B 无法到达B点; 允许市场利率降低,W 允许市场利率降低,W1 减少, 可能到达B 点,它的效用介于AB两点。 可能到达B’点,它的效用介于AB两点。 反之,市场利率就上升。
1.6 同有生产能力和资本市场情形
1.6 同有生产能力和资本市场情形
个体将目前收入中的(y 个体将目前收入中的(y 0 - P 0 )部分用于投资B, )部分用于投资B 再以利率 r 借入(C 0* - P 0 )进行目前消费C,加 借入(C )进行目前消费C 上投资所余的P ,目前的消费总量为C 上投资所余的P 0 ,目前的消费总量为C 0* ; 投资在1 投资在1期的产出为( P 1 - y 1 ), 其中的(P 其中的(P 1 - C 1* )用于偿还贷款及其利息, 剩下的( C 1* - y 1 )用于1期消费,加上 y 1 , )用于1 1期消费总量为C 1* 。 期消费总量为C 偿付的贷款及其利息为
给定技术水平,生产机会集描绘出对于 任意给定c 的水平,c 任意给定c0 的水平,c1得的 0期 和1期的消费前沿。
斜率
曲线ACX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 曲线ACX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 通过生产投资,现在每放弃一个单位的 消费,将来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消费。 称之为生产/ 称之为生产/投资机会集的边际转换率。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 MRT)
决策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表达满意度? 效用函数。 介绍效用理论。
W0表示鲁宾逊拥有的初始财富; c0表示鲁宾逊在时期0时的消费数量; 表示鲁宾逊在时期0 c1 表示在时期1时可能出现的消费数量。 表示在时期1 鲁宾逊的总效用函数为U (c 鲁宾逊的总效用函数为U (c0 , c1); 在不同环境中,鲁宾逊如何选择消费/ 在不同环境中,鲁宾逊如何选择消费/ 投资决策?
基本问题
(1)参与者如何在金融市场中交易; (2)上述决策如何形成金融市场的整 体行为,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 (3)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配置。
基本建模方法
个体参与者的行为是基本对象,考虑不 同的环境下的交易决策和整体行为。 从简到繁。 从最简单的模型开始,逐渐引出重要的 概念;再逐渐引入新的概念。
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取得平衡的一阶最优条件
u' (c0 ) = E u' (c1)x] [
经济行为主体消费的时间偏好执行过程
经济行为主体为了使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总 效用达至最大,需要做出两组决策:
消费的平衡决策 投资的选择决策
证券市场是经济行为主体对于未来商品的消费 需求派生出来的衍生需求的结果
1.2.2 总效用U (c0 , c1)的性质: 总效用U (c 的性质: 边际效用
经济行为主体的两个决策过程
在金融经济学中,行为个体和经济行为主体 的消费时间偏好是由两个显著区别但又内在 联系的决策过程来实现的: 联系的决策过程来实现的:
第一个决策过程是,经济行为主体要决定将多少 收入或财富用于时期0 收入或财富用于时期0消费,而将多少收入或财 富留下来用于以后的消费 第二个决策过程是,他要决定用什么样的形式或 方式来持有这些用于未来消费的收入或财富
本书思路
1.chp2:基本框架,涉及的概念; 1.chp2:基本框架,涉及的概念; 2.chp3:最简单模型; 2.chp3:最简单模型; 3.chp4:一般模型;无套利定价,风险 3.chp4:一般模型;无套利定价,风险 中性定价。Chp5为例子。 中性定价。Chp5为例子。 4.chp6-7:期望效用情形;chp10完全市 4.chp6-7:期望效用情形;chp10完全市 场。 5.chp12-14:期望-风险(M-V)效用形式。 5.chp12-14:期望-风险(M-V)效用形式。
初始禀赋( y0 ,y1 )的现值为W0 , )的现值为W
1.5.1 预算线(资本市场线, 预算线(资本市场线, Capital Market Line) Line)
此时,市场利率等于主观时间偏好率。
1.5.2 有资本市场时最优消费路 径选择
通过贷出0期禀赋,留待1 通过贷出0期禀赋,留待1期消费; 从A点移动到B点。 点移动到B 但是,这样的做法不一定能够实现,要 求市场有借的需求,这取决于市场中的 其他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