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第三章信度的计算问题(共2课时)
第一节信度估计的γ系数(1课时)
第二节主观评分信度Longford方法的实验(1课时)
第四章效度问题(共4课时)
第一节效度理论的变迁(1课时)
第二节结构效度与汉语能力测验(1课时)
第三节在汉语能力测验中如何建立结构效度(1课时)
第四节关于construct的译法
第五节测量是理论的组成部分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能了解语言测试的发展现状,掌握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与原则,要重点掌握课堂教学评估的标准和操作程序,要能设计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语言测试试题,能根据语言测试的结构与过程,分析研究试题的设计与评估,各种测试题型的信度、效度及学生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等,具备初步的从事语言测试研究的能力。
第二节四种完形填空测试方法的信、效度检验(2课时)
第三节词汇量测试研究初探(2课时)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教材名称、编著者姓名、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语言测试指南:发展、评估与研究》[美]亨宁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语言测试的设计与评估》J. Charles Alderson等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适用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主讲教师
齐春红
授课总学时
36
学分
2
教学方式
讲授
考核方式
专业论文
课
程
目
的
及教学要求
课程目的:
本课程要扩展研究生作为一个语言测试研究者的视野,希望将语言测试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加以分析;要使学生明白语言测试具有社会性,在语言测试教学领域中,不能只依靠专业理论,还要考虑到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在内的各种因素,才能更有效地把握测试的背景。本课程要达到四个主要目的:①提供有关语言测试发展和运用的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②探讨语言测试的关键性问题:语言既是测试工具,又是测试的对象;③把语言测试和实际情景紧密联系起来。④能根据语言测试的结构与过程,分析研究试题的设计与评估,各种测试题型的信度、效度及学生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等。
[6]《客观语言测试(Measured Words)》Bernard Spolsky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7]《语言测试要略(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LyleF.Bachman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大纲撰写人:齐春红
学院审核意见:
日期:2008年7月22日
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分为八章,具体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语言测试的一般原理(共2课时)
第一节LyleF.Bachman谈语言测试的设计和开发(1课时)
第二节语言测验的测度和精度(1课时)
第二章有关语言能力的论述(共2课时)
第一节国外语言测验领域对语言能力的研究述评(1课时)
第二节汉语能力结构的检验与分析(1课时)
第四节和第五节共1课时。
第五章等值技术问题(共4课时)
第一节对15种测验等值方法的比较研究(2课时)
第二节关于统计等值效果的系列试验研究(2课时)
第六章概化理论和DIF问题(共4课时)
第一节概化理论及其在HSK测试中的应用(2课时)
第二节多种DIF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2课时)
第七章口语能力及口语测试(共12课时)
[3]《第二语言课堂评估》Fred Genesee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4]《语言测试实践(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LyleF.Bachman&AdrianS.Palmer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刘润清、韩宝成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5月第2版。
附件2、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Testing
(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授课对象
研究生
教材
《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张凯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第一节交际策略与口语测试(2课时)
第二节对一次留学生话语能力测试的分析(2课时)
第三节口语测试的组织与实施探索(2课时)
第四节口语分班测试题型研究(2课时)
第五节论对外汉语口语测试中的提问技巧(2课时)
第六节三类口语考试题型的评分研究(2课时)
第八章完形填空和词汇测试研究(共6课时)
第一节汉语等距离完形填空测试报告(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