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2019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学案

山东省2019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学案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1)主语和谓语之间(优先停顿)、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停顿(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可以不停顿)。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2)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

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3)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诗意个复音词的,要分开。

例:可/以一战。

(6)在表转折关系的“而”“则”前停顿。

(7)“也”“乎”等语气词若在句中,后面要停顿。

二、【解词和译句】文言词语分实词和虚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虚词主要有:之、其、而、以、于、为、也、乎、夫、焉。

1、词语理解的方法:扩字法。

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主要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要扩词;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揣测法。

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这种方法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2、六字翻译法: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古文今译六字法: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补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补”六字。

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

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

如“齐师伐我”,可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对少数没有相当的词表示的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

“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

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

如“何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

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巴陵”可照录不译。

替换法:对少数文言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译文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如“吾欲之南海”中的“吾”替换为“我”,“之”替换为“去”,全句应译为“我想要去南海”。

意译法: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3、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忠于原文内容,不随心所欲,抛开原文,凭空编造;通顺流畅,不要使句子文白夹杂;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语言生动。

三、跟踪练习:(一)读《冰雪文序》张岱,完成问题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

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

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

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

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

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

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

③恣:放纵,任凭。

④挹(yì):舀。

⑤奚(xī):什么。

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藉()异()遂()固()2.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2分)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4.请用第①自然段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2分)5.请在下面语句的空格处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

(3分)本篇序文虽然短小精悍,但作者由远及近,层层铺垫,先由()的“冰雪之气”,过渡到()的“冰雪之气”,最后才落脚到()的“冰雪之气”,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6.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

请你根据本文内容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4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

(2分)7.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

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2分)8.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语句。

(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客谢之。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

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

”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

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

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

”邵不从。

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

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

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

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

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

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

②钞:掠夺。

7.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客谢.之谢:②监试者异.之异:③窃.为郡内忧之窃:④以病去.去: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2分)(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2分)(三)阅读文段,完成问题【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选自《公输》)【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选自《墨子》)注释:①处:闲居。

②如:应该,应当。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1分)荆之地方千里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⑴舍.其文轩()⑵此为何.若人⑶过.故人()⑸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13.翻译句子。

(2分)⑴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⑵子不若已。

的品质(15.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

(3分)(四)阅读文段,完成问题: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

”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无有也。

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注释]①奥:深处。

②殴躏:殴打、践踏16.给文中化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段三处)(3处)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A. 犭婴弗得自致.也/无从致.书以观B. 犭婴悉.移至窟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C. 迹.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迹.D. 犭婴据.窟啸曰/孙权据.有江东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分)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参考答案:1.藉:借,凭借异:不同遂:于是,就固:本来2.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淋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3.只不过遗憾的是遇到的不能理解,理解的不能评说。

4.一是“寿物”(即能使事物的寿命得以保持和延长);二是“生物”(即能使事物本身得到生长和发育)。

5.由(物)到(人)最后到(文)。

6.“冰雪”有空灵、纯净、清冽、透明、湿润、低温、保鲜等特点。

7.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或: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作者通过这句话所流露出的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傲和天下无人能识君的无奈之情。

知人论文,不能不察。

)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7.(2分)A(因为)8.(2分)C9.(4分)①谢:道歉。

②异:认为……奇特(奇异)。

③窃:私下。

④去:离职,离开。

(每个1分)10.(4分)(1)(2分)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地)人。

(得分点:判断句式)(2)(2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

(得分点:“内”和“为”)11.荆之地 / 方五千里评分:共1分。

12.⑴舍弃,丢弃⑵什么样的⑶拜访⑷更加评分:共2分。

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

13. ⑴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⑵你不如停止算了。

评分:共2分。

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4.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评分:共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5.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评分:共3分。

每例分析准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得1分。

16. 3分。

猿善援 /犭婴亦猿类 /惟跳躁/ 无他长技17. 4分。

C18. 3分。

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