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卤族元素 第1节 氯气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卤族元素 第1节 氯气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第二章卤素 第一节氯气一、选择题1.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 .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2Cl 存在 B .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2Cl 分子存在C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3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存在D .加入NaOH 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 分子存在 解答: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及氯水中各微粒的性质。

解:氯气通入溶液中,与水反应发生22Cl H O HCl HC1O ++,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2Cl 、2H O 、HC1O 、H +、Cl -、ClO -、OH -。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1O 分子存在,所以选项A 错误;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则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2Cl 分子存在,所以选项B 正确;因AgCl 不溶于水,则加入盐酸酸化的3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 -存在,但不能证明氯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所以选项C 错误;因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说明有HC1O 存在,所以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2.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最好选用( )。

A .水B .饱和食盐水C .纯碱溶液D .烧碱溶液解答:本题考查气体的除杂问题。

解:因氯气与水发生:22Cl H OH Cl HClO +-+++,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但HC1极易溶于水,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含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氯气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用于除杂,所以最好选用饱和食盐水。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3.下列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的一组是( )。

A .2Cl 和2HB .2H 和2OC .2H 和2COD .2Cl 和2CO解答: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气体装置的选择。

解:适合用固体加热制备的气体有:2O ;适合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备的气体有:2H 和2CO ;适合固体与液体反应需要加热制备的气体有:2Cl 。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4.某学生在实验室制2Cl 时可能进行如下操作: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2MnO 粉末;④把分液漏斗中浓盐酸滴入烧瓶中;⑤多余的2Cl 用NaOH 溶液吸收;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Cl 。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③④②①⑥⑤C .①④③②⑥⑤D .①③④②⑥⑤解答:本题考查实验室制2Cl 过程中的操作顺序。

解:连接好装置后,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进行反应;所以该反应的顺序为: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③加入2MnO 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向娆瓶里滴加浓盐酸;②缓缓加热;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Cl ;⑤多余的2Cl 用NaOH 溶液吸收。

本题答案为选项D 。

5.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1、KC1O 、3KClO 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和3ClO -的浓度之比为11∶1,则氯气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3B .4∶3C .2∶1D .3∶1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可以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的角度来计算,注意守恒法的应用。

解:2Cl 生成ClO -与3ClO -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到1+价和5+价,2Cl 生成KC1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

因ClO -与3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可设ClO -为11mol ,3ClO -为1mol ,则被氧化的Cl 共为12mol 。

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1mol 101mol 5016mol ⨯-+⨯-=。

可知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16mol ,因此被还原的Cl 的物质的量为16mol 。

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mol ∶12mol 4=∶3。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6.分别向相同体积的KI 、2Na S 和2FeBr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2Cl ,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2Cl 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则KI 、2Na S 、2FeBr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1∶2B .2∶1∶3C .6∶3∶2D .3∶2∶1解答: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物质的量的计算。

解:首先,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222KI Cl 2KCl I Na S Cl 2NaCl S +→++→+↓22322FeBr 3C12FeCl 2Br +→+,可知在2Cl 相等的情况下.KI 、2Na S 、2FeB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n ∶n ∶263n =∶3∶2,由于三种溶液体积相等,则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7.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以2L Cl a 和2H 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发现气体体积仍为L a 。

用足量的NaOH 溶液吸收燃烧后的气体,结果无气体剩余。

推知原混合气体中2Cl 和2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 )。

A .()2Cl n ∶()2H 1n =∶1 B .()2Cl n ∶()2H l n <∶1 C .()2Cl n ∶()2H 1n ≥∶1D .()2C1n ∶()2H 1n ≤∶1解答: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

解:因22C1H 2HC1+−−−→点燃,该反应中反应前盾气态物质的体积不变,反应后气体组成有三种情况:①HCl ,②H C 1和2Cl ,③H C 1和2H 。

其中氢气与碱不反应,而氯气与碱可以反应,由于用足量的NaOH 溶液吸收燃烧后的气体,结果无气体剩余,则说明氯气的体积一定大于或等于氢气的体积,即2Cl ∶2H 1≥。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8.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图2-13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解: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2Cl ,所以①处充满黄绿色2Cl ;氯气进入玻璃管后与②处的NaBr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Br ,白色棉球变为橙色; 氯气与③处KI 溶液反应置换出2I ,2I 与淀粉相遇变成蓝色;在④处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2Cl 的尾气吸收,由于反应生成的物质均为无色,但棉球本身是白色的,所以④处的颜色应为白色。

本题答案为选项A 。

9.将一盛满2Cl 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约占试管容积的( )。

A .23 B .12 C .13D .14 解答:本题考查氯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

氯气与水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光照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气体为2O 。

解:本题涉及的反应有22Cl H OHCl HC1O ++,22HC1O 2HCl O −−−→+光照,可得关系式222Cl 2HC1O O ~~,所以最后剩余的气体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12。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10.次氯酸盐的最大用途是漂白和消毒作用。

这类漂白剂氧化能力是以“有效氯”的含量来标志。

“有效氯”的含量定义为:从HI 中氧化出相同量的2I 所需2Cl 的质量与指定化合物的质量之比,常用质量分数表示。

纯LiClO 的“有效氯”为( )。

A .121% B .100% C .89% D .21% 解答: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有效氯”的含量定义为:从HI 中氧化出相同量的2I 所需2Cl 的质量与指定化合物的质量之比。

若生成1mol 的碘单质,消耗的氯气1mol ,质量就是71g 。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 22LiClO 2HI LiCl I H O +→++可知:生成1mol 碘单质,需要LiClO 的质量为:58.5g 。

则所需2Cl 的质量与指定化合物的质量之比71100%121%58.5⨯==。

本题答案为选项A 。

11.实验室用2MnO 和浓盐酸制氯气时,有14.6g HC1被氧化,所得氯气全部用石灰乳吸收,可制得漂白粉的质量是( )。

A .14.3g B .25.4g C .28.6gD .50.8g解答:本题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漂白粉的工业制备。

漂白粉的成分有氯化钙及次氯酸钙,其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解:在2MnO 4HCl +(浓)222MnCl Cl 2H O −−→+↑+△反应中,当有0.4mol HCl 被氧化时,生成氯气0.2mol 。

()()222222Cl 2Ca OH CaCl Ca ClO 2H O +→++2mol111g 143g 0.2mol11.1g 14.3g 可得漂白粉的质量为11.1g 14.3g 25.4g +=。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12.某温度下将2Cl 通入KOH 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1、KC1O 、3KClO 混合溶液。

若2Cl 与K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3,则混合液中ClO -与3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B .1∶2C .1∶3D .2∶1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注意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的角度进行分析计算,注意得失电子守恒的利用。

解:2Cl 生成ClO -与3ClO -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价和5+价,2Cl 生成KC1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

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物质的量之比是11∶3,可设被还原的Cl 的物质的量为11mol ,ClO -为mol a ,3ClO -为mol b ,被还原的Cl 的物质的量为11mol ,可知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11mol , 被氧化的Cl 共为()mo13mol a b +=,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mol 10mol 505mol a b a b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得511a b +=。

解得:1a =,2b =,即混合液中ClO -与3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二、填空题13.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

其流程是,先制取纯净干燥的2Cl (不收集),后试验干燥的2Cl 和潮湿的2Cl 有无漂白性。

(1)接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a 接_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