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卤族元素(复习题)
力结合的
A 色散力 B 取向力 C 诱导力 D 分子间作用力
7 电解制氟时,阳极逸出F2 中常含有HF 气体,净化常用 A NaF和KF B 浓硫酸 C 无水氯化钙 D 三者均可
8 条件一定时,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时,阳极理论放电电位φθO2/H2O <φθCl2/Cl-应该是H2O放电
产生O2但实际上是Cl-放电,生成Cl2,原因是
卤素
一、是非题
1 除氟外,各种卤素都可以生成几种含氧酸根,例如:ClO4-、ClO3-、ClO2-、ClO- 在这些 酸根中,卤素的氧化态越高,它的氧化能力就越强。即ClO4- > ClO3- > ClO2- > ClO.-。
2 王水是按体积比由3份浓盐酸和1份浓硝酸配制而成的,混合液中将起如下的反应:
AlF3属离 子型化合物,而 AlCl3 是共价型化合物,分子间借助弱的范得华力结合,所以 AlF3的熔点要比 AlCl3高得多. 3 碘为易于变形的非极性分子,仅微溶于水,在I-的极化作用下形成I3-离子,它易溶于KI 溶液中,且易电离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I- + I2 ←→ I3-. 4 氟与其它卤素相比,有以下特殊性: A 电子亲和能 F < Cl,离解能 F2 < Cl2,F-有很大的水合能,F2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 B 氟的化合物键能比氯 溴和碘的键能都大,故很稳定;
二、选择题
1 氟与水反应很激烈,并有燃烧现象,它的主要产物是
A HF和O2
B HF、O2、O3
C HF、O2、O3、H2O2、OF2
D HF、O2、O3、H2O2
2 实验室制备氯气时需要净化,去掉可能带进的气体杂质。下列各物质是指它们盛装在洗
气瓶中,且氯气按书写的顺序通过, 哪一组洗气的方式是正确的
)和(
)的
混合物, 以(
)容器作电解槽,(
)作阳极,以压实的(
)作
阴极,在(
)左右进行电解,为降低电解质的熔点,常加入少量的(
)或
(
)于电解质熔盐中.
2 同一金属的卤化物随着卤离子半径的增加,变形性也增加,按F到I的顺序其(
)
依次降低, (
)依次增加.
3 一般来说,金属氟化物主要是(
)型化合物,其它卤化物从氯到碘(
E:Na2S2O3 F:Cl2
11 实验室常常用卤化物与高沸点的浓硫酸反应来制备卤化氢气体.
12 若某元素电势图的 φθ右 - φθ左 > 0,说明该歧化反应实际上就能进行。
13 卤素单质与水的歧化反应按氯、溴、碘的顺序减弱,同时歧化反应与溶液的pH值有关.
14 次卤酸都是极弱酸,且酸性随着卤素原子量递增而增强。
即:酸性 HClO < HBrO < HIO.
A 氧气生成的过电位比氯气的高得多
B 氧气生成的过电位比氯气的低得多
C 与阳极使用的电极材料有关
D 与电解时的电流密度和温度有关
9 氢氟酸是一弱酸,同其它弱酸一样,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酸度越大;但浓度大于5M
时,则变成强酸。 这点不同于一般弱酸,原因是
A 浓度越大,F-与HF的缔合作用越大
B HF的浓度变化对HF的Ka有影响,而一般弱酸无此性质
五、计算题
1 根据下面卤素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势图.
+1.19
+1.45
ClO4- ←→ ClO3- ←→ ClA 判断反应 4ClO3- ←→ 3ClO4- + Cl- 是否能自发进行? B 若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rGθ(298)是多少?
C 这个反应在298K时Kc是多少?
2 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试根据下列两个半反应
)型化合
物逐渐增多.
4 Cl2 + 2NaOH(冷) ←→ (
5 IO3- + (
)I- + (
+
)H
←→
(
) + H2O )I2 + ( )H2O
6 8NaI + 9H2SO4(浓) ←→ 8NaHSO4 + (
) + 4H2O + (
)
7 CaSiO3 + 6HF ←→ CaF2 + (
) + 3H2O
只有卤素.
7 歧化反应就是发生在同一分子内的化学反应.
8 歧化反应就是发生在同一分子内、同种元素、相同性质原子上的氧化还原反应.
9 卤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它们在碱溶液中都能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产物随浓度及温度的
不同而不同。
10 由于氟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氟离子的还原性极弱,因此氟单质只能用电解法来制备。
B: C(I2(aq))=1.24×10-3 mol/L
六、综合题:
1 A:AgNO3 B:AgCl C:[Ag(NH3 )2]Cl F:AgI G:Na[Ag(CN)2] H:Ag2S 反应式略
D:AgBr
E:Na3[Ag(S2O3)2]
2 A:KI B:浓H2SO4 C:I2 反应式略
D:KI3
A NaOH、H2SO4 B H2SO4、NaOH C H2O、H2SO4 D H2SO4、H2O 3 氟的电子亲 合势和F2的离解能小于氯,原因是:元素氟的
A 原子半径小,电子密度大,斥力大 B 原子半径大,电负性大
C 原子半径小,电离势高
D 以上三者都有
4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哪一性质是无规律的变化
C 与氟化合的元素常表现出其最高氧化态,如SF6、IF7等. D 在氟的化合物中,氟本身的氧化数是-1,而其它卤素则都有正氧化数.
五、计算题:
1 A :能自发进行. B :ΔrG°298 = -150.54(kJ/mol) C:Kc=2.4×1026
2 A:(-)Pt、I2│I-(1mol/L) ‖I-(1 mol/L )、I2(c mol/L ) │Pt (+)
8 3Br2 + 3CO32-(浓)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NaBrO3 + F2 + 2NaOH ←→ (
)
10 NaBrO3 + XeF2 + H2O ←→ (
)
11 I- + IO3- + ( )H2S + (
) ←→ ( ) I2 + ( )S + ( )H2O
四、简答题
1 氯的电负性比氧小,但为何很多金属都比较容易和氯作用,而与氧反应较困难? 2 为什么AlF3的熔点高达1290℃,而AlCl3却只有190℃? 3 碘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水溶液. 4 氟在卤族元素中有哪些特殊性?
11 2;2H+;1; 2; 3.
四、简答题
1 因为氧气的离解能比氯气的要大得多,并且氧的第一二电子亲和能之和为较大正值(吸
热)而氯 的电子亲和能为负值,因此,很多金属同氧作用较困难而比较容易和氯气作
用,另外又因为同种金属的卤化物的挥发性比氧化物更强,所以容易形成卤化物.
2 氟的电负性较氯大,氟的离子半径比氯小,故其变形性也小,氟与铝以离子键相结合,
15 卤酸都是强酸,浓溶液都是氧化剂,其中以溴酸的氧化性最强,氯酸其次,碘酸最弱。
因此氯和碘都能从 溴酸盐的 酸性溶液中置换出溴单质.
16 高卤酸都是强酸,都具有强氧化能力,且以高溴酸的氧化能力最强. 17 各种卤酸根离子的结构,除了IO65-离子中的I是sp3d2杂化外,其它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参考答案 卤 素
一、是非题 1 [非] 2 [是] 3 [是] 4 [是] 5 [非] 6 [是] 7 [非] 8 [是] 9 [非] 10 [非] 11 [非] 12 [非] 13 [是] 14 [非] 15 [是] 16 [是] 17 [是]
二、选择题
1 [A] 2 [C] 3 [A] 4 [C] 5 [D] 6 [A] 7 [A] 8 [A] 9 [D] 10 [A]
I2(s) + 2e- ←→ 2I-
φθ= 0.535V
I2(aq) + 2e- ←→ 2I- φθ= 0.621V
A 写出原电池符号
B 计算I2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六、综合题:
1 溶液A 加入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B析出,B可溶于氨水,所得溶液C ,把NaBr加到溶液 C 中,有浅黄色沉淀D析出,D在阳光下容易变黑,D溶于Na2S2O3溶液得到溶液E,于E 中加入NaI,则有黄色沉淀F析出,F可溶于NaCN溶液得溶液G,往G中加入Na2S,得黑 色沉淀H,自溶液中分离出H,让H与浓硝酸一起煮沸后得到悬浮着浅黄色沉淀的溶液, 滤去沉淀后,又得到原来溶液A。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的反应式,并标出A至H各是什麽物 质。
2.有一种白色固体A,加入油状无色液体B,可得紫黑色固体C,C微溶于水,加入A后C的 溶解度增大,成棕色溶液D。将D分成两份,一份中加一种无色溶液E,另一份通入气体 F,都褪色成无色透明溶液,E溶液遇酸有淡黄色沉淀,将气体F通入溶液E,在所得的溶 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后者难溶于HNO3,问A至F各代表何物质?用反应式表 示以上过程。
A 原子半径 B 第一电离势 C 电子亲合势 D X -的水合能
5 与氟化合的元素常常表现出最高的氧化态,如BiF5、SF6、IF7等,原因是
A 氟的电负性最大,最外层无d轨道
B Bi、S、I等价层都有空的d轨道
C 价层成对电子可拆开跃迁至d轨道与氟现成最多的共价键 D 以上三者都有
6 在常温下,氟和氯是气体,溴是易挥发的液体,碘为固体,在各卤素分子之间是靠什么
3HCl(aq) + HNO3(aq) ←→ Cl2(g) + NOCl(g) + 2H2O(l) 3 由于卤素单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因此,它们在自然界不可能以游离状态存在不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