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考试试卷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
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
足,都鄙廩庾
..盡滿,而府庫餘財。
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
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
眾庶街巷有馬,仟伯之間成羣,乘牸牝者,擯而不得會聚。
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先行誼而黜愧辱焉。
於是罔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並兼;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
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
室廬、車服,僭上亡限
....。
物盛而衰,固其變也。
是後,外事四夷,內興功利,役費竝興,而民去本。
董仲舒說上曰:“《春秋》它穀不書,至於麥禾不成則書之。
以此見聖人於五穀最重麥與禾也。
今關中俗不好種麥,是歲失《春秋》之所重,而損生民之具也。
願陛下幸詔大司農
...,使關中民益種宿麥,令毋後時
..。
”又言:“古
者稅民不過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過三日,其力易足。
民財內足以養老盡孝,外足以事上共稅,下足以畜妻子極愛,故民說從上。
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仟伯,貧者亡立錐之地。
又顓(專)川澤之利,管山林之饒,荒淫越制,踰侈以相高。
邑有人君之尊,裏有公侯之富,
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為更卒
..,已複,為正一歲,屯戍一歲。
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
或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五。
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重以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轉為盜賊。
赭衣半道,斷獄歲以千萬數。
漢興,循而未改。
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
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並兼之路。
鹽鐵皆歸於民。
去奴婢、除專殺之威。
薄賦斂,省繇役,以寬民力,然後可善治也。
”仲舒
死後,功費愈甚,天下虛耗,人複相食。
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10×2´)
盡眾黨鄉廬變穀極鹽興
二、解釋加點字詞(5×4′)
廩庾僭上亡限大司農後時更卒
三、翻译全文(50´)
四、上述文章反映了什么问题?(10´)
评分标准:
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10×2´)
盡眾黨鄉廬變穀極鹽興
答案:尽众党乡庐变谷极盐兴
二、解釋加點字詞(5×4′)
廩庾僭上亡限大司農後時更卒
廩庾:泛指粮仓。
僭上亡限:超过应有的规格。
大司農:又称治粟内史,九卿之一。
掌管全国租税谷盐等财政收入﹐後逐渐演变为专掌国家仓廪或劝课农桑之官。
後時:指错过农时。
更卒:古代指轮流更替服役的兵卒。
汉承秦制,规定凡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男丁,应服三项兵役;一是为郡县(地方)服兵役一月;二是为中央服兵役一年;三是为戌边服役三日。
因轮流服役,故名“更”。
三、翻译全文(50´)
到武帝初年,国家七十来年没有战事,如果没有遇到水早天灾,那么百姓人人有饭吃,家家都富足,都城和边境粮食满仓,府库有结余的财物。
京城的钱积累达数百亿,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以至无法点数。
朝廷仓库的粮食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多得无处收藏,以至堆积在屋外,腐烂得不能吃了。
民间街头巷尾都有马,乡村田野马成群,乘母马的人,到处受到轻视排斥,甚至不许他参加聚会。
一般平民安居乐业,吃的是商粱厚味,做官的长期在位,生了孙子,也不转职;居官年久了,以官职为姓。
百姓人人自爱敬重法令不触犯法律,普遍重视品行和道德,而对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傀,引为耻辱。
以品行道德好的为榜样,而以无品行道德为惭愧和耻辱。
于是法网粗琉不严,有些人非法致富,抢占财物,骄纵无度,以至兼并土地;一班豪族劣绅,横行乡里,擅作成福,不问是非曲直。
皇室和有领地的王侯及公卿大夫等官吏追求奢侈生活,他们的宫室、车马、服饰超过朝廷的规定,毫无限制。
事物由盛变衰,这种变化决非偶然的。
从此以后,对外不断与周围外族发生战争,实行盐铁官营等急功好利的政策,国家赋役增多,财政费用扩大,造成百姓不安心农业生产。
董仲舒对
皇上说:“《春秋》上对其他的粮食作物谓况没有记述,促麦与稻子收成不好的情况则作了记述,从这里可以看出圣人对于五谷最重视麦与稻谷两种粮食作物。
现在关中地区的习惯不喜欢种麦,这样每年就会失去《春秋》上所特别重视的粮食作物,而影响百姓的吃饭问题。
希望陛下下命令大司农,督促关中地区百姓多种冬小麦,不要错过了农时。
”又说:“古时君主征收百姓的赋税不过十分之一.这样的赋税是容易贡纳的,先王驱使百姓服役不超过三天,这样的劳投百姓也力能胜任。
百姓的财物,对内足以奉养老人以尽孝道,对外足以事奉里亡贡纳赋税,对下足以养活妻室儿女,所以.他们心悦说服地拥护皇上。
到秦王朝就不是这样,它用商鞍制订的法令,改变先王的制度,废除井田制,百姓可以自由买卖土地。
因此,贫宫悬殊.富者占有大片的田地,贫者无立锥之地。
富者又专有河流水泽的利益.掌管山林的财富,荒淫无度,夸耀奢侈互比高低。
县邑有的人简直象帝王一样尊贵,乡里有的人简直象王侯一样富有,小小百姓怎么能够不贫困呢?又加上百姓每年有一个月给郡县地方政府服劳役,充当更卒,一生还耍在京师充当官门武陵墓的卫士一年,称为正卒,一年去边邢屯垦戍边,一年服劳投,百姓负担的格没比古代增加了三十倍。
而官府收的田租、口赋、盐铁专利,则比古代增加了二十倍。
有的百姓租种富豪地主的田地,要交十分之五的田租。
所以,贫苦百姓经常穿牛马一样的衣服,吃猪狗食一样的食物。
再加上贪官暴吏对百姓滥施刑罚和杀戮,百姓生活凄惨毫无依靠,只好逃亡山林变为盗贼,路上穿着罪犯衣服的几乎占了行人的一半,官府每年办的案子数以千万计。
汉王朝建立以后,遵循秦制无甚改变。
古代的井田
制虽然难以实行,但多少应该采取近似古代的措施,民间占田应加限制,以调节土地的不足,才能堵塞兼并土地的路子。
盐铁都归民间经营。
解放奴婢,废除专杀以婢的特权。
减轻赋税、徭役,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
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治理好国家。
”董仲舒死后,朝廷各项事业耗费越来越大,国家弄得民穷财尽,又出现人吃人的事情。
四、上述文章反映了什么问题?(10´)
答案:武帝后期,政治开始腐败,官员骄侈,对外战争,赋役增多导致百姓生活困苦。
盐铁官营,与民争利。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