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工装、模具管理制度编号Q/MJ?G03—19—2009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版本修改次数1工装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科根据产品图样及工艺要求,对工艺规定的工装进行设计。

设计出的工装的技术图样经技术科长审核、主管副厂长批准后下发至生产科、工艺装备科安排加工制做。

生产科在生产计划中对工装的制造数量、时间要求做出安排,同时通知供应科做好工装坯料、模具用料、标准零配件的外协、外购工作。

工艺装备科工装组负责工装的制造,检查员对加工过程进行监视,确保制造质量。

检查科按工装图样要求对完工工装进行检查,经检验合格后的工装即可进入工装验证阶段。

2工装验证新制造工装在使用前由工艺装备科组织工装设计人员、制造人员、监察人员、操作人员共同进行试加工验证,合格后,对工装予以编号,登记工装管理台帐。

如存在问题,立即返修或返工,直至验证合格。

对较简单的工装(如芯轴、样板等),经车间检查员验证合格可直接使用。

经验证合格并投入使用的工装,使用车间应纳入工装管理台帐进行管理。

工装验证记录及工装图样由工艺装备科负责保存。

3工装的使用管理工装的领用生产车间根据工艺要求,从工艺装备科领取所需工装,对使用的工装要标明使用人、领用日期及生产数量。

对闲置工装负责持卡管理,定期擦拭、涂油。

工装上、下场必须对加工件进行首、尾件检查,证明合格后使用,不合格时必须对工装重新修复调试,修复调试完毕后重新进行检定、验收。

工装的日常保养工装的使用执行“谁使用,谁维护,谁保养”的原则。

使用车间是工装管理的责任部门,要建立台帐,做到帐、物相符,并确保工装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车间所使用的工装要妥善保管,做到精度合格,零件齐全,无铁屑、锈蚀,放置合理、整齐。

·1·工装交回时,工艺装备克应对工装进行合格验收。

工装的周期检定(确认)特殊、关键过程的工装检定周期不得超过3个月,一般过程的工装检定周期不得超过半年。

发现工装不合格或加工零件不合格时,操作人员应对工装进行调整,检查员予以配合,确认合格后继续使用;需要维修的工装,送交工艺装备科工装组进行维修。

4模具管理检查科对锻造模具原材料进厂、模具制造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模具质量达到技术要求。

模具材料进厂后,由检查科理化室对材料进行化验检查,符合技术要求者,即可办理入库手续。

锻造模具由生产科安排一、二车间依次进行锻造、热处理,工艺装备科模具组负责模具的电加工、机械加工和手工制造。

检查科总检室负责锻造模具的最终检验,做好终检记录。

对检验合格的锻造模具,工艺装备科模具组予以编号、标识,办理接收入库手续。

一车间凭“领料单”领用锻造模具,对使用模具加工的首个零件进行检验确认,做好首检记录,合格后即可投入批量生产。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或检查员发现由于模具老化致使锻坯不能达到工艺要求,该模具进行返工、返修处理或报废。

返工和模具视现状进行退火处理,然后进行机加工、热加工、电加工、手工制作或直接电机工、手工制作。

返工后的模具需重新检验、编号、入库。

5质量记录a)工装管理台帐;b)工装验证记录表;c)工装周期检定记录表;d)工装上、下场(验收)检查记录;e)模具检验记录。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模具和工装是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用具,也是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手段,是发展新产品、扩大产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力、确保正常生产秩序的重要环节。

模具和工装价格较高,消耗较大,要求全公司职工对模具和工装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为此,特制定工装和模具管理制度。

一、模具和工装计划1、根据模具和工装库存,正常产品生产任务和新品任务,生产部和有关人员制定模具和工装生产计划,并根据公司生产制造能力,安排自制或外购。

2、安排模具和工装计划同时必须提出质量要求、完成时间,外购时必须谈妥工装模具结构形式、规格和费用价格,尽量以低的价格外购优质模具和工装。

二、模具和工装的验证1、为保证模具和工装生产合格的产品,使用前必须进行验证。

2、新模具和工装首次使用时,必须由质检部会同生产车间和有关人员进行验证,对照生产的产品按图纸和工艺文件认真进行检查,形成记录,确认产品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正常生产或入库,履行有关手续并予以明显标志。

三、入库手续1、新的模具和工装入库必须凭质检部开具检验合格证交模具库保管。

2、入库工装模具必须完整无缺,外购新工装模具需有验证手续后随同发票转财务部入账,自制工装拟价每月由车间和仓库签单报财务部。

四、保管、保养制度1、在库工装模具须有明显标识,必须做到账、卡、物相符。

2、工装模具借、还时,认真记录借还时间和借还人,还库时车间需准确提供使用次数,以便统计和考核验证模具工装质量和使用寿命。

3、工装模具还库时,须保证完好,待修模具工装必须修复后才能还库。

4、库存和在车间模具工装须保证其完好,无磕碰,无锈蚀,无杂屑,并不定期进行保养。

五、定期盘点和检验制度1、为使工装模具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以保证产品质量,对使用中的工装模具进行定期盘点和检验。

2、冲裁模具以检验产品为准,有定位的冲模每季度盘点和检验定位一次,并在履历卡中记录。

3、铸铝模以检验产品外观为主,对假轴每2~3月(视生产数)盘点和检验一次,并记录备查。

4、压装工具以检验产品为主,发现不符要求,对胎体、胎芯进行检验,正常情况下,每年定期对胎体、胎芯盘点和检验一次,并记录备查。

六、损坏的处理1、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模具本身的质量问题或设备故障发生损坏及报废,必须当日书面汇报经过,由车间主任、在场人员、当事人签字后提交公司主管领导处理,若确由本身质量问题的外购件,由公司主管领导进行交涉。

2、由校模工或操作工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坏或报废,1~2日内书面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经过,公司主管领导根据损失大小进行处理。

3、损坏事故发生后,必须实事求是进行分析,坚持做到“四不放过”,确属报废,同时参照第九款履行报废手续,若属损坏及时修复,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七、外借的管理和损坏考核办法1、公司工装模具不外借,如确有因业务关系外借的,需有公司领导批准。

2、外借工装模具时按日收取费用。

3、外借工装模具损坏由借用单位赔偿。

八、变更制度1、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因为工装模具本身的使用期限,而换用新的工装模具,首次使用必须由质检部会同车间和有关人员进行验证,保持产品一致性。

2、因工艺设备改进、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参数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工装模具变更,可能引起产品一致性改变时,生产部会同营销管理部、工艺部、研发部等进行评审,填写《工装模具变更申请表》,并在顾客同意后实施变更。

3、履行有关手续并有明显标识,工装模具台账及时更新。

九、报废手续1、模具工装是一种易损品,生产到一定时间和数量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为保证产品质量,必须保证工装模具的精度。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已达到或超过使用寿命而报废,由车间提出申请,检验员对模具和产品进行检验,确认报废,车间主任、检验员和仓库保管员签字,提交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处理,报废工装和模具不得再留在车间和仓库内,放入废品堆。

2、报废手续齐全后,方可销账销卡。

十、相关记录1、TD—QC—6302—01《工装总台账》;2、TD—QC—6302—02《模具总台账》;3、TD—QC—6302—03《模具履历卡》;4、TD—QC—6302—04《模具修理单》;5、TD—QC—6302—05《工装、模具报废申请单》。

工装管理制度1 目的为减少工艺装备(以下简称“工装”)的使用损耗,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使用工装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而制订本标准。

2 范围北京工作服本标准规定了工装的设计、制造、购买、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管理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全公司工装(模具除外)的管理。

3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G/ 09·01—2000 《设备管理制度》4 职责总经理助理(经营)负责公司工装的报废的审批工作。

生产部是工装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工装的保管、保养、发放与报废等管理工作。

技术部根据产品的需要,按“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原则,负责产品主要专用工装的设计和组织验证工作。

各车间负责工装在使用过程中的保管和保养工作。

供应部负责复制工装的采购和委托加工工装的外部联络。

北京工作服5 工装的新制与复制工装的新制工装的复制工装的验收入库北京工作服“GJ”,表示工装,第三位代表种别,“0”代表弯管机,“1”代表钻孔模,“2”代表丝网,第四位至第七位代表顺序号。

工装的使用与保养工装在使用中必须做到以下要求:a) 经常给工装运动部位加润滑油(剂);b) 不得用硬物敲击工装的关键部位(如抛光面等);c) 保持工装的清洁,避免有腐蚀的材料与之接触。

工装的报废条件a) 工装因使用频率、期限已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磨损严重不能保证产品合格的。

b) 由于操作者使用不当造成工装损坏且不能修复的;c) 由于产品的工艺改进、技术革新,老工装被长期取消且不打算在今后使用的。

工装周期清查生产部每半年组织工装使用车间(部门)、品质部、技术部对全公司在用和库存工装进行一次全面清查,验证其有效性并做好状态标识,建立完善的管理档案。

6 检查与考核考核办法各有关部门在履行职责时,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对相应责任部门负责人至少处以50元/次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至少处以30元/次的罚款。

若的使用者由于工作马虎、责任心不强等主观原因,造成工装在使用过程中损坏、丢失或报废的,公司除要求赔偿相应损失外,还视其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对直接责任人50—300元的罚款,对相应车间负责人至少处以30元/次的罚款,对相应部门负责人至少处以30元/次的罚款。

工装的使用和维修人员未按规定要求对其进行维护保养的,公司视其情节轻重分别处以10—50元的罚款。

若出现上述以外不利于公司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情形的,由公司有关部门和领导采用“合议”方式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本标准由设备科负责检查,结合每年一次的清查,编制检查报告。

总经办考核小组负责检查(报告)结果的考核。

设备工装管理程序1 目的对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精度符合工艺、满足生产质量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模具、夹具等)的管理。

3 职责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的管理工作。

质量部协助设备、工装的验证。

使用车间负责设备、工装的日常保养工作。

总经理:负责设备、工装的采购、大修和报废的审批。

4 工作程序设备、工装的配置生产部门需增加或更新现有设备,由生产部提出配置申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