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


2、阳气虚衰
三、分型论治
证候 体质虚弱,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 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 苍白,皮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尿少 或尿闭。唇舌色淡,苔薄白,指纹淡红不显
治法 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方药 参附汤加味。常用药:人参、附子、黄芪、 桂枝、巴戟天、当归、丹参。
※本型多见于先天不足的患儿。

≥35 正值 <35 0或正 值 <35 或< 负值 30
>50
【临床表现】
硬肿面积的计算法:头颈部20%,
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
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
26%。
【诊断】
• 在寒冷季节,患儿出现三不征(体温 不升、不哭、不吃),皮肤和皮下脂 肪变硬,(硬、肿、凉)即可诊断。
【概述】
(三)命名:古代医籍中无本病专门记载, 据其症状可归属“胎寒”、“寒厥”、 “血瘀”、“五硬”等范畴。 (四)与西医的关系:西医称为“新生儿硬 肿症”、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内因:先天禀赋不足,元阳不振 外因:感受寒邪
【病因病机】
(二)病机
禀赋不足
复 感
阳气虚衰 寒邪 寒伤脾肾 寒凝血涩
【鉴别诊断】
三、VitE缺乏症:多见于早产儿、人工 喂养儿,40天左右出现硬肿及贫血,
会阴及大腿出现硬肿,眼睑水肿,鼻
流清水样分泌物,伴丘疹样皮疹, 血
中VitE降低。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体质、肤色、唇舌)
• 阳虚:早产、体弱,反应差,气息微弱, 全身冰冷,皮肤苍白肿硬,唇舌淡白。 • 血瘀:体质尚好,有受寒史,全身冰冷, 局部僵硬,肤色紫暗,唇舌暗红
• 同时要判断硬肿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鉴别诊断】
一、新生儿水肿 :全身或局部水肿,但 不硬,皮肤不红,无体温下降。全身 性水肿原因很多,如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营养不良, 新生儿溶血病等, 水肿多极严重,且各有其特征。
【鉴别诊断】
二、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常 有难产或产钳助产史。在身体受压部位(背和 臀部)易于发生。发热,哭闹,局部皮肤发硬、 变红略肿、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先硬结后转为 软化,暗红色,逐渐坏死,形成溃疡,可融合 成大片坏疽。
快速复温。Leabharlann 层可用热水袋、热炕、电热毯等,也可
贴近人体怀抱中取暖。
使用温箱注意事项
• 先加水,再预热 • 嘱家属勿调节温度
• 使用中注意加水
• 注意电源
【西医治疗】
二、热量和液体供给 经静脉补充热量者应达到每日 210kJ/kg(50kcal/kg);可进乳者尽早哺乳,热量
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体温低时输葡萄糖速度
肌肤失 于温煦
水湿内停
肢凉硬肿
(双胎、早产)
气血运行不畅 肤色紫暗
总之主要病机:阳气失于温煦, 气血运行不畅。病位:肝脾肾
【西医病因、发病机理】
• 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如受寒、早产、
感染(败血症、肺炎为多)、窒息等。
•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与以下几方面
有关。
发病机理
1.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
宜慢,一般6~8mg/kg· min,体温恢复后速度可加
至12~14mg/kg· min。
液量按0.24ml/kJ。重症患儿伴有尿少、无尿或明显心 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限制输液速度和液量,其速 度控制在3ml/kg.h以内。
【西医治疗】
三、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1.循环障碍 :纠酸、扩容;心率慢-多巴胺 2.DIC:肝素 3.急性肾功能衰竭:速尿,限水,量出为入 4.肺出血:气管内插管,正压通气。 5.其他:缺氧者氧疗。抗生素防止感染。口服 VitE。出血者静滴VitK1、止血敏或三七注射 液等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参附注射液 每次5ml,加入10%葡萄糖 40ml中静滴,qd,用于阳气虚衰证。 (2)复方丹参注射液 每次2ml,加入10%葡萄糖 20~30ml中静滴,每日2~3次。各型均可用。 (3)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每日6~8mg/kg,最大 不超过每日20mg,加入10%葡萄糖80~100ml 中静滴, qd, 各型均可用。
新生儿硬肿症
儿科教研室 罗世杰
【概述】
(一)定义: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 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 综合征。其中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 硬化症;单纯由于受寒所致者亦称新生 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概述】
(二)发病情况: • 发病季节:寒冷季节多见,我国北方冬季 发病率较高 • 发病年龄:多发于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 早产、体弱、伴有他病更易罹患 • 发病性质:虚寒证居多 • 预后:较差,男孩死亡率较高
2、外治法
【其他疗法】
(1)生葱、生姜、淡豆豉各30g,研细混匀,酒炒,热 敷于局部,用于寒凝血涩证。
(2)硬肿软膏:当归、红花、川芎、赤芍、透骨草各 15g,丁香9g,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7.5g, 肉桂6g。研末与凡士林900g,拌匀成膏。均匀涂于 纱布上,加温后,敷于患处,1日1次。用于各型。 (3)氦-氖激光 (4)WS101型频谱治疗仪
【预防】
• 加强新生儿护理,保持适宜的产房及室内环境 温度,不低于24℃。
• 初生婴儿应立即擦干羊水,用温热毛毯包裹, 注意保暖。 • 加强母乳喂养,补充能量。
• 新生儿转运过程中应有合适的保暖措施。
• 预防早产、感染、窒息等新生儿高危因素。
课后思考题(作业) • 硬肿症正确的复温方法是
什么?
2.皮下脂肪组成特点
3.早产儿棕色脂肪少 4.疾病影响 5.硬肿时组织灌注不良
【临床表现】
1、体温降低 2、一般情况差 3、硬肿 4、功能障碍 5、多器官功能损害 特点:硬、肿、凉
新生儿硬肿症病情分度
体温(℃) 分度 轻 中 肛 温 硬肿范 腋-肛 围(%) 温差 <20 20~50 器官功能改变 无明显改变 不吃、不哭、反 应差及心率慢等 休克、DIC、肺 出血及急性肾衰 竭等
【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三、分型论治 1、寒凝血涩 2、阳气虚衰
1、寒凝血涩
三、分型论治
证候 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 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 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或青紫,或红 肿如冻伤,指纹紫暗。
治法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 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药:当归、红花、 白芍、桂枝、细辛、川芎、丹参。 ※本型多见于体质尚好,生后受寒的患儿。
【西医治疗】
一、复温 凡肛温>30℃且腋温高于肛温者,可置入已
预热至适中温度(30℃左右)的暖箱内,一般经 6~
12h左右即可恢复正常体温;体温<30℃者应置于比 肛温高1~2℃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1℃至适中 温度,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亦可采用恒温水浴法、远红外线抢救台(开放式暖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