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异味等级≤ 2 (稍有气味,但不引人注意)
• 四
有害化学限量物质介绍
有害物质清单
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 甲醛 富马酸二甲酯 邻苯二甲酸酯 N-亚硝基胺
23
有害物质清单
六价铬 砷 铅 镉
24
偶氮染料 (azo dyes) 偶氮染料是指含有1个或1个以上的偶氮基(-N=N-)于其 连接部分至少含有一个芳香族结构的染料。
29
甲醛的应用 树脂整理剂: (赋予纺织品防缩、抗皱等功能) 多为纯棉纺织品材料如:牛仔裤、西装等。 提高色牢度 (固色):廉价的含甲醛助剂 常被用于直接染料,偶尔也被用于活性染料染 色的后处理。 易按发:胶水 (树脂粘合剂)油漆充当加速挥 发的角色,有刺激气味。 防腐剂(福尔马林):多用于不易储存的水产品 等;也可做天然材料的杀菌剂防腐,如皮革、 棉类、木材、纸张等。
童鞋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1 2 3 4 5
安全技术规范制定背景 童鞋分类及术语和定义 物理机械安全性能介绍 有害化学限量物质介绍 童鞋市场抽查情况分析
2
• 一
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制定背景
制定背景
•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对儿童的产品安全出 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关注。例如,美国成立 的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中有专门针 对儿童的CPSIA。此外,欧盟有着相对最为 完善的针对儿童产品安全的技术法规,而 近一两年来俄罗斯、韩国等国也纷纷出台 颁布了专门针对儿童产品安全的技术规程 和安全标签。
5
• 二
童鞋分类及术语和定义
Product Overview
童鞋分类
儿童皮凉鞋 QB/T 4546 GB 30585 儿童旅游鞋 QB/T 4331 GB 30585 儿童皮鞋
鞋的 构造
QB/T 2880 GB 30585 布面童胶鞋 GB 25036
7
童鞋分类
婴幼 儿
•鞋号≤170 •≤24欧码
43
危害
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 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 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铅具有累积毒性,慢性毒性。影响人体的脑,肾脏,骨骼 ,造血,消化,免疫,内分泌和中枢神经等系统。儿童较 成人吸收更快,过量吸食会导致过度活跃症,学习能力缓 慢,失明甚至死亡。 镉的毒性较大,被镉污染的空气和食物对人体危害严重, 且在人体内代谢较慢,还可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日本因 镉中毒曾出现“痛痛病”。
39
皮革中含有六价铬的主要原因一是使用了含铬的鞣剂,如 红矾还原不完全等。 二是生产工艺等原因导致六价铬。即使所用的铬鞣剂中检 不出六价铬,但铬鞣皮中仍会检出六价铬,初步认定其原 因可能是:(1)加脂或油鞣时所用的亚硫酸化油或其它 含有不饱和键的加脂剂,在被空气氧化后结构中含有过氧 基,它可将三价铬氧化为六价铬;(2)革在中和过程中 使pH值升高(pH值>5)、加氨水匀染,加热和光照都可能导 致六价铬产生;(3)磨革时,由于皮表面的热效应也会 导致六价铬含量升高;(4)贮存铬鞣皮时,空气相对湿 度低于35%时也会使六价铬产生,空气相对湿度越高,六 价铬含量越低。
16
物理机械安全性能
17
物理机械安全性能
18
物理机械安全性能
附件应安装牢固。婴幼儿鞋上小附件抗
拉强力应>70 N。
钢勾心应符合GB 28011规定。 有效跟高不应大于25mm。
19
异味 由至少3名试验员 通过对试样散发 物进行试闻,判 别其对嗅觉的刺 激程度,从而得 出气味评级。
20
异味
30
预防控制措施: 纺织品中的游离或可部分水解的甲醛可能是由固色剂、树 脂整理剂、粘合剂、阻燃剂、柔软剂、防腐剂等助剂所带 入。预防方法一是合理确定各工序中的甲醛用量,防止甲 醛过量。二是加强水洗。三是使用甲醛清除剂,但要在销 售商指导下使用。 皮革中的游离或可部分水解的甲醛可能来自于醛鞣工序, 含醛加脂剂,以及光亮剂的固定剂。预防控制方法:不使 用醛鞣工序制成的皮革,二是合理确定各工序中的甲醛用 量,防止甲醛过量。三是使用含醛加脂剂的,要加强水洗 。四是使用甲醛清除剂,但要在销售商指导下使用。
41
避免皮革中六价铬含量超标 制革过程中严格控制Ph值;尽可能不采用磨革工序,多用 削匀工序。避免存放在干燥高温的环境; 制革企业应对鞣剂中六价铬含量进行检测,防止六价铬含 量超标的鞣剂投入使用。
42
重金属
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铁、锌、铜、锰、铬、钼、钴、硒、镍、钒、锡、氟、 碘、硅等; 有害的微量元素有: 铋、锑、铍、镉、汞、铅、铝等。
46
• 五
市场抽查情况分析
2016年第3批:童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016年广东省童鞋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公告
49
2016年温州市童鞋质量风险监测抽查结果公告
50
2016年上海市童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37
N-亚硝基胺
通常作为橡胶、橡塑材料的硫化促进剂。 绝大多数橡胶制品都是通过高温硫化最终成型。在硫化过 程中,仲胺基硫化促进剂和硫磺给予体分解后会释放出仲 胺,与空气或配合剂中的氮氧化物在酸性条件生成N-亚硝 胺。 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这些N-亚硝胺类化合物被释放出, 从而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致癌性)。
32
危害 由于对人体有腐蚀性和致 过敏性,根据临床试验, DMF可经食道吸入对人体 肠道、内脏产生腐蚀性损 害和引起过敏;并且当该 物质接触到皮肤后,会引 发接触性皮炎痛楚,包括 发痒、刺激、发红和灼伤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 了极大的危害,尤其对儿 童的成长发育会造成很大 危害。
33
预防控制措施: 在棉、皮革等相关产品生产中,避免使用富马酸二甲酯; 要求干燥剂、防霉剂供应商提供该物质的具体成份及其化 学名称、CAS编号等,确保该物质不含富马酸二甲酯,避 免因原辅材料或干燥剂、防霉剂不合格导致整鞋产品不合 格。
34
邻苯二甲酸盐
俗称增塑剂,常用于软化聚氯乙烯(PVC)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首先在1920年代引进,引进后不久 便很快取代了当时用作增塑剂、气味很大且易挥发的樟脑 。 常用的增塑剂有几百种,作用各有不同。主要的危害是干 扰内分泌,尤其对三岁以下儿童易造成损害!
35
限定的6种增塑剂中DEHP常检出 英文缩写 DBP BBP DEHP DINP DNOP DIDP 中文名 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 邻苯二甲酸叔丁基苄基酯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葵酯 /
36
限值 限值 (童鞋) (婴幼儿
0.1% 0.1%
5/1 17
预防控制措施: 鞋用塑料材料生产企业不要使用上述增塑剂,并进行适当 的检测。 环氧大豆油: 以大豆油为原料环氧化反应生成品,无毒, 可降解,耐高温及低温性好,耐光。是国际认可的用于食 品包装材料的化学工艺助剂。 柠檬酸酯增塑剂:柠檬酸酯增塑剂的特点是无毒、无味、 耐热、耐光、耐水性能优良,适用于涂料、医用塑料,食 品包装、儿童玩具、医用制品等。
31
富马酸二甲酯 富马酸二甲酯别名马来酸二甲酯,俗称防霉保鲜剂霉克 星1号,是一种挥发性化合物,通常用作真菌杀灭剂, 也可用于干燥剂袋中,以防止皮革、家具、鞋或皮革配 件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产生霉菌。 富马酸二甲酯曾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饲料、中药材 、化妆品、鱼、肉、蔬菜、水果等防霉、防腐、防虫、 保鲜。现在被归为非食用物质,不0 •≤40欧码
8
术语和定义 附着在鞋上起联结、装饰或说明作用的部件。
纽扣
附件
商标和 标志
金属饰 扣件
绳带 拉链
9
术语和定义
可触及锐利边缘
儿童鞋上任意部件或附件的两表面连接处 形成的长度超过2.0mm的可能对儿童接触产 生伤害的边缘。
可触及锐利尖端
儿童鞋任意部件或附件上的可能对儿童产 生伤害的突出尖端。
印染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染料之一。 多用于织物和皮革的染色和印花,也用于油漆、塑料、橡 胶等的着色。 特点是只用少量就可达到制造者要求的光亮和颜色效果。
25
• 偶氮染料 ≠ 禁用 并非所有偶氮染料都禁止使用 全世界约有60%的染料中都含有偶 氮,并且约有2500种不同的偶氮 化合物 受禁的偶氮染料只是经还原会释出 标准指定芳香胺类的偶氮染料(约 130种)。
26
偶氮染料 (azo dyes) 在特殊条件下,它能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经活化 作用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癌症。 • 注解: 活化作用指外源性化学物质经生物体内代谢生成比原化学 物质毒性更高的产物的过程。
27
预防控制措施: 皮革、纺织和合成革等生产企业不要使用禁用偶氮染料, 可以通过染料供应商合格声明,对进厂染料进行检测等方 式实施控制。 一旦使用了禁用偶氮染料,这些染料会残留在转鼓、染缸 等设备或设施上。所以对染整设备要完全清洗以保证后续 生产产品中不含有禁用偶氮染料。 鞋类生产企业应集中采取或向固定的原料商采购,不要零 星地从市场采购,否则要加强检测进行适当的抽样检测。 对制鞋原材料如纺织品、皮革等原材料进行检测。
预防措施
不使用以二胺为基础的橡胶促进剂。
38
六价铬
所有铬的化合物都有毒性。六价铬的毒性最大,三价次 之,二价毒性最小,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几乎大 100 倍。 铬的化合物常以溶液、粉尘或蒸汽的形式污染环境,危 害人体健康。铬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黏膜侵 入人体,对人体的毒害为全身性的,对皮肤、黏膜具有 刺激作用,可引起皮炎、湿疹,气管炎和鼻炎,并有致 癌作用,如六价铬化合物可以诱发肺癌和鼻咽癌。
28
甲醛 甲醛,HCHO,别名蚁醛,为无色气体,有辛辣刺鼻气味 。甲醛具有很活泼的化学和生物学活性。其40%的水溶液 称为“福尔马林”。工业接触甲醛的有:皮革、造纸、塑料 、树脂、人造纤维、橡胶、药品、染料、炸药、油漆等行 业。 • 危害: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 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³的甲 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 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 ,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