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小英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个小书桌,书桌上有个抽屉,一把小锁就可以将自己的小秘密锁在里面。有一天,小英放学回家,发现自己的抽屉被人砸开了,里面的东西好像被翻过了,急忙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不要慌,书桌的锁是我砸开的,我想看看你抽屉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小英听完后,又气又恼。
提问:⒈对此例你们有什么感想?
⒉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偷看子女的秘密的做法对不对?
教学方法
《今日说法》,教师点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⑴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的案例,并思考例中付某和王某侵害了六名学生的哪项权利?
⑵这六名国学的身体受到非法搜捕时,还有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
导入新课:
今天我同同学们一起学习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板书)
⒊这种行为侵犯小英什么权利?
总结:隐私权的含义及法律的规定。见本书第9页最后自然段。小结本节内容:
见知识结构图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⒈人格尊严的含义。
⒉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侵犯公民这些权利,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巩固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⒈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
根据材料回答下班列问题:①小刘侵犯了小明哪些权利?②类似这样的实全例,你能举出一个吗?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名誉的含义以及法律规定:见本书第8页第二自然段。
[明确]名誉权和荣誉权的区别。
荣誉是社会、国家、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一般通过表彰授予,属于一种精神鼓励。(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解答)
⒈人格尊严的含义(板书)
(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讨论,你认为什么是人格尊严,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将人格尊严的含义的理解)
[明确]人格尊严,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是最起码的尊重权利。
⒉人格尊严的内容(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提问)
[明确](人格尊严包括肖象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实际上就在侵犯着别人的人格尊严,从而自觉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难点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步骤
(体现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设计、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和预习等)
作业:分析第5页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营业员王某以及化妆品专柜负责人付某侵犯6名学生的哪些人身权利?为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教师
学科
思想政治
年段
初二
课题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了解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并能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它侵犯了公民的哪项权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讨论明确人格尊严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通过对动画的分析,明确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的含义;通过辨别对错,明确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继续指导学生阅读第9页实例,要求学生寻找问题,找出疑点,然后老师进行解答:此案例说明了钟某为泄私愤,侵犯田某的姓名权。
[明确]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为此,法律作出明确规定。
⒊依法维护姓名权(板书)
总结:通过上述事例,反映出公民的人格尊严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公民享有隐私权。
出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七页的事例,并思考下列问题:
该摄影中心的行为是行为?曾某、王某夫妇的什么权利受侵犯?对此法律作出如何规定?
学生讨论:摄影中心行为是违法行为,它侵犯曾某、王某的肖像权。
[明确]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有用公民的肖像权。
[练习]
材料:小明和小刘是同班同学,有一次,他们在街上行走时小刘趁小明不注意,故意把自己身上的10元钱塞进小明的衣袋里,回到学校后,在班上宣言,小明是一个小偷。小明觉得很突然,真想大哭一场。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名誉权和荣誉权,D、姓名权和隐私权
⒉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下列属于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有()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诬蔑他人,B、假冒他人名字做坏事,
C、嘲笑他人生理上的缺陷和隐疾,D、私拆他人信件
二、要求学生再举出一个侵犯名誉权的事例,并说说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