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开放标准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基于开放标准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首先需要 注意保护好用户的隐私,建议设置分 层分级的安全管理机制,避免用户信 息泄露;其次要稳定平台性能,控制 平台响应时间,保障业务开展和用户 体验。
结束语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移动互联网用 户为非互联网活跃用户,因此移动互 联网行业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模仿传 统互联网,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以手机 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平 台的创新,提高用户的体验度和使用 粘性。移动互联网不再是一个封闭的 花园,而是一个公正、开放的平台。 移动互联网应用必须建立“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运作机制,在提升互联 网站企业的功能和服务的同时,也提 高了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力,它所形成 的全新的业务体系将引发了业务模式 的创新甚至是产业链的变化。
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观MMUNICATIONSTECHNOLOGY/2011·1
多大型网站和专业垂直型网站的夹击 下生存,还需要一种解决方案能在完 善网站易用性、提升用户体验、提高 服务质量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根据长尾理论,互联网企业需要精细 划分渠道,尽可能多地提供种类多样 的产品,增加服务收费的能力,进入 多赢的产业链,进而留住用户、增加 蓝海收益。
运营更加方便。随着业务向着多媒体 方向发展,未来国内主流运营商网络 将较长时间以“软交换+I M S”网络 形式存在。关口局不再仅仅作为运营 商之间传统语音业务互联互通的接口 局,还作为运营商多媒体、视频、语 音等融合业务的综合接口局。未来的 业务运营模式会越来越多样化,用户 甚至可以不换号也能访问不同省份、 不同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关口局将逐 步演变为由I M S网络统一控制,成为支 持高带宽、多业务、跨运营商的新一 代综合关口设备。
规划与建设
基于开放标准的 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姜 峰 张 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福州 350003
引言
3G时代,无论是基于上网卡的业务,还 是用手机终端通过运营商的网络直接访问互联 网,都是现有互联网的延伸。现阶段,受当前 无线技术水平和终端性能的影响,移动互联网 还只能是互联网的补充。毕竟手机终端的屏幕 是有限的,输入输出非常不方便,现阶段试图 把互联网的业务和模式完全照搬到手机上,是
站密码的功能,避免用户使用邮箱取回 密码。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支撑分配给 互联网站一个密码取回短信端口号码及 用户回复界面,并提供密码取回标准化 接口。用户发送密码取回指令到短信端 口号后,由平台完成与网站的交互,以 短信方式下发登录密码给用户。
4.3 彩信拍客 为互联网站提供彩信上传功能。
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分配互联网站 移动彩信拍客端口及用户回复界面,并 提供彩信拍客标准化接口。互联网用户 将手机照片作为彩信内容,发送上行指 令到彩信拍客端口号。通过彩信拍客标 准化接口可将图片展示在互联网站上, 参与活动展示。
⑵有利于形成基于真实的互 联网社会形态模式
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站提供的基于 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的业务和服务 的时候需要登记手机号,而通过这些手 机号,一来解决了目前互联网账号都是 虚拟身份的难题,避免了非实名制带来 的不方便;二来互联网站和运营商可以 通过号码作为识别,获取用户的各种服
务和信息使用情况,有利于分析用户 属性,提供更精确服务。
41
规划与建设
知类、彩信类、WAP Push类等)、 支付型应用(移动支付、电子商 务、手机广告等)、服务型应用 (短信提醒、飞信机器人客服等) 和营销型应用(二维码应用等)4 类。互联网企业只要调用这些标准 化的接口和插件,就可以实现丰富 的互联网和终端应用与服务。
优化后的话务路由:到异网运营
商话务直接通过综合关口局G M G W疏 通,不再通过固网关口局G W和T G进 行疏通。运营商内部不同网络之间话 务直接互通,就近入网。
结束语
关口局组网方式的变化不是一 蹴而就的,需要结合核心网整体演进 和其他运营商关口局发展情况。在关 口局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对原有关口设 备资源利用,以及新建关口局业务承 接、计费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通 过建设统一的互联互通出口、统一的 结算点,让互联互通网络更加简单,
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观点或评论,请发E-m a i l至 editor@。
42 TELECOMMUNICATIONSTECHNOLOGY/2011·1
3.3 业务表现层 完成面向用户的W e b、W A P和终
端的适配管理,对数据格式和信息结构 进行调整和规范,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打通与移动 运营商数据增值业务平台的接口,提供 面向互联网企业的各类将互联网应用延 伸到手机终端上的功能,具体如下:
● 标准化插件和接口的设计,让 互联网企业在登记申请后,能根据调 用接口快速开发上层应用;
2.2 用户需求 互联网发展一直以人为中心,以
满足人的需求为最终目的。从马斯洛 需求理论来看,用户需求也逐步从简 单的信息获取向多元化的诉求发展。
沟通:及时地交流、获得信息。 交互:改善用户体验,以六度 空间理论的人际组织社会加强用户的 交流。 分享:分享内容、心情,网络应 该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播。 聚合:从海量信息中进行内容挑 选、分析、归类,最后为用户提供有 用的、更具针对性的信息。 个性化:提供功能性和美观性为 主的个性化服务。
申请手机注册业务时,互联网站根据 规范配置注册短信指令,移动互联网 应用支撑平台将自动生成短信注册端 口号及注册用户回复界面。用户发送 指令到短信端口号,平台将指令传递 给网站,网站自动生成登录用户名和 密码,通过平台下发给用户,用户就 可凭用户名和密码在网站登录。
4.2 密码取回 为互联网站提供手机接收互联网
2.3 互联网企业的需求 当前,互联网企业的竞争进入白
热化阶段,互联网企业的“头羊”效 应显著,经济危机使得网站原有的盈 利模式受到冲击,中小网站要想在众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 的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 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的解决方 案,通过该平台,互联网应用和服务 能快速、便捷、个性化地出现在用户 终端上,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互联网 企业的竞争力。
⑶推进信息化成果快速生成 和有效传播
通过用户定制的各类服务和工 具,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满足用户 对个性互动、快速分享的诉求。同 时,通过这些服务,用户更易于组成 各类圈子,实时汇聚群体意见,构建 一个公平、公正的网络环境。
⑷有利于移动运营商转变盈 利和运营模式
通过开放和整合各领域的业务 和服务能力,实现从单向获利向双向 获利的盈利模式转变,从网络能力优 势向业务能力优势过渡的运营模式转 变,从单纯采购式向战略联盟式的合 作管理模式转变。
● 完善的客户通道解决方案,满足 互联网企业与用户良好互动的需求;
● 以计费通道为核心的信息服务 盈利模式,并提供业务支撑平台。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 平台的应用实现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可以实现各类丰富的应用,这些应用 的前提是用户在互联网站上登记自己 的手机号码。举例说明如下。
4.1 手机注册 为互联网站提供短信注册功能。
方案分析
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着眼于 提供以用户需求为重点的移动互联应用 的标准化接口,在整合资源、改变合作 模式方面有着显著的优点。
⑴有利于加强无线信息服务 与互联网服务的融合
用户使用互联网站提供的基于移动互 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的业务和服务,在无需 通过终端浏览器访问互联网的情况下,就 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地接入信息网络, 并且可以通过除Web外的短信、彩信、二 维码等多种渠道方便地获取与展现信息。
漠视移动互联网个性与特点的做法。同时,运 营商网络是一个层级管理网,具有严格的身份 识别体系、管理体系、计费系统,这又是互联 网所不具备的一个优势。
互联网发展和用户需求分析
要解决好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可以 从互联网发展趋势、用户需求、互联网企业的
(上接39页)
通到其他运营商的移动语音业 务。同时,关口局计费、协议支持等各 方面功能参差不齐,对新业务进一步开 展产生了影响,需要逐步进行优化。一 直以来,关口局是定位于不同运营商话 务互通的接口点,根据未来业务融合发 展趋势,关口局建设建议采用独立统一 软交换架构的综合关口局,所有互联互 通的固网语音、移动语音、融合业务均 通过该综合关口局和其他运营商互通。 同一运营商网内话务不通过综合关口局 疏通,保证网内话务稳定、相对安全及 功能定位的统一,同时,减少综合关口 局话务负担。
3.1 业务管理层 完成移动互联网业务开展的各类
控制功能,主要实现互联网企业和S P 的接入管理、移动互联网产品(包括 互联网产品、S P产品和运营商自有数 据业务等产品)的功能和接口管理、 计费和结算管理、定制用户的管理和 数据分析。
3.2 业务控制层 通过标准化各类移动互联网应
用的接口和插件,完成移动互联网 应用的功能整合和业务实现。典型 应用接口分为通信型应用(短信通
图1 平台架构
需求来分析。
2.1 互联网发展趋势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
要阶段:首先是Web 1.0时代,由网 站本身发布内容供用户浏览,该阶段 的特点是信息的单向传播,其代表应 用有门户网站、分类检索等;随后是 Web 2.0时代,网站将内容发布权同时 交给用户,该阶段强调的是草根阶层 的集体参与,并改善了个体交互,其 代表应用有Blog(博客)、RSS(站点 摘要)、SNS(社区网络)等;三即将 到来的Web 3.0时代,应该实现用户随 时、随地、随身地通过互联网获得自 己需要的服务,并由此产生社会和企 业价值。
该平台通过整合各类移动数据信 息应用和互联网应用,提供具备移动 互联网特性的标准化应用型插件和接 口,实现互联网企业接入管理、移动 互联网产品展示、申请、应用实现和 运营管理等功能,快速将互联网的信 息内容和优质服务通过无线通信技术 送到用户手中。平台架构分为业务表 现层、业务控制层、业务管理层,如 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