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学(1)
一所特殊学校--瞽叟通文馆。 我国一些有识之士仿效西方创办特殊学校。 在旧中国战争频繁,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2)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特殊教育有了 很大发展。
文革 期间,特殊教育受到严重 干扰。
78年以后,特殊教育发展迅猛: 特殊学校数量 猛增;各大学设 立特殊特殊教育专业。
7)畸形损害; 8)其他健康损害;
9)聋盲 ;
10)多种障碍;
11)特殊学习障碍。
三、儿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差异
1 身体形体的地区、时代、民族差异
1)地区差异 2)时代差异 3)民族差异
2 心理差异 1)智力差异 2)性格差异 3)气质差异 4)心理疾患差异
第二节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研究简史
一、国外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思潮
一、特殊儿童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1 自然成熟理论
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发展 受自然 成熟规律的支配。儿童的异常发展是 成熟过程偏离了正常发展轨道。随着 年龄的增长,有些异常行为可能自然 消除。
注重发展偏离的诊断,制订《格 塞尔发育量表 》。
2 心理动力理论
特殊儿童心理学
孙圣涛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第一章 特殊儿童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特殊儿童心理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
1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研
究特殊儿童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研究对象 特殊儿童(Exceptional Children):
儿童在身心的发展上偏离正常,即在身体、行为、语言、 智力、情绪与人格等法
一、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的标 准来研究特殊儿童的心理。 2 系统性原则 把各种心理现象放在系统的形 式中进行研究。 3 教育性原则 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 心健康的角度来研究。
二、 特殊儿童研究的类型
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踌躇满志的树旗人:华生
巴甫洛夫和他的实验
4 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 尔伯格、埃里克森等。他 们从宏观和长远的观点对 待儿童发展问题:一方面 注意早期发现和预防特殊 儿童的产生;另一方面帮 助特殊儿童解决发展危机, 并做好各发育阶段的衔接。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 1980),瑞士心理 学家。
2)发展的阶段 (1) 歧视阶段 (1800年以前) (2)重视阶段(1800年-1900年) (3) 发展阶段(1900年至今)
二、中国特殊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1 中国特殊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产生前阶段
1)统治者宽待残疾人 2)统治者制造残疾
2 中国特殊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产生、发展阶段
1)产生阶段 1874年,英国牧师穆·威廉在北京开办了中国第
4 回归主流与全纳教育
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 是特殊 需要的学生在部分或全部上课时间内包 括在普通班级中,使他们能和正常儿童 能进行积极的相互影响。(smith,D, 1995)
全纳教育(inclsive education)是 特殊儿童也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特殊 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这些学 校必须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萨拉曼卡宣言,1994)
在定性研究方面,着重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进 行描述性和推理性的分析;在定量研究方面,采用 统计分析的方法处理研究资料,揭示特殊儿童的心 理发展规律。
2. 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
调查研究是以提问的形式搜集有关资料,但单纯 的调查研究有时不能有效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缺 乏有力证据。实验研究是严格控制无关变量进行的 实验研究。它能克服调查研究的不足。
从历史上看,人们对待残疾儿童的态度有一个 从野蛮消灭到完全平等的渐渐走向文明的过程。
1 国外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产生前阶段
早期人类社会对待残疾儿童采取 野蛮残忍的手段:
1)古希腊 2)古罗马
2 国外特殊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1) 产生的原因 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产生。 医学和解剖学的发展。 哲学和普通教育学发展。
二、特殊儿童的教育思潮
1 人权观点
《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指出,会员国应 保障残疾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使 最严重残疾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
2 康复和社会适应的观点
康复(rehabilitation)是指在有限的时间 内,使有缺陷的人在心智、身体、参与社会生活 等功能上得以改进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包 括有助于使他们适应或重新适应社会生活的各 种手段。(联合国37/52号决议,1982)
艾里克森(1902— 1994)著名的发展 心理学家和精神分 析学家。
5 生态模式理论
生态理论是对旧的各理论的整合。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内外因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要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 用中去理解和研究特殊儿童的心理和 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反 映出患儿和其环境之间不协调,只有 改变整个环境系统,才能缓解和消除 儿童的异常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 冲突或情绪困扰是造成特殊儿童异常发 展的根源。
惊世骇俗的创造者:弗洛 伊德
影响整个人类,改变现代 思想的只是三个犹太人: 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 和爱因斯坦。 — 萨特
3 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有华生、巴甫 洛夫、桑代克、斯金纳、 班杜拉等。他们认为,学 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提 出强化法、系统脱敏法、 消退法等行为疗法。这些 理论和疗法对矫治特殊儿 童很有帮助。
3 研究内容 1)宏观研究
2)微观研究
二、关于特殊儿童的分类
1 广义的特殊儿童分类
1)天才;
2)智力落后;
4)行为异常 ; 5)学习障碍 ;
7)畸形和其他健康缺陷。
3)身体和感官缺陷; 6)言语障碍 ;
2 狭义的特殊儿童的分类
1)智力落后 ; 2)重听;
3)聋 ;
4)言语缺陷;
5)视觉障碍; 6)情感严重紊乱 ;
康复的目标是为特殊儿童重返社会或适应 社会生活。
3 正常化与融合的观点
正常化(normlization)是保 证残疾人尽可能使他们的日常 生活状态与成为社会主流的生 活模式相接近。
融合(integration)特殊儿童 长大后要进入社会,在学校学 习期间应该让他们与社会正常 人接触,求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并为进入社会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