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1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Ⅰ--Ⅲ级的屋面防水;不适用于设有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屋面、受较大振动或冲击的屋面、坡度大于15%的建筑屋面。
2材料要求
2.1水泥:要求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采用减少泌水性的措施,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2砂:采用粒径0.3-0.5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2.3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粒径为5--15级配良好含泥量不超过2%的碎石或砾石。
2.4水:一般自来水和饮用的天然水均可使用。
2.5混凝土: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少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20,并宜掺入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
2.6接缝密封材料的质量要求见表2.6-1和2.6-2
2.6-2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物理性能
2.7钢筋:双向钢筋网片按设计要求配置。
钢筋要调直,绑扎钢筋必须有弯钩。
3 主要机具(工具):
一般应配备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运输小车、小水桶、半截桶、扫帚、2m靠尺、铁滚子、木抹子、平锹、钢丝刷、凿子、锤子等。
4 作业条件
4.1办理完结构验收手续。
4.2穿过屋面的水落管、通风管等必须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并在周围留缝以便嵌油膏。
4.3浇筑混凝土前,应将隔离层表面浮渣、杂物清除干净,检查隔离层质量及平整度、排水坡度和完整性,支好分格缝模板。
5施工工艺:
5.1工艺流程:
5.2粘土砂浆隔离层施工:预制板缝嵌细石混凝土后板面应清扫干净,撒水湿润,但不能积水,按石灰膏:砂:粘土=1:2.4:3.6 配比的材料拌合均匀,砂浆干稠适宜,铺抹的厚度约为10-20mm,要求表面平整、压实、抹光,待砂浆基本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3石灰砂浆隔离层:施工方法同上,砂浆配合比为石灰膏:砂=1:4
行。
基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搅拌均匀。
采用多组分基层处理剂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使用量。
基层处理剂的涂刷宜在铺放背衬嵌填封材料后进行。
涂刷应均匀,不得漏涂。
待基层处理剂表干后,应立即嵌填材料。
5.8改性沥青密封材料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5.8.1当采用热灌法施工时,应由下向上进行,尽量减少接头;垂直于屋脊的板缝宜先浇灌,
同时在纵横交叉处宜沿平行于屋脊的两侧板缝各延伸浇灌150mm,并留斜槎。
密封材料熬制
及浇灌温度,应按不同材料要求严格控制。
5.8.2当采用冷嵌法施工时,应先将少量密封材料批刮在缝两侧,分次将密封材料嵌缝内,
用力压嵌密实,并与缝壁结牢固。
嵌填时,密封材料与缝壁不得留有空隙;并防止裹入空气。
接头应采用斜槎。
5.8.3改性沥青密封材料严禁在雨天或雪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施工环境气温
宜0~35℃。
5.9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5.9.1基层处理剂的配制、涂刷和开始嵌缝时间应符合本标准第5.7条的规定。
凝胶后的基
层处理剂不得使用。
5.9.2单组分密封材料可直接使用。
多组分密封材料应根据规定的比例准确计量,拌合均匀。
每次拌合量,拌合时间和拌合温度应按所用密封材料的要求严格控制。
5.9.3密封材料可使用挤出枪或腻子刀嵌填。
嵌填应饱满,防止形成气泡和孔洞。
当采用挤出枪施工时,应根据接缝的宽度选用口径合适的挤出嘴,均匀挤出密封材料嵌填,
并由底部逐渐充满整个接缝。
5.9.4一次嵌填或分次嵌填应根据密封材料的性质确定。
5.9.5密封材料嵌填后,应在表干前用腻刀进行修整。
5.9.6多组分密封材料拌合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未混合的多组分密封材料和未用完的
单组分密封材料应密封存放。
5.9.7嵌填的密封材料表干后方可进行保护层施工。
5.9.8合成高分密封材料严禁在雨天或雪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溶剂型密封
材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0~35℃;水乳型密封材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35℃。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刚性防水层内严禁埋设线管。
6.2细石混凝土抹压时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洒干水泥。
6.3预留孔洞或预埋件位置应准确,安装管道后,其周围应按设计要求嵌填密实。
6.4刚性防水层施工气温宜为50C-350C并应避免在负温度或烈日暴晒下施工。
6.5混凝土浇筑12h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养护初期屋面不得上人。
7 成品保护
7.1养护初期屋面不得上人进行其它作业。
7.2要注意对隔离层加强保护、混凝土运输不能直接在隔离层表面进行,应采用垫板等措施,浇筑混凝土时不能振酥隔离层。
7.3对嵌填完后的密封材料应避免碰损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
8 质量验收标准
8.1主控项目:
8.1.1细石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厚度、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复检报告。
8.1.2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不得有渗漏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8.1.3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1.4密封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配合比和现场抽样复验报告。
8.1.5密封材料嵌填必须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2一般项目
8.2.1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应表面平整、压实磨光,不得有裂缝、起壳、起砂、等缺陷。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8.2.2细石混凝土的防水层厚度和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质量检查。
8.2.3细石混凝土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质量检查。
8.2.4细石混凝土防水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 mm。
检验方法: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每100m2的屋面不应少于一处,每一屋面不应少于3处)
8.2.5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应牢固、干净、干燥、表面应平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2.6密封防水接缝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接缝深度为宽度的0.5—0.7倍。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8.2.7嵌填的密封材料表面应平滑,缝边要顺直,无凹凸不平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2.6检验数量:
8.2.6.1按屋面面积每100m2抽查一处,每处10 m2,且不少于3处;
8.2.6.2接缝密封防水,每50m应抽查一处,每处5m,且不得少于3处。
8.2.6.3细部构造全数检查。
9安全措施
9.1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9.2运输路线应畅通,各种运输设施和工具应牢固可靠。
9.3屋面周围檐口应搭设不低于1.2m的防护栏,并用密目网封闭。
9.4屋面孔洞应封盖严密。
9.5操作人员不得过分集中,并不得追逐嬉闹。
9.6上屋面作业时,不得穿硬底、易滑的鞋,屋面上若有霜雪时,要及时清扫,并应有可靠的防滑措施。
9.7易燃保温材料应放置在库房内,严禁烟火,并配备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