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 第十章 唐传奇与唐
古代文学 第十章 唐传奇与唐
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
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宫中妇人——闺阁香艳
• 细腻狭小 • 委婉含蓄——寂寞
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人
• 冯延巳存词九十多首,为五代词人之最。 其词以男女之情、离别相思为主,然已去 掉了许多香艳,往往通过情景表现人物的 心境。他虽然仕宦显达,但身在朋党倾轧 中,内心忧患苦危,使其词的内涵愈深。 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谒金门》)
弥陀佛经变
戏 俑
戏 谑 俑
变文
• 省称“变“,变是变化、改变的意思。其得名可 能与佛经的“变现”(即显现某种幻境)及“变 相”(变佛经为图相)有关。即,变文与变相辅 相成而行。 • 变文体制特点:韵散相间,诗文结合,有说有唱。 韵,以七言为主,间有杂言,或三、四、五言。 散,浅近的文言或杂口语的白话,也有骈文。变 文的影响:对传奇小说、白话通俗小说及说唱文 学的兴盛有积极的意义。
第十章
唐传奇与唐五代词
第一节 唐传奇
一 唐传奇
•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得名于晚唐裴铏《传
奇》小说集。传奇,即传述奇事奇遇之义。 名之“传奇”,有贬义,以区别古文之高 文。(鲁迅)
二 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 史传小说及魏晋小说的影响
• 古文运动的影响。郑振铎:“传奇文的运
动,我们自当视为古文运动的一个别支。”
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 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情节
模式。如元明清著名的小说、戏曲取材多
本于此。
第二节
通俗讲经。
俗讲和变文
• 俗讲 :僧徒为弘扬佛教教义,在寺庙进行
• 僧徒俗讲时演唱佛经故事的底本,有三类: 押座文(缘起); 讲经文(正宗);变文 (为吸引听众听讲经文而说唱的民间故 事)。
伎群乐俑
琵 琶 女 俑
文人词
• 初盛唐时,民间词已广泛传唱,文人也开始模仿 创作。如相传李白作的《忆秦娥》、《菩萨蛮》 二词,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虽可能不是李 白所为,但艺术水平高,已相当成熟。
• 中唐时,文人词已渐渐成为气候,白居易、刘禹 锡、张志和等都有词传世。文人词比起民间词来, 清丽优美,圆熟典雅。中唐以前的词传世的很少。 词到了中唐开始从走向了自觉。
温庭筠
• 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作家,存世约七十首。
列于《花间集》之首,入选作品66首。其词题材 狭窄,以绮闺阁为主,开词为艳科的先河。风格 绮丽婉约。其词具有类似工艺品的装饰性特征, 诉诸感官直觉,其意蕴情思,主要靠暗示,显得
含蓄深隐。
• 韦庄与温庭筠齐名 .
菩萨蛮 温庭筠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
历代评论
•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
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李清照
• 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
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述 二主,宪章正中---冯煦
一代词宗---李煜
李煜(937—978)
• 李后主,字重光,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词史上
的大家。洞晓音律,工书善画,尤擅于作词。二 十五岁当国君,在年年向宋朝称臣纳贡的情况下, 苟安于一隅之地。三十九岁,南唐为宋所灭,已 经投降的李煜被押到汴京,开始了半是俘虏、半
裴鉶《传奇》等。
四 唐传奇艺术成就
• “有意为小说”。有想象虚构、有一定创作 目的。白行简《李娃传》。
• 篇幅较长,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生动。 • 人物形象鲜明。 • 文辞华艳,或骈或散,有诗笔,有议论、 有叙事。
五 唐传奇的影响和价值
• 标志小说文体的独立、成熟。
• 叙事文学走向文坛。加强文学的表现力,
•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 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 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
• 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
要眇以喻其致 • ——张惠言《词选· 序》
李璟,南唐中主。存词四首。较冯延巳更庄
重,忧患意识更强。
• 《摊破浣溪纱》
• 王国维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
感。”
文坛佳话
• 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于风骚
• 李璟质问,“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 事?”,冯延巳毫不犹豫的回答,“未若 陛下`细雨梦回鸡塞远`”
晚唐五代词
• “温韦”与“花间词人” • 《花间集》,选录词人18位,凡500首,是最早的 文人词总集。此集崇尚雕饰、追求妩媚、充溢着 脂香腻粉的气味。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规 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 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 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欧阳炯《花 间集· 序》:“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 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 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 里之倡风。”
谒金门
•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冯Βιβλιοθήκη 巳• 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
• 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
摊破浣溪沙 李璟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
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 干。
词的特点 :词人是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填
词的,又叫依声。
• 词有调名(音乐性),决定了句、字、韵 等。
• 多数分片(遍、阕)——音乐唱完了一遍。 • 韵位不固定。 • 多为长短句形式。
• 声调配合严密,平仄固定,有时阴阳平、 上去入都不能互用。
• 今天,“词”的概念已不同于唐宋时期,
它已脱离了音乐,成为具备一定格律的、
既济《任氏传》等;写描写士人对功名利禄的幻
灭感的,如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和沈既济《枕
中记》。
三 唐传奇的发展
• 衰落期(晚唐),爱情题材减少,侠义、历史和
志怪增多。语言上,骈文成分增加。如杜光庭 《虬髯客传》、袁郊《红线》、裴鉶《聂隐娘》、 《昆仑奴》。晚唐传奇还有一个特色是专集的大 量涌现,如牛僧儒《玄怪录》、袁郊《甘泽谣》、
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
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
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
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
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
娥。
浪淘沙
• 廉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
更寒。梦裹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
词的名称
• 曲子词(曲子、曲、子、词)(音乐与文 词:字、句、韵数、韵位); • 诗馀(谓其不登大雅之堂的消闲之作) • 长短句:(句式参差,但与诗之长短不同: 诗之长短不固定,词的长短固定); • 乐府(入乐、合乐与乐府诗同,二者又有 不同:乐府诗先有歌词,后有曲;词,先 有曲,后有文词)。 • 另有乐章、笛谱、歌辞、琴趣、寓声乐府 等。
• 清明过了春自去,几见狂蜂恋落花。
• 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 • 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
其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 后期词由前期的艳情而至家国之痛、人生 感慨。且用艺术化、形象化的手法表达出 来。
• 由含蓄婉媚而至直抒胸臆,突破了词的抒 写内容,拓宽了词境。 • 风格清丽典雅。
阅读唐传奇选本。 读李煜词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 其真、其痛、其大。
• 王静安谓:“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 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 本色而不雕琢,丽质天成。
• 感情喷薄,不加遏制。
• 用长句,用比喻。
• 纳兰性德:
•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 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兼
饶烟水迷离之致。
和近体诗有差别的诗体。它是律化的、长
短句的、字句数和韵数、韵位都固定的
诗——只作为一种文学体裁。
敦煌曲子词
• 最早词集《云谣集杂曲子》,收词三十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格律上较粗糙,用
语朴拙,带有明显的草创之痕。不同于后
来文人词单一的特点。敦煌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望江南》(莫扳我)。
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此首殆后主绝笔。
历代评论
• 清代著名词学评论家周济在《介存斋论词
杂著》中说:“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
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
国色。飞卿(温庭筠),严妆也;端己 (韦庄),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 陈廷焯说其词“呜咽缠绵,满纸血泪。”
• 王国维:词至后主而眼光始大,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 ------《人间词话》
• 前期词题材比较陈旧,语言上受唐五代词人影
响较多,而且有些并非出自切身体验,所以不
易深入。后期词则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
写过的作为亡国君主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 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 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 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
后期词
• 主要是写亡国的愁苦、悔恨和绝望。
• 李煜后期词完全脱去了秾丽色彩与脂粉气 味,也减少了对于感情直接显露的阻碍,
使胸中的真情一泄而出 。
•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
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 人所长处。客观之词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 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 作者是也。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