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命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32 38 29.5 24 25
70.86 57.91 74.00 80.13 71.28
三、2015中招试题的主要特点
1.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015年中招考试的物理试题把对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放在首位,例如: 第1,2,3,5,8,9,10,12,13,14,15, 18,19,20题第1问,22题第1问,总分值达到 35分,占比例的50%。
第13题,以“打篮球”为背景;
第14题以“石拱桥照片”为背景; 第16题以“水中筷子”为背景; 第22题以“自动筛选器”为背景;
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关 注时事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在平时的命题中, 有意的选择一些背景,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进 一步的提高。
5. 注重考查图表信息处理能力,逻辑 思维能力
3. 试卷的知识结构: 声 光 热 力 电磁 综合 合计
2.00 8.00 8.00 28.00 21.00 3.00 70
2.86% 11.43% 11.43% 40.00% 30.00% 4.29% 100%
4.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所占比例: 基本保持在4:3:2:1左右。试卷总体难度适中,稍 偏难,易、中、难在不同题型中都有体现,整体试卷和 不同题型都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区分度较高。
(二) 命题原则
3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有机渗透对科学 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体验与应用,引 导物理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 学生科学的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物理规 律的能力。
4.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不断优化试题 结构,有效控制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以有利 于全省初中物理教学。
第7题通过假设重力消失来考查对支持力、摩擦力及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三) 考试范围
中考难易程度及范围以《课程标准》 为依据,不能任意加深难度和广度。
2015年河南物理中考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重
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 了实验探究的考查,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 系,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 水平检测性和选拔性的双重功能。整卷设计创新题多, 知识应用题多,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展现了“生活 中的物理”的特色。对初中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2. 注重考查课标所要求的各种能力
历年来,河南省中招考试物理试题都注重对学 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2015年的试题也不以例外…… 语言表达——第1、4、18、19题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第11、14、15题 作图能力——第16、17题 实验能力——第18、19、20题 计算能力——第6、11、21、22题 创新能力——第7题、第20题第(3)问
近几年的中招物理试题,题干越来越长, 阅读量增大,很简单的物理问题,放在生 活情景中,题就会变得比较大,增加了学 生阅读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 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像第22题,由 于题很长,学生读完题,都不知道在说什 么,导致失分。学生的读题能力、回答能 力、书写能力、画图能力都有待提高。
(二) 命题原则
1.突出试题的基础性,严格遵守《物理课程标准》 确定的内容和标准,应灵括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引导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2.注重试题素材的时代性,加强试题与生活、生产 和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基 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物理教学联系学生生 活社会实际、关注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2015河南中考物理 命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 2015年中招考试命题分析
(一) 指导思想
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是义务 阶段学生学习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 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 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初中学业水 平考试应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 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 定的目标,有利于引导日常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模 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学实践 的改进,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新生,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会做≠会写
4. 试卷内容来自教材,注重融于生活情境 中考查
填空第2、3题,选择第9、10题,综合应 用21题,均来自教材,略有变化和延伸,分 值达到将近30分。2015年的中招试卷中一共 有16个图,其中教材中的图7个。
如:
第5题,以“信阳毛尖”为背景
第8题,以“北斗卫星”为背景
第11题,以“按图钉”为背景;
3. 注重实验探究
2015年中招物理试题依然注重对实验探 究的考查,重在过程体验和实验创新。要求 学生亲历实验过程,善于动手动脑学物理。 如第20题“测小木块的密度 ”的实验,就 是实验室探究的再现。学生实验时做过,但 没了天平该怎么做呢?借助于浮力知识是学 生的死穴,学生还不能完整的写出来,这必 将成为以后命题的趋势。
3、较难题:第20题(3),难点在于如何测出木块 的质量,这也是本题的巧妙之处
第22题(3),难点在于结合传递物品的压力变化引 起电路动态变化,判断压敏电阻的最大功率成为 解题的关键,同时结合R-F图像,考查对图像的认 识,也无形中增加了解题难度。
4、创新题:第4题利用动滑轮拉动物体的两种不同 方式,考查对动滑轮的理解
填空题第6题、实验题第18、19题,综 合应用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表、解决 抽象问题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不仅要求能处理语言信息,还应能多维度 的获取信息、应用信息。
整个试卷几个亮点:
1、新科技:第8题以北斗卫星为背景考查电磁波的 应用
2、地方特色:第5题以“信阳毛尖”为背景考查物 态变化和分子热运动
5.郑州市考试情况简介
年度 平均分 难度值 优秀分 优秀率% 及格分 及格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பைடு நூலகம்
41.79 42.38 43.24 41.12 36.64
0.597 0.61 0.62 0.59 0.52
53 59 58.5 52 49
31.82 20.52 24.00 34.26 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