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4ppt

历史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4ppt


1956年,解放牌卡车下线
2018年,港珠澳跨海大桥通车
行·小结
1.铁路交通: 1876年,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吴淞铁路; 1881年,清修筑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2.公路交通: 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 1949年后发展较快(公路路网、桥梁隧道)。
3.轮船运输: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首次打破列强垄断; 20世纪90年代萎缩,转向旅游业和远洋运输。
改革开放后
丰富多彩的服饰
膳食结构,营养均衡 中西合璧,建筑多样 地空河海,立体发展 休闲娱乐,崭新风尚
外在: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政治:政府提倡与政治变革; 经济:工业化的生产和外贸商品的传入; 文化:社会思潮与思想解放运动运动。
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坚信健康是快乐的源泉。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健康的身体是实目标的基石。 我们要以今天为坐标,畅想未来几年后的自己。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一个人,只要知道付出爱与关心,她内心自然会被爱与关心充满。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孙子 汗水是成功的润滑剂。
1995年国家实施“安居工程”,中低收入的职工
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
交通厅 公铁船飞——并行的交通运输
唐胥铁路
1881年李鸿章主持修建
交通厅 公铁船飞——并行的交通运输
李 鸿 章
轮船招商局邮票 (民国·1947年)
轮船招商局邮票 (新中国·2012年)
交通厅 公铁船飞——并行的交通运输
20世纪初,汽车出现在上海 2017年,国产商用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
2.西餐传入,异味争尝——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
3.计划经济,凭票供应——新中பைடு நூலகம்前期
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凭票证供应,定量供应,生活艰苦。
4.改革春风,追求品质——改革开放后
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取消实行了几十年的票证,饮食呈 现多样化。
居住厅 洋房里弄——演进中的居室建筑
总结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特征和原因
服饰
饮食 建筑 交通 习俗
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
长袍马褂、西装 中山装、旗袍 南米北面,西餐出现
传统建筑,西式洋房 西方传入,交通起步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1949-1978
列宁装 布拉吉、干部装 生活艰苦,凭票供应
房屋朴素,陈设单一 基础薄弱,自力更生
习俗风尚,政治色彩
电话在中国
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1900年,我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2008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
风俗厅 移风易俗——社会风尚的大变革
风俗厅 移风易俗——社会风尚的大变革
女装:旗袍(旧式、新式) 特点:土洋并存,中西合璧。
2.激情岁月,衣着朴素——20世纪的50年代至70年代 代表服饰: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中式便装 特点:服饰的政治色彩强烈,同时提倡勤俭和物质贫乏 使衣着简朴。
3.变革年代,风光无限——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代表服饰: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 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特点:美观大方,彰显个性,异彩纷呈。
居住厅 洋房里弄——演进中的居室建筑
住·小结
1.传统住宅,东方特色
达官贵人住深宅大院,平民多住青瓦土房。 典型建筑:四合院、福建土楼。
2.欧风美雨,中西合璧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 欧化;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
度密集的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
3.安居工程,百姓受惠
必修二 全国通用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导入 聚焦深圳特区-40年的巨变
关帝庙
便河街
中山公园
服饰厅 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服饰厅 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传宋
统嘉
服 装 与 西 式
树 全 家 福
服(



于年
世)
1917
服饰厅 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衣·小结
1.国门洞开,西服东渐——鸦片战争后的近代社会 代表服饰: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风俗厅 移风易俗——社会风尚的大变革
习俗·小结
1.剪辫放足,时代强音——建国前 ①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②婚丧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③社交礼仪——握手、鞠躬取代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
“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 ④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2.社会主义,崭新风尚——建国后 ①取缔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丑恶现象 ②废除包办婚姻,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③党和政府提倡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 ④实行双休日,延长节日休假时间
饮食厅 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饮食厅 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计 划 经 济 时 代 的 见 证
饮食厅 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食·小结
1.南北特色,舌尖中国——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川菜、鲁菜、粤菜、闽菜、苏菜、 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 南方北方各有特色。
4.航空: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京→津; 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通讯厅 千里传音——通讯工具的大发展
通讯·小结
电报在中国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电报主要用于军事和商业,民间百姓使用很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