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老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YPPT课件
老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YPPT课件
(二)老子生命哲学的生态学意义
1、生态学产生于对人类本身的生命关怀,而 道家生命观正具有强烈的生命关怀。
2、生态学的核心观念是其地球生态系观念, 它强调的是一种天人整体观念,这一观念正 是道家所提倡的。
3、生态学的一个基本观念是认为自然物亦有 其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人类应爱护自然, 应有自然关怀,道家生命观正包含着强烈的 自然关怀。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5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抓大放小”:小事“无为”,大事“有为”。 领导者应处理好三对关系:“管向”与“管事”的关
系、“管总”与“管分”的关系、“管帅”与“管将” 以及“管兵”的关系。 抓好大事则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事倍功半。
2、“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管理
“无为而治”的人性化管理:信任部下,尊重他们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他们的工作不作过分 的干预。
老子 “无为而治”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三、老子的生命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一)老子:中国生命哲学之父 中国思想史上三位最早的哲学家:老子、 孔子、墨子。 孔子:中国道德哲学之父; 墨子:中国社会哲学之父; 老子:中国生命哲学之父。
老子哲学的根本意识是生命本位意识:
1、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道”从根本说是一种 生命之道,这决定了生命意识是老子哲学的根本 意识。 2、老子的生命意识还反映在他的崇母崇牝和尚 水尚地意识中。 3、老子具有丰富的重身、珍生思想,体现了一 种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念。 4、老子企慕长生,向往生命的无限与永恒,具 有强烈的生命超越意识。 老子以生命意识为基础,建构了中国哲学史上第 一个生命哲学体系,内涵涉及生命本源论、生命 机制论、生命本质论、生命价值论、生命存在论、 生命过程论、生命修养论、生命境界论等。
3、《 道德经》中的“德”
《道德经》中的“德”是指“道”的功用或显 现,是事物得于“道”而形成的内在特质,是 人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
老子将“德”分为“上德”和“下德”。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 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 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天地之德、自然之德; “下德”:人间之德、社会之德。
4、道家的生态伦理学思想所包含的善待自然、 爱惜万物的价值取向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 启迪、指导乃至警示意义。
5、老子天人关系学说中所包含的生态智慧已 受到西方很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四、老子的处世艺术及其现代启示
(一)“反者道之动”、“祸兮福所倚”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无为而治”与原则、规章、纪律相辅相成。 “无为”管理的含义:该严则严,该宽则宽,宽严
得当,宽严适中。
3、“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管理”
“无为而治”的自然化管理:因势利导,尊重现实, 顺Biblioteka 规律;为当为之事,不为不当为之事。
老子将管理者区分为四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老子提出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们: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 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 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 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
(二)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
《道德经》第78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三)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立世之道
二、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及其
当代价值
(一)“道法自然”与尊重规律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道法自然”:一是指“道”是以其本来状态 存在的,二是指”道“是因顺其固有态势运 行的。引申开来,前者揭示了事物存在的客 观性,后者揭示了事物运行的规律性。
“道法自然”思想的当代价值:启示我们要尊 重事物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尊重事物的客观 性和规律性,是人类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关 键。
(二)“无为而治”与管理 艺术
提倡“无为”,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老子的“无 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为”的一种 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其基本含义是反对违背事物的 自然特性而勉强作为,强调要因顺事物的自然规律、 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老子的“无为而治”在现代管理中的启示作用
1、“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 策略
老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一 (一)老子其人
、 老 子 其 人 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春秋末期思想家,世界文 化名人,生前曾任周王朝 的国家图书馆管理员,晚 年辞官隐居。
书
(二)《老子》其书
1、《老子》即《道德经》 《老子》又名《道德经》,道教尊其为《道德真经》, 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81章。 《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 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 《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 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2、《道德经》中的“道” “道”的基本含义:一是指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终极 根源;二是指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三是指社会人生 的基本准则。 “道”的基本特征:内涵的抽象性、特性的自然性、 存在的永恒性、功用的广泛性。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 胜者强。”
(四)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生存之道
五)少私寡欲、清静淡泊的养生之道
结语
老子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 相互宽容;人对待社会要有关怀之心和 理性精神;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应是征 服,而应是敬重;人对待自己的生命要 善加养护,保持身心和谐。
一句话,老子思想告诉我们:要以宽容之
心对待他人,要以理性之心对待社会,要以敬 重之心对待自然,要以关爱之心对待生命。如 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社会将 会建设得更好,我们的生活将会调理得更好, 我们的生命将会呵护得更好,我们的精神将会 修养得更好。
谢 谢 大 家 !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