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小吃介绍

西安小吃介绍



• 柳巷面馆
点完面之后可以加菜加肉, 还有自制的酸梅汤,面很劲 斗,大老爷们儿吃饱完全没 问题,环境也有特点,门口 买票,坐下,把票给服务员 就行了。 地址:碑林区案板街18号吉 庆大厦吉庆巷(易俗大剧院东 门正...
10 臊子面
• 臊子面是西北地区汉族传统面食, 以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最 流行。也是西府(今陕西省宝鸡市) 名小吃。陕西省臊子面历史悠久, 尤以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 为正宗。 岐山臊子面六个字总结“酸 辣 香 煎 稀 汪”。面条细长,厚薄均匀, 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 筋韧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关 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 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 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
樊记腊汁肉夹馍

地址:碑林区竹笆市街53号(中环银泰广场东侧)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腊汁肉 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经世代流传、演变, 遂成今日之秦味腊汁肉。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 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 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 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 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 近年来,在制作工艺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大了 瘦肉比例和香度,使其更加浓郁喷香,深受食者欢 迎。用刚出炉的白吉馍夹着吃,则馍香肉酥,回味 无穷。
]
• 地址:西安西大 街与广济街十字, 穿过时代百盛大 厦即到 • 公交:611、205、 215、45、4、7、 43、300路等公 交,广济街下车 • 地形图:
1 凉皮
凉皮是陕西特色小吃之一, 源于秦代,历史久远,种类 繁多。其鲜嫩爽滑,口感极 佳,且营养丰富。冬吃保暖, 夏吃消暑,解乏祛湿,真可 谓是四季皆宜,不可多得的 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本 草纲目》上说:米能养脾, 麦能补心。
• • • •
4 葫芦头
最早为唐代京城美食,至今仍是西安城内 有名的风味食品。早在唐代,京城长安(今西 安市)有一种名叫“煎白肠”的食品出售,是 用猪肠肚做的,食者寥寥无几。葫芦头,来 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据传唐时 医药学家孙思邈在长安一家专卖猪大肠的小 店里吃“杂碎”,端起碗刚吃几口,便觉得 有一股骚腥味直冲鼻端,嘴里油腻腻的,很 不是滋味,问及店主,才知是制作无方。孙 思邈向店主说道:“肠属金,金生水,故有 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属土,居中,为补中 益气、养身之本。物虽好,但调制不当,也 是枉然矣”。于是,他从随身携带的药葫芦 里取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 且能解腥去腻之药物,连同药葫芦一起赠给 店主。。此后“杂碎”一改旧味,香气四溢, 每天顾客盈门。店家感激孙思邈,特将药葫 芦高悬门首。“葫芦头”由此得名。
• 其相声得名如下: • 1. 面在制作的擀制和拉扯过程中在案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 声音; • 2. 面在下锅时,在锅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 3. 面在捞出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 4. 面在入口时,在嘴边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 5. 具备以上声音特性的面十分柔韧而且有弹性,入口筋道。
6 黄桂柿子饼
• 临潼一带特产“火晶柿子”,将火 晶柿子和特粉搀和作皮,再配以黄 桂、玫瑰、桃仁、白糖、冰糖、青 红丝,上等板油搅拌作馅,用木炭 火架起整锅烘烤而成,表面呈金黄 色,吃在嘴里,绵软香甜,是每年 秋冬季节时令佳品。相传明末李自 成起义,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 立即率义军进攻北京。时值荒年, 粮食短缺,农民便把临潼的火晶柿 子和面粉烙成饼子,供给义军食用, 以充军粮。后来农民为了纪念闯王 李自成,每年都烙柿子饼,经多年 加工改进而成为西安的独特风味。
铁志坚黄桂柿子饼
• 很便宜,口味很多呢,而且生 意很好,每一锅都有人在排队 等。是柿子和面粉和成面团, 包入馅料,再油炸而成。馅料 有玫瑰、红枣等四五种,都是 加入油和糖的。入口非常的软 糯,达到了接近于优质糯米的 感觉,馅料则略甜,很好吃。 • 地址:碑林区回民街
7 贾三汤包
• 回民街的“贾三包子”独具风味, 它“皮薄如纸,馅嫩含汤,调料香 浓”,人称“三绝”,被誉为古城 第一笼。 其吃法也很讲究。首先要现蒸现 吃,才能得其真味;二是手法特別, 先用筷子夹住包子收口处,轻轻上 提、左右摆动,使包子底逐渐脱离 笼垫,用汤匙托住包子咬破一个小 口,轻轻吹气,稍涼之后吸出汤汁, 最后再将包子蘸着佐汁吃。虽然程 序复杂,但如果不这样慢慢做,则 很容易被汤汁烫到,可以说是“心 急吃不了灌汤包”。只有慢慢享用, 才能尝出馅滑、汤浓、皮筋韧的美 推荐:贾三清真灌汤包子馆(老店):西羊市 街121号(近北广济街与西羊市十字);北院 味。 门店:北院门93号(近西羊市东口)
大众点评:葫芦头实乃大肠也!肥瘦“自选”,且有“好多种做法”。“最常吃” 的还是葫芦头泡馍,落座后只见“满场客人都一个动作”——掰馍,掰到“越小 越好”;上桌后泡在“浓浓”的“白汤”里(需要的话自己加辣椒),大肠洗得 “很干净”,“一点异味都没有”,吃口“滑嫩”、“肥香”。还供应凉菜和热 炒,辣子蒜羊血“卖相挺诱人”,蒜香“满溢”,放了“醋和辣椒”,“爽口开 胃”。只是服务,尚有“很大的改善空ຫໍສະໝຸດ ”。尚好云老四凉皮(金康路店)
人均¥5.00 没去过的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地儿”,远远的就能看到“好 多人”在排队。凉皮口感“筋道”,味道那叫一个“销魂”, 入口先是一阵“清凉”,随之而来的是“浓烈”的辣子香, “很过瘾”。只不过环境“不太好”,要是能“改善”下就完 美了。
麻酱凉皮 • 为清真吃法,在回民 街最为普遍。特点是 以大量芝麻酱作为调 味主料之一。口感甚 佳。
西安小吃 好吃 爱吃 吃不完
到哪吃?——西安回民街
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西安著 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来西安必去 的地方。西安回民街是回民街区 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院门、北 广济街、西羊市、大皮院等数条 街道组成。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 回坊。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 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 风景线。 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是 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
2 biangbiang面(裤带面)
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 通常手工拉成长宽厚的面条。做面听声音,形状像裤带
• 陕西关中biangbiang面文字儿 歌这样唱到: •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 •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上走, • 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 • 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 旁, • 挂个丁丁叫马杠,坐着车车逛 咸阳。”
推荐: 盛志望麻酱酿皮铺:北广 济街与大皮院丁字口
岐山擀面皮
擀面皮流行于陕西、甘肃等 地,尤以宝鸡地区为最,宝 鸡岐山擀面皮2011年被认定 为中华名小吃。 擀面皮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 而来。具有筋斗、柔软、凉 香、酸辣可口的特点,是关 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也是 西北最具民族风味的食品之 一。 岐山面皮,原名“御京粉”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岐山人 王同江从北京皇宫带回故乡, 传徒授艺而来。别名“酿 皮”、“麦面皮”等。,
用酱油、醋、味精、 花椒等佐料调入面 汤,捞入面条,淋 上猪油即成。其特 点是酸辣鲜香。是 很地道的秦地风味 (辣),吃起来十分过 瘾。
biangbiang面东一路旗舰店
相当的好,而且非常具有关中民风。面里有青菜、西红柿鸡蛋、肉酱、韭菜, 端上来时,面上绿、红、黄等颜色搭配得当,让人很有食欲。吃面用的碗看 得出是精心挑选的,碗底色为深棕偏黑色,边缘是金色类似祥云的花纹。盛 渔渔的碗是小巧的仿青花瓷碗。喝果啤的也是黑色的粗瓷小碗。一直都是用 杯子喝酒,拿到这个碗,感觉有一点点豪气。 地址:东一路
魏家凉皮(南门店) 人均¥14.00
“中式快餐店”,连锁遍布西安。主打凉皮,分秘制和麻酱两 种口味。秘制凉皮“较薄”,口感更“筋道”,配料“很多”, 除了常见的黄瓜,还有西兰花、牛肚等,关键是辣椒油“很 辣”、“很香”;麻酱凉皮“软软的”,“很有弹性”,辣椒 “适度”,麻酱“香浓”。要是当饭吃就再配上一个“外酥里 嫩”的肉夹馍,齐活了。 地址:碑林区南大街3号(中大国际对面)
5 腊汁肉夹馍
肉夹馍是源于古城西安的著名小吃,起源 于战国,有中式汉堡美誉。实际它是两种食 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 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 滋味发挥到极致。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 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 香久不散”之赞誉。腊汁肉历史悠久,扬名 中外,深受人们..

鼓楼夜市的贾三灌汤包(西羊市西段121号),包子的味道不错,老点了, 人气奇多无比,包子蒸出来总是一抢而光。黄桂粥那是相当好喝:一碗粥+牛肉 包+羊肉包!
8 荞面饸饹
• 荞面饸饹已有600—700年的历 史,荞面饸饹是北方面食三绝 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 面齐名。饸饹,古称"河漏"。 主要原料为新鲜荞麦。“荞面 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 客”,这是人们对荞面饸饹的 赞美。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 磨现做,其特点是条细筋韧, 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冬 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 暑的功效。
春发生(南院门店)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创新,春发生葫芦头已 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陕西人都知道 “葫芦头泡馍”,全国遍地都有极具中国 特色的模仿店,什么“春再来”、“又一 生”、“春去来”等等。现代的葫芦头泡 馍是在唐朝的“葫芦头”的基础上发展而 来的。现代的葫芦头泡馍已由单一的品种 发展到海参葫芦头、鱿鱼葫芦头、鸡片葫 芦头、大肉葫芦头四种。葫芦头已经有了 很多创新品种,海味、鱿鱼、鸡片、猪肉、 特制、双宝、砂锅、火锅葫芦头等等,在 原先的基础上又新研制出了砂锅葫芦头、 火锅葫芦头,形成了一套葫芦头系列品种。 西安人夸奖葫芦头的美味说:“提起葫芦 头,嘴角涎水流”。
3 牛羊肉泡馍
• 西安的风味美馔,历史悠久,以牛羊肉泡 馍最享盛名。一般用优质牛(羊)肉、牛(羊) 骨,配以花椒、大茴、草果、桂皮等调料, 入锅内煮至内酥烂、汤汁浓备用。用优质 水调面团烙成馍,掰成碎块。炒锅置入浓 汁汤,再添适量水煮开,放切好的熟牛(羊) 肉和适量湿粉丝稍滚,再将掰好的馍块倒 入,加调味品煮1到2分钟,淋熟羊油盛人 碗中。食用时佐以糖蒜、辣子酱、芝麻油、 香菜等。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最佳。 推荐: 果渊斋米家(老店):北广济街277号 (近北广济街北口); 老米家:北广济街南口(近回访入口) 老刘家:北广济街101号(近北广济街 南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