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田镇发展历程及发展动态的研究调查报告摘要:东莞沙田,是我的出生地,沙田的水养育了我,沙田的土壤承载了我,沙田的风土影响了我,沙田的人文培育了我,沙田给了我一个生存发展的环境。
她的兴旺发展一直萦绕着我,她的发展动态时刻关系着我。
要更好地了解她,我需要先了解她的发展历程,了解她的过去,只有在了解她的历史的基础上才能有进一步的,更深入的了解她的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我以个人为单位,开展了此次研究调查。
相信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让自己以及更多的沙田人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她的过去,了解她的现在,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好地为沙田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沙田的明天关系着每一个沙田人。
调查对象:沙田镇18至25岁人群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经过:时间事件10月25-30号查找资料11月2号-5号设计问卷5号-12号收集调查数据12号数据分析12号-18号撰写报告调查问题:一·选择题1. 沙田镇位于狮子洋与交汇处A东江北支 b东江南支 c西江东支2 沙田主要以水稻,香蕉,为农业支柱?A甘蔗 b柑橘 c渔业3是镇委镇府打造“发展港口经济,建设滨海城市”战略目标特色牌A西大坦 b福禄沙 c立沙岛4典型的滨海水乡A西大坦 b先锋 c立沙岛5 沙田镇委精心规划,加大力度,打好外资牌,民营牌。
A海滨牌 b绿化牌 c城市牌6 虎门港近期重点建设西大坦集装箱主港区,虎门港中心服务区。
A立沙岛石化基地 B阇西山公园 C先锋滨江路二·判断题7 199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沙田货运港与太平客运港合并为虎门港。
()8 1985年沙田中学新舍建成,1995年普及高中教育。
()9 1997年沙田镇成功举办“炎王杯”龙舟赛。
()10 1998年沙田镇受男子龙舟对国家委派参加马来西亚“槟城龙舟邀请赛”并囊括两面金牌()11 2000年沙田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
()12 2006年沙田镇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07年被授予“中国港口物流重镇”和“广东省港口物流专业镇”()13 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镇”()14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沙田属虎门人民公社管辖。
()调查数据:沙田的整体概况:位置:沙田地处珠江狮子洋和东江南支流的出口交汇处,河流纵横交错贯穿于整个沙田,地处广州至东莞、深圳、香港等大中城市发展轴带的中间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位置。
沙田镇具有优越的海岸资源,在东莞58公里海岸线中,拥有2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
沙田即将迎来与广州、深圳、东莞半小时间距的同城化时代,进入与香港、澳门1小时利经的便济圈。
气候: 沙田濒临狮子洋,近珠江出海口处。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过渡地区。
具有夏长无冬、阳光充足、日照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温差振幅小及季候风明显的特点,但也常受台风、暴雨、咸潮的侵袭。
由于沙田地区是濒临狮子洋的水网地带,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历史:至二百多年前,广州府中堂司(麻冲人)在立沙洲筑围造田。
二百年前厚街军铺人在杨公洲筑围造田,厚街桥头人在西太隆、义沙等地筑围造田,虎门镇口人在稔洲等地筑围造田。
此后,逐步吸引一些水上人家(旦家)和番禺、中山、顺德等地农民到沙田定居立村。
因筑围造田均由业主自行管理。
所以沙田直至解放前是由虎门、厚街、麻冲等地多方管治的。
1949年10月解放。
1953年1月将原来的九区,改为11区(即万顷沙南沙等地)。
同年7月划给新建的珠县。
1954年6月30日,在东江口一带划定一个区域成立新的11区。
1955年9月将11区改称为沙田区。
1957年3月撤区并大乡,撤销了沙田区,将沙田划入虎门乡管辖,其中立沙划入彰澎乡管辖。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
沙田属虎门人民公社管辖,其中立沙属麻涌公社管辖。
1960年4月至1961年6月将沙田片,新沙片,大洲片划到厚街公社。
稔洲仍属虎门公社。
立沙仍属麻涌公社。
1961年6月21日成立沙田人民公社。
管辖沙田片,新沙片,大洲片和立沙片等。
1966年5月中国开始“文化大革命”。
年3月成立沙田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3年9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设立沙田区公所。
辖下15个大队称为乡人民政府横流圩成立横流镇人民政府。
(乡级)1985年9月东莞撤县建市。
1987年4月撤销区建制设立镇建制,成立沙田镇人民政府,辖下15个乡改称为管理区,横流镇人民政府改称为横流居民管理区。
1988年1月7日东莞升格为地级市,沙田镇政府直属市领导。
1998年撤销属下管理区名称,改称为村(居)民委员会。
问题分析:例如第二题,很多人选择了C 渔业,只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近几年来沙田的渔业不断发展,渔业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先锋和福禄沙大量居民都从事了渔业,以及近几年来沙田海鲜长廊的名气不断增大,致使人们误以为渔业是沙田农业的支柱之一。
例如第四题,很多人选择了B 先锋,只因为他们看到了它海鲜,渔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滨江大道的建成误导了他们。
立沙岛位于洪梅附近,岛内三面环水,其古朴的风貌和滨海水乡的特色让无数涉足过岛内的人们大为惊叹,称其可与苏杭的江南水乡媲美。
立沙岛内地势平坦,河道如织、石桥纵横,岛上大部分村民依水而居,房屋临河而筑,前街后河,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呈现典型的滨海水乡景致。
岛民出入主要靠渡轮,是典型的滨海水乡,在最近沙田的城市规划中,立沙岛担任着重任,即将改建为石化基地,全岛居民即将迁出。
还有第五题,很多人选了A海滨牌,虽然沙田近年来都在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滨海城市,今年沙田为提升城市形象,继续建设明珠路、环保路、体育北路等镇际联网路。
此外,建设文化体育公园,营造河岸景观,推进景观工程,,沙田管好路面环境、水环境、绿化环境,保护淡水湖,整治污水排放及河涌排污。
还有判断题的后三题,准确率非常低。
以最后一题为例,可能是因为沙田人来讲,最后的结果会让他们都难以接受吧!谁也不愿意选择自己的家乡曾经受过别的同一级别的县镇管理,对于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我作为沙田人来讲是觉得挺欣慰的。
但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现实情况,而不是一昧的逃避!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更清楚,更深入了解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关键词:龙舟底蕴疍家文化滨海新城港口市镇龙舟文化:龙舟竞渡是沙田镇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该镇举办龙舟赛以来,龙舟赛就成为一年一度的群众体育盛事。
全镇17个村(社区)中,有7个村拥有传统龙(俗称大龙)和标准龙(俗称中龙)。
1997年,该镇承办了第二届“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东莞赛区的赛事,并代表国家队夺得男女混合组的总冠军和男子队单项冠军。
龙舟荣誉:1997年,沙田镇成功地承办第二届“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东莞赛区的赛事和东莞市第四届运动会的龙舟赛事,沙田镇龙舟代表队在两项赛事中先后夺得多项冠军。
1998年,沙田镇男子龙舟队受国家体委委派,代表国家组队参加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举行的亚洲杯龙舟赛和国际邀请赛,先后夺得五个冠军,受到国家体委和上级政府的通报表彰。
1999年8月,再次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派,组建女子龙舟队代表国家参加在英国诺丁汉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一举囊括女子250米、500米和1000米三项赛事的冠军。
2000年元月,沙田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
疍家文化:疍民,是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称呼。
疍又称但户、蛋家、疍民。
在广东地区,疍家还有“白水郎”等别称,今天东莞市沙田镇的居民多为其后裔。
疍家人常常“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
”逐渐,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疍家文化”。
他们信仰佛教,更信奉龙皇,每逢初一、十五都给它上香,且必备猪、羊奠祀,让神明保佑他们安全幸福。
他们喜唱“咸水歌”,出海打鱼时唱,织网聊天时唱,亲友相聚时更是唱出满天星斗,极富情调。
多年前的东莞沙田,没有田,也没有地,荒芜的滩涂上,疍民一般居住在通称为“大沙田”的珠江口岸两边。
疍家数百年的历史为世界留下了诗意的疍家文化和浓厚乡土风情。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职业条件,疍家人无论在性格、语言、服饰、居住、婚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均自成一体。
灯塔、帆船、小桥流水、渔歌晚唱,就是疍家风情的标志。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多少回忆最终将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现代化的洪流逐渐把疍家文化淹没,千百年来的渔歌晚唱将不复存在。
不管是期待还是留恋,沙田的明天将大不一样。
不变的是由疍民围成的这片土地,它默默的注视着人间的悲喜和城市变迁。
既是历史的见证,又孕育着灿烂的未来。
滨海新城:沙田河涌纵横交错,江海河湖汇聚,拥有无可比拟的水资源,是一个典型的沿海水乡城镇。
为此,沙田镇委、镇政府以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创业的港口滨海城市为目标,高起点科学规划城市,高速度推进路网建设、高标准塑造特色景观,高要求优化城市环境。
近年来,注重塑造城市特色,有步骤规划建设临海、滨江、沿河景观休闲带,已建有淡水湖“一湖两岸”景观、环湖南北景观和滨江路景观带,塑造沙田独具一格的滨海水乡特色。
同时,抓好立沙安置新区、西大坦安置新区和福禄沙安置新区建设,鼓励房地产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经过努力,沙田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滨海城市框架基本搭建,滨海水乡特色初步显现,一个具有水乡特色的新兴滨海城市正在崛起。
港口市镇:港口资源得天独厚。
沙田镇拥有2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具备建设优良深水码头的天然条件,是国家一类口岸虎门港的主港区,2007年被授予中国港口物流重镇的称号。
虎门港近期重点建设的立沙岛石化基地、西大坦集装箱主港区、虎门港中心服务区均在沙田区域内。
国家级的B型保税物流园区和进出口车检场正在建设,申报国家综合保税区已经提上东莞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同时,镇内还拥有大小码头10多个、大型物流企业10多家、大型仓储企业50多家、大型石化企业1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近200家,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沙田正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荣誉称号沙田镇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曾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
2000年被国家授予全国首个“龙舟之乡”的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千强镇,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07年被授予“中国港口物流重镇”和“广东省港口物流专业镇”,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镇”。
总结:对于沙田的印象,我可以用在我记忆中的变化来说明她的不断的变化。
一条道路的变化确实可以说明一切。
仍记得小时候门前的是石粉小路,通往学校的也是石粉路,我总是在哥哥的单车后颠颇着到学校,在小学二年级时,通往学校的路变成了水泥公路,而第一个海腾码头也开始落成,我上学的方式也开始有了变化,居委会设立了校车接送学生上学。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每天必须走的水泥公路开始升级改造,最后变成了沥青路,路面也比以前变得更宽阔,更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