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项目作业二
班级:金融S16-3班
学号: 21
姓名: 唐伟杰
指导老师: 赵志强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4月
中国股票价格指数现状及趋势
1、中国股票价格指数现状
股票价格影响消费支出的机制所谓财富效应是指由于金融资产(主要是证券)价格的上升导致资产持有者的财富增加,进而产生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效应。
在金融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居民的个人财富中很大一部分表现为股票形式,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
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对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影响居民的资产财富直接刺激消费。
股票价格的持续上扬使投资者拥有的虚拟财富增加,从而使投资者增加消费支出,其理论基础是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
公众持有的股票构成了个人总财富的一部分,当股票价格上扬使个人的股票资产增值时,居民的财富增加从而消费支出增加。
第二,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预期间接刺激消费。
在证券市场发达而且稳定的国家,股票市场可以视为宏观经济的领先指标,能够提前预测宏观经济的未来趋势,不论是持有股票的家庭还是没有持有股票的家庭,都可以从股票价格的变动中获取有关未来宏观经济走向的信息。
股票价格的上涨能够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预期,人们判断未来宏观经济可能走强,对未来就业机会的提高和劳动收入的增长均有乐观的预期,即预期其未来终身劳动收入将增长,从而增加消费支出。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资金中意的企业。
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
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
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投资高涨的投资热情,然而,股票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市场上短期投资行为比较普遍,投资者为了博得差价,获取收益,转手率较高,从而出现了投机过剩的行为。
股权分置按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被区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部分。
股权分置造成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一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这样的制度安排引起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分置的股权使得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不清,定价机制扭曲,产业价值体系评估混乱。
定价机制是股票市场的核心机制,股票市场主要依靠价格的作用来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
由于股票市场设置了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市场机制运行极度的扭曲,价格机制无法在股票市场发挥作用,造成大部分股份不能流通,导致上市公司流通股规模小,投机性强,股价波动大,定价机制扭曲。
定价功能的弱化,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不稳定,信心匮乏,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由于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因此,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不相协调,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股市的发展。
其次,是目标导向的建立存在误区,我国把目标定位于服务于国有企业,因此,一些质量不高的上市公司成为了股市主体,为了扶持这些国有企业,股价指数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均受到了严重损害,造成股票市场的结构环境恶化。
政府对股市的干涉也影响到整个股市的发展。
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较少,且准确度较低。
监管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弱效性,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违法行为作出相应的出发和披露。
由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股价指数存在不完善的结构体系和制度。
由于我国新股定价机制不合理,“打新一定有收益”等现在的存在,新股上市首日被爆炒的现象普遍存在。
2、中国股票价格指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