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峡集团战略分析

三峡集团战略分析

三峡集团战略分析为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于1993年9月27日成立,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1115.98亿元。

截止2009年12月31日,集团合并资产总额2,809.8亿元,国有权益1,698.5亿元。

共有从业人员14403人,其中在岗职工11909人。

年末在岗职工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3689人,占职工总数的30.97%;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3875人,占职工总数的32.5%。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

集团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以大型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主营业务是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生产、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全面负责三峡工程的建设与运营。

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成功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实现了二期工程蓄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

2009年,除国家批准缓建的升船机外,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如期完成,通过了175米蓄水前验收,由以建设为主转入以运行为主的阶段,防洪抗旱、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国家授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滚动开发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力资源,组织建设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四个巨型电站。

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已分别于2005年、2006年正式开工,计划分别于2013年、2012年投产发电。

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的前期勘测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

这四个电站规划装机容量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1753亿千瓦时。

在水电开发与运营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倡导和推行'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理念,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2010年1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设立董事会。

曹广晶任董事长、党组书记,陈飞任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

设有科学技术委员会、投资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三个专业委员会,作为公司技术、经济决策咨询机构。

设有总经理工作部、计划发展部、资产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科技与环境保护部、安全生产部、金沙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移民管理局、国际合作部、审计室、纪检监察室、党群工作部、工会委员会办公室、新闻宣传中心、信息中心、北京代表处等职能部门。

设有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溪洛渡工程建设部、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机电工程部等四个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和白鹤滩工程建设筹备组、重庆小南海水电站筹备组。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共有11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

其中,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集团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集团电力生产管理主体,拥有葛洲坝电站及三峡工程已投产的26台发电机组;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主要从事陆地风电开发;长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东部沿海风电开发;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是集团公司实施国际水电业务的平台;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咨询和监理业务;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专门服务于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单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投资管理;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旅游开发和酒店管理;宜昌三峡工程多能公司主要从事资产处置业务;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公司主要从事发电厂控制设备全厂解决方案等业务。

为宣传三峡工程和水电开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主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三峡工程报》、《中国三峡》杂志、《中国三峡建设年鉴》等报刊和CTGPC网站。

公司理念:一、公司使命建设三峡、开发长江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华夏文明,但同时又给中华儿女带来深根治长江水患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1992年4月3日,经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家决定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并组建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建设三峡,开发滚长江为民造福,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中国三峡集团公司的历史使命。

二、公司愿景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型清洁能源集团中国三峡集团公司的战略定位是建设以大型水电开发和运营为主的大型清洁发展思路是以开发长江为使命,以长江流域为主线,以水为基本资源,以电为主导产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发展目标是把三峡集团公司建设成为社会源、在发挥长江流域综合效益中起主导作用的国际一流的大型清洁能源集团。

三、公司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三峡精神”,践行“四个一”理念以“为我中华、志建三峡”为核心的三峡精神是三峡建设者在工程建设过程的爱国情感,是全体三峡建设者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追求,体现了三峡建设者强烈的使感。

正是在这面爱国主义旗帜下,全体建设者发扬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将个人外,坦然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攻克了一系列工程建设难关,创造了无数的水电施工峡工程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

面对新形势下水电开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集提出了“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出了在金沙江水电和新项目开发中要坚持“长期合作、融入当地、平衡兼顾、互利共发展理念。

四、三峡精神以“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征;以坚持创新、实现一流为价值取向;以甘于奉献、超越自我为人格品质;以尊重求是为主线。

组织结构:公司战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以大型水电开发和运营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发展思路是以“建设三峡,开发长江”为使命,以大型水电开发与运营为核心业务,积极开发风电等其它清洁能源;发展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清洁能源、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在发挥长江流域综合效益中起主导作用的国际一流的大型清洁能源集团。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紧紧围绕发展目标,牢牢抓住水电开发这“一条主线”;有效利用开发建设与并购重组“两种手段”;全面实施“三个战略”,即以水电开发为主体的开发战略、以新型清洁能源为导向的优化战略和以求精求强为目标的差异化竞争战略。

经过三峡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培育了“四项核心竞争力”,即建设和管理大型水电工程能力、大型水电工程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大型水电生产运营和市场营销能力、梯级水利枢纽统一联合调度能力。

围绕“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的历史使命,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积极倡导和履行一种新型的水电持续开发文化,致力于“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综合开发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未来10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将把三峡工程建设运营和金沙江开发作为战略重点,全力运行和管理好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确保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充分发挥;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好溪洛渡、向家坝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乌东德、白鹤滩工程建设;积极开发风电等新能源,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

到2020年,集团公司投产水电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投产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

业务范围:主营业务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及服务水电业务:截止到2009年底,公司投产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装机容量2103.5万千瓦,在建水电装机容量2446万千瓦,规划和筹建装机容量2446.4万千瓦,流域梯级滚动开发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将全力运行和管理好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确保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充分发挥;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好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右岸地下电站等在建项目,确保按期投产发电;加快白鹤滩、乌东德等项目前期和筹建工作,计划“十二五”完成核准并正式开工。

海外业务:近年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已在国际水电工程咨询、EPC、BOOT等领域获得进展。

当前正在开展的项目主要有老挝南立1-2水电站(BOOT,100MW),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EPC,944 MW),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EPC,120+15 MW)等。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积极实施水电业务“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三峡品牌和水电开发和运营的技术、管理优势,逐步建立“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业务体系风电业务:截止到2009年底,投产风电场193.5MW;在建风电场249.5 MW。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将加快内蒙、新疆、甘肃、青海、吉林、江苏等地区的风电场开发,力争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

科技创新:2009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公司)围绕已制定的《三峡集团公司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三峡集团公司创新型企业试点方案》,科技创新计划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企业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情况2007年7月27日《三峡总公司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正式批准。

实施3年来效果较好,“十一五”期间需要研究的12个重大专项已全部落实。

但随着集团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公司发展战略的修编,现有科技规划已不能完全反映集团公司未来发展需求,同时,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之一。

为此,集团公司已决定对科技规划进行修编,并制订公司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规划。

2009年10月,这两个项目工作已经启动,并已完成公司内、外部调研工作。

编制工作在2010年内全面展开。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一)集团公司设立具有研发单元性质的独立研究机构2009年1月,中华鲟研究所正式归并集团公司,成为公司下属独立研究机构。

研究所的定位、发展方向,定员、定编,财务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均已明确。

研究所已按照集团公司管控要求进行运转,金沙江增殖放流站运行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已明确为中华鲟研究所。

研究所已开始按照集团公司赋予的使命开展工作。

(二)与中国科学院的战略合作走向深入2009年5月,中国科学院施尔畏副院长率领中科院相关专业局和专业所有关人员一行近30人,来集团公司进行了第一次双方高层工作座谈,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布置,并同时举行了双方共建“三峡水库香溪河生态系统实验站”揭牌仪式。

随后,中科院安排专项资金设立“三峡创新工程”,先期启动集团公司10个近期业务需求项目,集团公司对这10个项目也进行了配套经费支持。

目前,这10个项目进展顺利,有的已取得阶段成果。

2009年5月,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云南煤化集团签订协议共同组建褐煤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推动云南褐煤洁净的利用。

(三)与高等院校战略合作持续开展2009年6月,与河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集团公司今后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009年6月~9月,与华中科技大学多次交流,初步确定了双方合作的形式、内容等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