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进中举复习要点

范进中举复习要点

《范进中举》复习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1、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县人。

清代小说家。

著有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文木山房诗文集》等。

2、《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

主要描写封建__知识分子_ 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___科举制度______的腐朽和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

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的影响。

3.字词:带挈(qiè)醺(xūn)腆(tiǎn)着拙(zhuō)病兀(wù)自侥(jiǎo)幸绾(wǎn)攥(zuàn)不省(xǐng)人事锭(dìng)子星宿(xiù)报帖(tiě)长(zhǎng)亲行(háng)事研读“范进疯了”这一精彩片断,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范进发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来刻画范进的疯态?(找出关键的词语)
3、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动作描写:看、念、拍手(3次)、笑(3次)、跌倒、爬将起来、飞跑。

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重复)
神态描写: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外貌描写: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运用夸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和发疯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范进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人物。

作者对他的描写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他悲苦辛酸的命运,一是他卑怯屈辱的性格。

小说刻画了他自轻自贱、逆来顺受、“唯唯连声”那样怯懦、卑微和屈辱的性格。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截然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贪财卑微,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市侩形象。

2、范进对岳父的称呼变化,意味着什么?
极其鲜明的表现人物身份地位的变化。

3、前文中“横披”“腆着”以及后文中“攥”“舒”“缩”“揣”等动词,分明表现胡屠户怎样的形象?
见钱眼开,前倨后恭。

4、第1段和第12段两段选文中的两个“千恩万谢”各有怎样的含义?
前一个“千恩万谢”是范进母子逆来顺受,对胡屠户唯唯连声的道谢。

后一个是胡屠户对成为举人老爷的范进的卑微、谄媚。

5、第1段和第12段都有胡屠户的语言描写,找出来体会其含义。

A、“我自倒运……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虽是贺喜,但依然是一派倨傲的架势。

B、“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说明他的灵魂中浸透着封建等级观念,为后文他的态度变化作铺垫。

C、“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表现胡屠户的倨傲,也为范进中举后喜极而发疯作铺垫。

D、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骂这死短命砍头的奴才!”表现胡屠户贪小便宜。

6、第1段和第12段选文运用了哪两种写作方法?举例说明。

对比,中举前后称呼、态度的变化,讽刺了“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7、小说塑造胡屠户这一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反应当时社会世态炎凉,人们的趋炎附势。

9、选文第3段中划直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增加故事的曲折性,为后文喜极发疯作铺垫,与中举后的富贵对比更加鲜明。

10、选文第6段中划直线的句子反应了众邻居什么样的心态?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众邻居巴结讨好范进,和趋炎附势的心态,看出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11、范进因中举喜极发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一情节运用了什么手法?作者为什么设计这一情节?荣而后辱,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对其讽刺。

12、范进在疯的时候像在梦里一般昏昏沉沉,什么都忘记了,可醒来口,他还能记住自己中了第七名,说明了什么?范进热衷于功名利禄到了极点。

13、作者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深恶痛疾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14、选文第9段划直线的句子运用怎样的修辞方法?夸张
15、选文第9段划浪线的句子属什么描写?表现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细节、谄媚、势利、巴结讨好。

16、范进中举喜极而疯,你认为是喜剧还是悲剧?为什么?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悲剧。

①他把一生浪费在考场上;②扼杀了他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17、范进中举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
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18、选文运用了讽刺、夸张等手法,请分别找出一个例子。

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19、第5段,写老太太的慌,烘托了范进昏厥得怕人;写报路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了范进飞跑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烘托了范进那股疯劲。

20、用简介语言概括第5段内容。

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及众多邻的反应。

21、第5段正面写范进发疯的过程,可分为昏厥、疯跑、跌倒、疯走上集四个层次。

22第5段对范进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举例说明。

肖像。

6句语言,1句动2句神态。

4句
23、第5段可分两层,正确的分法是(B)A、①-⑥//⑦-11B、
①-⑦//⑧-11C、①-④//⑤-11D、①-⑧//⑨-11
24、依上述分层概括层意。

1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2众乡邻的反应。

25、第5段精彩文字运用了哪些写作技法?
夸张、讽刺,多角度,多侧面描写。

26、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因中举而喜极发疯。

27、范进的发风说明了什么?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毒害之深。

28、第5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应试成功,欣喜过望,终于能过上荣华富贵的好日子了。

29、第5段加点的动词“踹”“挣”“拍”“笑”对刻画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作用?
描写了范进看见报帖后心头顿生狂喜,喜极发疯的丑态。

30、第5段写范进发疯的目的是什么?意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批判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及封建社会的腐朽。

31、选文第①段画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借胡屠户之口,勾画出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出范进生活的社会贪污腐败,封建官僚权势巨大。

读书人一旦爬上去,享不尽荣华富贵。

32、选文第①段中对胡屠户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又假意退让,请找出来。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33、选文第①段胡屠户说“姑老爷今非昔比”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旦中举,进入特权阶层,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34、选文第①段中与选文第②段划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

’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
35、范进中举后与中举钱有哪些变化?试从选文第②段中找出来?
中举前无房,无田产,无奴仆,也无钱买米,只得将家中下蛋的鸡拿去卖了换米吃,更不用提权贵的攀附。

中举后,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

36、选文第②段中写老太太“大笑一声,往后便跌倒。

忽然痰涌上来,不省人事”与范进喜极而疯极为相似,这样写是否重复?说说理由。

不重复,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不仅使读书人受到毒害,而且封建社会的腐朽也殃及了这一社会所有的人,作者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