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肥料与施肥技术

新型肥料与施肥技术

用钙镁磷肥和白云石粉造粒,表面形成微溶于 水 放的。磷主酸要镁在铵水薄稻膜上,施防用止。NH3挥发,控制氮的释
中国农资集团山东禹城中农润田化工有限公司一次试生产成功, 首批1万吨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当天全部被订购。多肽尿素是在尿素 中加入聚天冬氨酸的肥料。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 改善作物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合成缓溶性有机氮肥
施用后在环境因素(如微生物、水)作用下缓慢分解,释放养 分供植物吸收的肥料。
1.脲甲醛 (商品代号UF)
以尿素为基体 ,加入甲醛化合而成的直链聚合物
H2N– CONH –CH2OH 一甲撑脲
H2N– CONH ·CH2NH –CONH2 一甲撑二脲
U/F(相对分子质量比)在1.25~1.5:1,肥料中2/3氮是非水溶 的。U/F﹥1.6,产品会吸潮,U/F<1,成脲醛树脂,失去 肥效。
• 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重点研究开 发环保型肥料、专用复(混)型缓释、控 释肥料及施肥技术……”
•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优化肥料结 构,加快发展适合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特 点的专用肥、缓释肥”。
• 2008年2月农业部《关于做好缓控释肥料 示范推广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测土配 方施肥工作,全面开展缓控释肥料的试验 、示范和推广工作
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
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 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和生物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的 生长机制;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 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新型肥料的种类
新型肥料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肥料,我国科技部和商 务部《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中有关 新型肥料目录就包括复合型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 料;植物促生菌剂;秸秆、垃圾腐熟剂;特殊功能微生物 制剂;控、缓释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 植物稳态营养肥料等。新型肥料与常肥料的区别关键在于 一个“新”字,而一个事物的“新”与“旧”是随着时间 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新型肥料,用不了多 久可能也就成为常规肥料了。而现在的常肥料也是由当年 的新型肥料经多年应用而稳定下来的。
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价格战和消耗战
赊欠!
假冒伪劣严重
挑战二
➢ 环境(化肥污染) (1)工业三废 (2)土壤污染(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盐渍化) (3)人身健康
1、废气
工业三废
氮肥:氮氧化物等主要有NH3、NO、NO2、 N2O3等。(温室气体)
磷肥:磷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主要是四氟
化硅、SO2等。
含氮量36-38%,其中水溶性氮10%左右,热水溶性氮15% 左右,热水不溶性氮13%左右,N活度系数(AI)55, AI 的大小反映冷水不溶态氮转化为有效氮的速度。
AI =
冷水不溶氮-热水不溶氮 冷水不溶氮
×100%
冷水溶性氮为25℃,热水溶性氮为98-100℃
脲甲醛在土壤中被微生物逐步矿化,首先分解为尿素和甲 醛,偏酸性时易矿化。甲醛的暂时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和植 物有副作用。
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是一种氨基酸的聚合物,1950年 首次人工合成以来,应用广泛。它是一种水溶性多肽,天然存在于 带有贝壳的海洋生物如牡蛎、蜗牛等粘液中,牡蛎就是靠此粘液富 集周围环境中的钙、镁等元素营造贝壳和珍珠。聚天冬氨酸本身无 毒无害,可完全生物降解,是世界公认的绿色化学品。是一类多功 能的环境友好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 3、由于一段时间以来复合肥及其原材料 价格的持续上涨,缩小了与缓控释肥的 价格差,加之缓控释肥料具有的省时省 工、增产增收的效果逐步为老百姓认可 ,成为老百姓所喜爱的产品,极大的提 升了缓控释肥的产品竞争力。
• 基本结论:缓控释肥料将迎来发 展的春天,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 市场。
2、氨基酸肥料
发展缓控释肥的理由
• 养分损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施用缓控 释肥可以节肥 20%~30%。
•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方便农民施肥,便于做到一次施肥
缓控释肥的要求
缓/控释肥的类型
缓/控释肥的最大特点是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 ,主要有四种类型:
• A、包膜缓/控释肥
• 美国研究成功 硫包衣 • 1967年 美国研究成功 树脂包膜 • 20世纪80年代 以色列、德国 研究用木质素、草炭、聚合物包裹尿素 • 我国开发以肥包肥新技术,包裹剂有:钙镁磷肥、硅钾肥、腐植酸、主要用于林
业、绿化、及果树、茶树等,养分供应能持续3-5年。 称“超缓效肥”。
4.草酰胺(OA)
白色粉末,N31.8%,不吸湿,工业生产成本低。
施用后矿化快,可形成碳酸铵,局部pH升高,NH3 浓 度大而挥发损失。在玉米上和硝酸铵效果相同。
DMPP硝化抑制剂技术
土壤酸化:酸化是土壤pH值降低,形成酸性土壤。种 什么都不长,施什么肥都无效,土壤中有毒物质。
土壤板结:土壤表层在降雨、灌水或施肥等外因作用下 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的现象 。保水保肥、通透性差
土壤盐渍化: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 程,也称盐碱化。
土壤酸化导致根系死亡
1.重金属污染 肥料生产的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
2、氟污染 长期使用磷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含氟
量增高,对于某些土壤含氟较高的地区, 施用磷肥造成土壤氟污染危险性更大 3、放射性污染
磷矿石中常有铀、镭等天然放射性元
挑战三——新型肥料的机遇
符合国家政策和方向,适应市场需求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两型农业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推陈出新
<18% 低
机械法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过磷酸钙
钙镁磷肥
磷矿粉
氯化钾
硫酸钾
常用的含钾肥料
草木灰
硝酸钾
磷酸二氢钾
窑灰钾肥
化合复合肥料
• 在生产工业流程中发生显 著的化学反应,而制得的 复合肥料,一般属二元型 复肥。
• 无副成分如:磷酸铵、硝 酸磷肥、硝酸钾、磷酸钾 等。
传统肥料遇到的挑战
➢ 市场 (1)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2)“价格战”和“消耗战”,红海一片 (3)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1、缓/控释肥
• 缓控释肥料,是指通过某种调控机制或措施,预先设定肥料 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 吸收相一致(或基本一致),以达到提高肥效的一类特种化 肥。
• 缓/控释肥的最大特点是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 • 目前世界上先进国家所产控释肥的自控释放期从30天至数百
天不等。这类肥料能最大限度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止多余养 分对环境的污染。
前景展望
• 1、缓控释肥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农业施 肥模式,将给化肥、农业领域乃至人类生活 带来深刻影响和变化,被称为“施肥技术的 一次革命,是21世纪的绿色环保型肥料”。 因此,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肥料研究领 域的新热点,今后也必将是许多肥料企业争 夺的市场热点
• 2、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缓控释肥的研究和 应用

B、合成型微溶态缓释肥
• 尿甲醛 养分释放速度受土壤水分、PH、微生物影响较大,且售价高,需 求量下降。
• 钙镁磷肥 活化磷肥、硅钾肥
C、化学抑制型缓释肥
• 尿酶抑制剂:对苯二酚(CP) • 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主要毒杀亚硝化细菌 D、基质复合与胶粘型缓/控释肥 •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木质素、改性草炭和风化煤与化肥胶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21世纪-至今
钾肥 复合肥 新型肥料及各类特种功能肥
新型肥料的机遇
发展空间大,势头强劲,利润高
• 我国每年使用化肥5500万吨,新型肥料占 不到2成,发展空间大,势头强劲。
资源节约型农业
环境友好型农业
新型肥料的概念
新型肥料:在传统肥料上采用 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新配方形成的不同功能和效 用的肥料
结、键合改变养分的释放速率。如腐植酸尿素,腐植酸磷肥;
包膜缓释肥料
1.硫衣尿素(SCU) N34.2%,氮素释放与环境温度、湿度密切相关,
温暖潮湿快,低温干旱慢。在很多作物上施用 比水溶性氮肥优越。 2.涂层尿素 黄色颗粒,海藻胶膜包被。可以延缓脲酶对尿 素的酶解速度,从而延长肥效。 3.长效碳酸氢铵
• 氨基酸肥料对改善品质(尤其是果树)等 效果很明显,品质好才能卖好价钱。从农 民的消费意识上看,现在的农民,尤其是 经济作物和蔬菜种植区,越来越意识到有 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发展空间,所以氨基 酸肥料的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宽
施用效果与施用技术:
等氮量脲甲醛施与棉花、小麦、谷子、玉米等作物上, 当季氮吸收量和产量不及尿素、硝铵和硫铵,但后效长。 作物生长前期应配合速效氮肥施用,烟草和果树是很好 的氮源。
2. 脲乙醛(代号CDU)
白色微溶粉末,无吸湿性,N28~32%。随温度和酸度 增加而溶解度增大。对不断刈割的牧草效果良好,特别 适合果树、蔬菜、草坪、糖料作物、马铃薯、烟草等。
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
1. 高效化:不仅有效地满足作物需要,而 且还可省时,省工,提高工作效率。
2. 复合化:无机复合,有机无机复合,生 物有机复合,农药、激素、除草剂复 合;
3. 长效化:一季只用一次肥。 4、多元化:大、中、微量元素; 5、功能化:改土、促根、抗倒、壮秧、
返青、缓控、除草、杀虫、灭菌; 6、低碳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废水 生产磷肥时的结晶液中的主要盐类氯化钠、
氯化氢、硅酸和硅氟化钠等成分随废水排出有 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3、废渣
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
滥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和磷肥流失严重
水体富营养化
发酵、腐败和表面被太阳晒干的太 湖蓝藻
滇池绿藻
松花江污染
滥施化肥加剧中部水体污染
土壤酸化、板结、盐渍化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