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债与合同法
3、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管理人有无管理的义务,应以管理人管理 事务当时的客观情况而定,既不能以管理 人主观的认识为标准,也不能以管理后的 情况为标准。管理人有无义务仅是指着手 管理之时而言的,着手管理后,管理人也 就有义务管理,自不能认为无义务。(时 间:管理事务开始时)
2000年8月,因台风影响,蔡张 友、杨国新等人的船只在杭州市西 湖区某渡口避潮。8月11日,杨国新 离船回家。8月12日上午,蔡张友闻 到杨国新船上有煤气泄漏的气味, 即进入杨国新船仓去关闭煤气,因 煤气爆炸,蔡张友被烧伤。送浙江 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医院抢救, 因抢救无效于8月22日死亡。
养马专业户邓某发现路边有一匹无人 看管的马,把马带回家。回家后到处打听 都没有发现附近有谁丢了马,于是就将该 马与自己的马一起饲养,没过几天,马配 了种,怀上了小马驹。不久,邻村的何某 找到邓某,说明是自己丢了马,经确认丢 失的母马确实为何某所有。何某要求把马 领走,但邓某认为母马可以领走,但母马 产下的马驹应归自己所有,因为是由于自 己的精心饲养和照料才使母马怀上马驹, 但何某认为自己的母马生下的马驹理所当 然属于自己所有,双方争执不下。
问题: 1、公民李某的行为属于什 么性质? 2、李某的要求是否合法?
1.李某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无因管 理是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 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 的行为。在本案中,在王某死后其鱼 塘无人照管的情况下,李某为了王某 的利益,主动为其管理,应认定为无 因管理。
2.李某提出支付2000元费用的要求应 予支持,平分2.8万元余款的要求不 予支持。 《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 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 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 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可见,2000元费用系李某组织人打捞 出卖鱼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应得到偿 付;而李某要求平分2.8万元余款的 要求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三、合同 案例1 甲欠丙800元到期未还,乙替甲还 款,并对甲说:这800元就算给你了。 甲称将来一定奉还。事后甲还了乙500 元。后二人关系恶化,乙要求甲偿还 余款300元,而甲则以乙已送给自己为 由,要求乙退回500元。
案例2
甲公司于2005年10月1日给乙公司发电 子邮件,称本公司有一批电子原件欲出售, 单价1000元,5日内保证有货,款到后立即 发货。乙公司收到邮件后,立即于当日给 甲回复邮件,表示愿意购买,并表明货物 必须于10月11日之前送到,对于货款只同 意单价700元,而且已经通过银行汇给了甲 公司。甲公司当日收到电子邮件,10月2日 收到银行汇款。收到汇款后,甲立即通知 乙,货物只能按照单价1000元出售,请及 时补齐货款,货款到位后发货。
(5)货物的损失应该由乙公司承担。根据 《合同法》第142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 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 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 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 本案中,双方没有对货物的风险负担另外 作出约定,当甲公司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 人丙时完成货物交付义务,此时货物灭失 的风险由买受人乙承担,故乙公司应当承 担货物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失。
原告回家后,发现花已被损坏,非常 恼怒,认为被告擅自搬动其花盆,由 此造成损失,应当负责赔偿。被告认 为,其出于好心帮助原告,不应赔偿。 原告遂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承担侵权 责任。被告又提起反诉,请求原告支 付其因治疗脚扭伤而花费的医疗费。 问;1、本案被告的行为是无因管理还 是侵权行为? 2、被告能否要求原告支付因治疗 脚扭伤而花费的医疗费?
蔡张友抢救期间,其家人共花医疗 费16310元,护理费172元,交通 费1752元,住宿费936元。其家人 于2000年11月提起诉讼,要求被 告杨国新赔偿经济损失。被告答 辩称,本人在船上使用煤气并未 违反规定,8月11日离开自己船时, 煤气并未泄漏。故本人无过错, 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三)无因管理的效力 1、管理人的义务 (1)适当管理义务 (2)通知义务 (3)报告及计算义务 (4)管理人不当管理造成的赔偿 义务
第四章 债与合同法
债的发生原因 债发生的原因分为合同、侵权 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单 方允诺以及缔约过失。
二、无因管理之债 (一)概念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 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
(二)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 1、客观上管理了别人的事 务 排除:非法事务、 必须亲 为或授权的事务、道德宗教 义务、不作为义务
(2)甲乙两公司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合同于10月8 日成立。甲、乙两公司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 一致,并且通过了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因此甲、 乙两公司间成立合同关系。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2条的规定,以合同 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 合同成立;双方未在同时同地签字、盖章的,以 最后一人签字或盖章的时间地点为准。而按照 《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 形式订立合同,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的,对 方已经接受的,认为合同成立。因此,本案中, 尽管甲、乙两公司约定采用正式合同书方式订立 合同,但是甲公司已于乙公司签字、盖章之前实 际履行了自己的合同义务,乙公司也已经接受了 甲公司的履行,因此可以认为合同已经成立。
问题: 1.邓某照料马的行为法律上属于什么 行为?请说明理由。 2.邓某要求日后产的马驹归自己所有 的主张能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3.假如在邓某照料马时,马突然发狂, 踢伤邓某,邓某某为此支付医疗费200元, 应如何处理? 4.假如在邓某照料马期间,马突然遭 雷击死亡,几天后何某某找到邓某要求赔 偿,如何处理?
那么: (1)甲公司2005年10月1日给乙公司发的邮件, 以及乙公司的回复分别属于什么性质? (2)甲、乙两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如 果有合同于何时成立? (3)若甲、乙两公司未对交付货物地点作约定, 如何处理? (4)如果甲于10月10日将电子原件送到乙处, 那么合同于何时成立,合同于何地成立? (5)如果,丙在运输过程中,因遭遇洪水,货 物全部毁损,那么货物的损失由谁承担?
3.邓某有权要求何某支付其为 此支付的200无医疗费。 因为在无因管理之债中,本 人应当偿付管理在管理事务中所 受的损失。
4.邓某不用向何某进行赔偿。 根据民法原理,在无因管理 之债中,如果管理人给进行管理 的标物造成损害的,在管理人有 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应负赔偿责 任。在本案中,动物死亡是由不 可抗力造成的,管理人没有过错, 故不承担赔偿责任。
乙收到甲的通知后于10月3日回电子邮件表示: 单价700元是自己的最高报价。乙的通知到达甲 公司后,由于秘书的疏忽,甲公司老板没有及时 看到乙的回复,直到10月5日才看到。甲公司老 板表示接受乙的报价,但提出要签订正式的合同 书。于是甲公司遂以双方电子邮件的内容为基础 草拟了合同书。10月6日,甲公司董事长在位于A 地的营业所内签字,并将合同书寄给了乙公司, 同时将原件交丙运输公司交给乙公司。因为此时, 乙公司老板在C地出差,乙公司遂派人将合同书 送往C地。乙公司董事长于10月9日在合同书上签 字,并于之前10月8日收到该批货物。
原告江某与被告赵某系同乡。某日,二人 一同乘车遭遇车祸。江某受伤较重,住院 期间一直由赵某照顾。肇事车于事发后一 次性补偿江某共计人民币8000元,由赵某 的妻子代领后交给赵某。赵某得款后,只 付给江某2000元,余款未付。江某多次索 要未果,遂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不 当得利为由要求赵某返还余款。赵某辩称, 江某的赔偿款确实有6000元在自己手中, 但江某在住院期间的各种费用都是自己垫 付的,而且江某出院后一直在自己家中养 伤,有自己及妻子照料其生活。未付的 6000元应作为江某垫付款项和自己照料江 某的护理费。法院调查查明,赵某为江某 支出的各种费用及护理费合计3000元。
2、主观上要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 (1)无因管理的成立只以管理人主观上有为 本人谋利益的目的,至于管理的最终结果是 否利于被管理人,是否使被管理人利益免受 了损失,则应属于无因管理的效力问题,属 于管理人是否履行因无因管理而发生之债务 问题,而不应影响无因管理的成立。 (2)并不要求管理人必须有为他人利益的明 确表示,也不要求管理人有专为他人谋利益 的目的
1.邓某照料马的行为构成无因 管理。 根据法律规定,没有法定或 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 受损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构成 无因管理。因此邓某为他照料丢 失的马的行为无因管理,作为无 因管理人,其有权要求受益人偿 付因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2.邓某要求日后产下的马驹归自 己所有的主张不能成立,因为马 驹在性质属于天然孳息,天然孳 息在与原物分离之前是原物的一 部分,与原物分离之后它的所有 权也应当随原物的所有权归属。 所以邓某的主张不能成立,但何 某必须向邓某支付照料马所支出 的饲料费或其他管理费用。
2、管理人的权利 (1)必要费用偿还请求权 (2)必要债务清偿请求权 (3)损害赔偿请求权
王某承包村里的鱼塘,经过精心饲养 经营,收成看好。就在鱼要大量出塘 上市之际,王某不幸溺水而死,而其 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无力照管鱼 塘。王某的同村好友李某便主动担负 起照管鱼塘的任务,并组织人员将鱼 打捞上市出卖,获得收益4万元,其中, 应向村里上缴1万元,李某组织人员打 捞出卖鱼所花费劳务费及其他必要费 用共计2000元。现李某要求王某的继 承人支付2000元费用,并要求平分所 剩2.8万元款项。
答:(1)甲公司10月1日和乙公司的回 复均属于要约。甲在电子邮件中明确 表明了标的物的价格、质量,以及愿 意承担要约拘束的意思表示,符合要 约的生效条件,因此甲公司发出的电 子邮件性质上属于要约。乙公司回复 的邮件,因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即 货物的单价作了变更,属于对合同的 实质性变更,因此乙公司的回复在性 质上属于新的要约而非承诺。
(3)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如 果甲、乙两公司在合同中未对交付货 物的地点作出约定,那么首先应由双 方就此达成补充协议;双方无法达成 补充协议的,可以依据当事人双方的 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根据交易习惯 仍不能确定的,如果标的物需要运输 的,出卖方应当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 承运人以交付给买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