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内涵;
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存在与条件的关系;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永恒与暂时的关系;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2、方法论要求:既“破”又“立”。
本课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1)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 (2)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 的和创新的。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方法论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阅读教材,自主总结: 1、辩证的否定含义、特点、实质; 2、辩证的否定观方法论要求;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本质;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5、创新的作用。
方法论: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学习小贴士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既是联系多样性的要求,也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要求,它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统一的。
5、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相互区别(含义、地位和作用);相互联系(2点)。
方法论:我们要有创新意识
第一:必须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第二: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 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 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
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承认、揭露、分析、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 特殊的认识秩序和工作方法;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
矛盾普遍性原理 矛盾特殊性
矛 盾 观 点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 性辩证关系原理
主次 矛盾
主矛支配、 决定 次矛影响, 转化
方法论: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 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学习小贴士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整体一 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部
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般只 “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 有一个 有一方。
内涵
别 作用 方法 论 实践 特征
主、次矛盾的内部分别又含主、 主、次方面分别指矛盾的一方 次方面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做事情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看问题把握本质和主流,又不能 忽视支流 “中心”、“重心”、“重点”、 “主流”、“方向”、“大局”、 “关键”、“要害”、“突破 “性质”、“主体”、“实质”、 口”、“多数”等等。 “优势” 等等。 1、是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指矛盾发展的不平衡。 2、都是重点论把握的对象。 3、复杂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主 次方面
矛主支配、 主导,性质
抓主流
主矛支配、 决定
不能忽视矛盾次要方面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
原理: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 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时时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承认矛盾,一分为二
矛 盾
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用)
同一事物矛盾的不同阶段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不同 两点与重点
普遍性与 特殊性
相互联结 相互转化
①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 的认识规律; ②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 作方法。
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
3、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原理及方法论 易错点: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 质变就是发展。(
×)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老鼠会“装死”,猫便学会“假眠”; 2、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便学会随光线的明暗而 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 3、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 踪,猫便学会在脚下生成了肉垫,走起路来无声 无息。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
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联系的客观性:含义;体现;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联系的多样性:原因;表现;意义;方法论 的联系观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别;联系;方法论 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含义、特征;方法论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 消极因素,保留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并以此作为新事物 发展的条件。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特别提醒:扬弃≠抛弃 4、方法论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 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上”指“上级精神”、“权威观点”; “书”指书本上的知识和前人、他人的经验; “实”指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客观事物。
三、创新的作用
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理论创新(指导)
知识链接: 制度创新(保障) 创新的内容
科技创新(动力) 文化创新(智力支持)
知识网络图
中美关系在我国对外关系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告诉我们要 A 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 要首先抓主要矛盾 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后, 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 据是: A.主次矛盾和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目前,党内出现了腐败现象,但是这不是主流, 腐败是存在的,但大部分党员干部还是廉洁 奉公的,这中观点 A B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把伞将各种缺点改进,每改进一点,就是一种新产品
雨伞颜色单调,大都是黑色,放在一起不易区别,容易拿错—— 改为多种颜色和图案。
雨伞太长,不易收藏和携带——改为折叠式。
为了挡住迎面吹来的雨,伞布遮住了视线,容易撞到别人——改 伞布为透明塑料。
拿东西撑伞不方便——做成自动伞。 打伞时再拿东西不方便——改做帽伞。 上车收伞时,雨水会滴落到别人或自己脚上——伞顶上装个 “储水器”。 夜晚打伞行走,车辆不容易看到你,会发生危险——在伞柄上装 上只电筒。
要求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树立创新意识 内容 作用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 (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3.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 4.整体功能总是大 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总结1: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辩证否定观
事物自身的否定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即既肯 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否定观
外力的否定 联系和发展的中断 和停止 要么肯定一切,要 么否定一切
典型例题分析
(2011高考浙江卷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 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 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作品制作运用了面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 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有国际口味。作品 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 内外的好评。 (2)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的? 【答案】⑵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 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 质就是“扬弃”。《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 程,它删除了原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 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 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次要矛盾
(矛盾的次要方面)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矛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
决定,支配 影响,转化
集中力量解决
恰当处理
两 点 论 与 重 点 论
主次 矛盾
次要矛盾
矛盾 主次 方面
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的性质
看主流 不忽视
次要方面
排斥,依赖,转化
主要矛盾
外延 区
矛盾的主要方面
联 系
网络的出现利弊都有,利大于弊,告诉我们看问题要 A 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 要首先抓主要矛盾
• 高科技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决胜关键。这对于 我们维护国防安全的启示是 A. 抓主要矛盾 B、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这说明。在发 展农村经济中 A 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 要首先抓主要矛盾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 中,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 体现了 A 抓住主要矛盾 B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