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烧伤PPT课件

电烧伤PPT课件

调而导致死亡。
11
电压高低
• 220V电压:导致室颤致死亡; • 大于1KV电压:呼吸中枢麻痹致死亡; • 220V—1000V电压:两者都有,均致死;
12
电流频率
• 当电压在250~300伏以内时,触及频率为50赫的 交流电,比触及相同电压的直流电的危险性要大 3~4倍。
• 频率为30~100赫的交流电,对人体危害最大。 • 频率超过1000赫,其危险性会显著减少。 • 频率为450~500千赫时,触电危险便基本消失。 • 频率在2万赫以上的交流小电流,对人体已无危
6
电流强度
电流强度(MA )
人体反应
0.5—1.5
手指麻木,刺痛感。
5
安全电流
10—20
最大摆脱电流
20—25
手不能摆脱电流,呼吸困难
30—50
强烈痉挛,心律失常,昏迷
80—90
呼吸肌麻痹,室颤
90—100
呼吸肌麻痹,室颤后心脏停搏:
1—2A
持续心脏收缩,致死亡
7
人体组织电阻
电流=电压/电阻
• 电阻由大到小: 骨骼、脂肪、皮肤、肌腱、肌肉、血管、神经
• 重型:出现持续抽搐甚至致肢体骨折、休克或昏迷。 低电压电流可引起室颤,开始时尚有呼吸,继而发生
呼吸停止,检查既无心搏、也无呼吸,患者进入“假 死”状态。 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若不及时抢救,10min 内即可死亡。 若系高电压、强电流电击,呼吸循环中枢同时受累, 多立刻死亡。
15
16
电击伤局部损伤的特点
存在入口和出口 • 电流入口: 1)炭化中心、略凹陷。 2)周边皮肤呈灰白色坚韧的坏死。 3)其外层为黑色或鲜红色狭窄环,伴有略高
的边缘。 • 电流出口:可能较小,干燥而呈圆形,好象电
流向皮肤外“爆破”
17
18
19
20
21
四肢损伤
• 肌肉的肿胀,不论是否有活力,都受筋膜的 限制,因此由于水肿而产生的继发性筋膜腔 综合征,可进一步扩大坏死区域。最后导致 缺血性挛缩。
• 当人体接近高压电源到一定距离时, 尽管尚未与电源接触,但可被电源与 人体之间建立起的电弧所烧伤。
3
电击伤病理生理
电击伤损伤程度取决于: • 1.电流强度 • 2.人体的电阻 • 3.电压高低 • 4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 5.电流频率 • 6.接触时间
4
电流对机体的损伤
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两种,它们对人体的损 伤是不同的。
• 电流由一手进入,另一手或一足通出,电流通 过心脏,即可立即引起室颤;
• 通过左手触电比通过右手触电严重,因为这时心 脏、肺部、脊髓等重要器官都处于电路内。
• 电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足进入经另一足通出,不通过心脏, 仅造成局部烧伤,对全身影响较轻。
•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 • 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 •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失
• 热能=0.24电阻*电流2*时间
9
电的热效应
根据各组织器官的电阻大小不同,由于电 流通过组织时产热造成的损伤不同。
• 电流在皮肤组织内转化为热能.使皮肤 凝固炭化——电烧伤入口
• 继续进入机体的电流则进一步造成内部 “烧伤”——骨骼周围肌肉损伤
• 由于接触面积小,电流损伤大——出口 损伤
10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 潮湿条件下:接触12V电流也有危险,20-40V电流 作用于心脏也可致死;
• 冬季及皮肤干燥时,皮肤电阻可达50000-1000000欧 姆;皮肤裂开或破损时,电阻可降至300-500欧姆
8
这样的电阻/电流变化给 电击伤带来什么?
• 在人体内转变为热能而造成大量的深部 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和骨骼 等的损伤。在人体体表上有电流的进出 口.在进出口处形成深度的烧伤创。
• 触及直流电仅有温热的感觉; • 触及交流电对机体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电烧伤就是指交流电引起的机体的损 伤。
5
交流电损伤的机理
• 刺激效应——交流电可以产生快速电脉 冲、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致命的心室 纤维性颤动和机体细胞内离子紊乱等一 系列损害
• 热效应——和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 • 化学效应——组织电离
S—T段和T波倒置改变.可见缺血图型、传导异 位和急性梗死图型,也可发生心律紊乱等 • 低电压电流时更易引起室性纤维颤动或心搏骤停 • 高电压电流则易引起呼吸停止、发绀、心跳变慢, 最终室性纤维颤动
23
针对心脏变化临床要求:
电击伤分型
• 低电压所致的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入点与流出 点,伤面小,直径0.5~2cm,呈椭圆形或圆形, 焦黄或灰白色,干燥,边缘整齐,与健康皮肤 分界清楚。一般不损伤内脏,致残率低。
• 高电压所致的烧伤:常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 伤面不大,但可深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 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随 着病情发展,可在一周或数周后出现坏死、感 染、出血等;血管内膜受损,可有血栓形成, 继发组织坏死、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后 果严重,致残率高达35%~60%。
电击伤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卢峰
1
电击伤
定义:电流与伤员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或 在高电压、超高电压的电场下,电流击 穿空气或其它介质进入人体而引起全身 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 生心搏和呼吸骤停。
2
电弧烧伤
• 电弧是由高压电产生的,是两个电极 间或电源与人体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光 亮桥带、温度可高达3000一4500℃。
• 随着病程进展,由于肌肉、神经或血管的凝 固或断裂,可在一周或数周后,逐渐表现出 坏死、感染、出血等。
• 血管内膜受损,常可形成血栓,有继发组织 坏死和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
22
心脏损害
• 电流对心肌纤维和传导系统的损伤可能成为早期 的或延迟的结果
• 早期往往因室性纤维颤动而死亡 • 心电图上最常见的变化是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
害,所以在医院的治疗上能用于理疗。
13
触电时间
• 电压50—80V时,20秒皮肤可发生水泡. • 接触200V电流时,电流在体内达最大值
只需1秒左右; • 接触500V电流时,1—2秒内皮肤即可发
生三度烧伤。实际上人体触电受伤时, 真正触电时间均以秒计算。
14
电击伤分型
• 轻型:出现头晕、心悸、面苍白、口唇发绀、惊恐、 四肢无力、接触部位肌肉抽搐、疼痛、呼吸及脉搏加 快,敏感者可出现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一般都能恢 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