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有机化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有机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构造式—表达原子的结合方式和次序的式子
例如:CH3CH2CH2CH3
2.构型式—表达原子的空间连接方式和次序的式子
例如:
C C
H
CH3 H
H3C
3.构象式—表达未连接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的式子
4.分子式—表示分子中所含的各种原子的数量
5.最低系列原则—是指碳链以不同方向编号,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不同编号系列,比较各系列不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6.顺式\反式—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基团处于双键的同侧叫做顺式,反之
叫反式。

7.顺反异构现象—由于双键碳原子连接不通基团而形成的异构现象
叫做顺反异构现象。

形成的同分异构体叫做顺反异构体。

8.顺反命名法—当烯烃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分别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
或基团,并且两个双键碳原子或基团有一对或两对相同时,可采用顺反命名法。

两个相同基团位于双键同侧的叫做顺式,反之叫做反式。

例如:
C C
CH3
H3C
H H顺-2-丁烯
C C
CH3
H3C
H
H
反-2-丁烯
9.Z、E命名法—如果两个碳原子上各自所连的优先基团处于双键的同侧,称为“Z”式构型,处于异侧的称为“E”式构型。

例如:
C C
2H5
CH3
H3C
H(Z)-3-甲基-2-戊烯
10.多环烃—脂环烃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碳环的化合物. 11.环烯烃—环上有双键的脂环烃
例如:环戊烯
12.桥环化合物—多环烃中共用两个碳原子的双环化合物
例如: CH 3CH 3
7,7-二甲基双环[4.1.0]庚烷
13. 螺环化合物—多环烃中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双环化合物 例如: 螺[4,5]癸烷
14. 桥头碳—桥环化合物中各桥共用的两个碳原子
15. 螺原子—螺环化合物中两环共用的碳原子
16.单环芳烃
—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的芳烃 例如:CH (CH 3)2异丙苯
17. 多环芳烃—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芳环的烃
例如:联苯
18. 酚—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化合物 例如:OH
苯酚
19.羧酸衍生物—羧基中的羟基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后所生成的化
合物。

20.杂环化合物:凡分子中具有环状结构单元,且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
子之外还含有其他原子的化合物。

21.共价键—形成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化学键叫化学键。

22.构造—分子中原子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次序叫构造。

23.路易斯式—用元素符号和电子符号来表示化合物构造的化学式
例如:H C H
H
甲烷
H C C H
H H
乙烯
24.凯库勒式—用元素符号和价键符号来表示化合物构造的化学式25.构造简式—在凯库勒式中省去价键符号的简写形式
例如:CH3CH2CH2CH3 或CH3(CH2)2CH3
26.键线式—省略碳氢两种元素符号只写出碳原子的锯齿形骨架的形式例如:己烷
27.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的平衡距离称为键长。

28.键角—共价键有方向性,任何一个两价以上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所
形成的两个共价键间都有一个夹角,叫做键角。

例如:甲烷分子4个C-H共价键之间的键角都是109.5°,而水分子中两个氢氧键之间的键角为104.5°
29.离解能—断裂或形成一根键时所消耗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离解能,是键的一种特性。

双原子分子中的键能就是键的离解能。

30.杂化—将原来的原子轨道混杂均匀而重新组成等量的能量相同的新的轨道
31.杂化轨道—杂化后形成的等量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
32.轨道的杂化—由杂化轨道进而成键的过程
33.σ键—成键电子云对键轴呈圆柱形对称的键
34.σ电子—σ键的成键电子
35.电子云最大重叠原理—电子云交盖程度越大,成键两原子间的电子云密度也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也越牢固。

36.非极性共价键—成键电子云是对称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的,这样的共价键没有极性。

37.极性共价键—电子云的不完全对称分布而呈现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

38.诱导效应—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引起的极性效应,通过静电诱导
作用沿着分子链传递而影响到分子的其他部分,这种分子中原子间的
相互影响叫做诱导效应。

39.吸电子诱导效应—当C-H键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X取
代后,假定X的电负性大于H原子,则成键电子云将向X偏移,称X
为吸电子集团,由它所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吸电子诱导效应。

相反叫斥
电子集团,叫供电子效应。

40.静态诱导效应—静态分子中所表现出来的诱导效应。

41.动态诱导效应—只有这种在进行化学反应的瞬间才表现出来的诱导效应。

42.共轭体系—能发生电子离域的体系。

43.共轭烯烃—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键的烃类中,如果有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开,其余的双键不累积,这种烃类叫做共轭烯烃。

44.共轭效应—由于电子的离域作用,电子云的分部有所改变,体系的
内能降低,分子更稳定,键长趋于平均化,产生的效应叫做共轭效应,以c表示。

45.共轭能—共轭体系分子中π电子的离域而导致分子更稳定的能量,
称为离域能,也叫做共轭能。

46.π-π共轭效应—在共轭多烯,由于π电子离域所产生的共轭效
应。

47.p-π共轭效应—由组成π键的p轨道与相邻原子的p轨道重叠,成
键电子云离域而产生的共轭效应。

48.碳负\正离子—通常带有负\正电荷,是有机化学反应中一类重要的
活泼中间体。

例如:
2
sp2 sp
49.自由基—也叫游离基,与碳正\负离子不同,自由基是共价键均裂的产物,带有未成对电子,也是重要的活泼中间体,如:甲基自由基。

50.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和性质相异的化合物。

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OH和CH3-O-CH3
51.构造—分子中原子相互结合的顺序(方式和次序)。

52.构造异构体—只是构造不同而致的异构体叫构造异构体。

53.立体异构体—分子的构造相同,但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
不同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异构体,这种异构体叫立体异构体,这种现象叫立体异构现象。

54.构象—一个分子沿单键旋转形成的分子中个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列
方式称为构象。

这些不同的排列称为构象异构体。

55.扭转能—重叠和交叉式构象之间的能量可以看做是由于σ键的扭转
引起的张力作用,称为扭转力,这之间的能量差叫做扭转能。

56.直立键\平伏键—环己烷有12个C-H键,其空间取向不同,分为
两种:一种与对称轴C平行,垂直p和P`平面叫做直立键。

一种与对称轴成109.5度角,与平面P和P`成19.5°的倾斜角并且伸向环外,叫做平伏键。

57.构型—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叫做构型。

58.构型异构体—构造相同而构型不同的化合物。

59.对映异构体—互成镜像不能重合的两个结构式
例如:
25
H
C2H5
OH
60.偏振光—通过尼克尔棱镜只在一个方向上震动的光线叫做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

61.旋光异构体—对映体中一个使偏振光向左转,另一种使偏振光向右转,所以对映体也常称为旋光对映体。

62.旋光性物质或光活性物质—能旋转偏振光而具有旋光性的物质。

63.手性分子—不能与自身镜像重合的分子。

能重叠的叫非手性分子。

例如:
O
COOH
H
CH3
H
64.假手性分子—不能对分子手性起作用的手性碳原子。

65.外消旋体—由等量的对应体相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
66.内消旋体—含手性碳原子却不是手性分子,无旋光性的化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