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洛阳市生态功能区划结果,见表4一1、4一22.洛阳市生态现状(1)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截至2002年底,洛阳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目标为维护该区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稀有动植物保护,保护区面积157.66平方公里,省级自然保护区5 个,分别为孟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系统和水禽及候鸟,面积62.06平方公里;吉利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面积35平方公里;青要山自然保护区,面积82平方公里,保护生态系统;龙池漫自然保护区,面积81.61平方公里,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也是保护生态系统,面积23.26平方公里。
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分别为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而积48.1平方公里,郁山国家森林公园,而积20.8 平方公里,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面积68.1平方公里;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27.2km2;五马寺国家森林公园面积86.87km2;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而积25.87km2;其它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共计14个,详见表4-3。
截至2002年底,我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总面积1392.78 平方公里,覆盖率为9.2%。
(2) 生态示范区建设我市2002年底前,栾川、嵩县和伊川都是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 生态示范县,总面积647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
3个县的 生态建设规划都己通过国家局的评审,正按部就班的按照规划进行生 态建设,预计2005年底前可以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
表4-1洛阳市生态功能区一级区分区命名表分区代号地名 功能 生态功能区 L孟津 黄河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新安森林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3新安 森林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I. 洛宁、 森林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15洛宁森林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6森林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栾川、嵩县、汝阳、伊川 森林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II X 吉利 黄河水源涵养区 水源涵养区 II 2 孟津 黄河水源涵养区 水源涵养区 II 3 市区 洛河水源涵养区水源涵养区 II 4 偃师、伊川伊河水源涵养区 水源涵养区 II 5 伊川 伊河水源涵养区 水源涵养区 II 6 伊川、汝阳 伊河水源涵养区 水源涵养区 II ; 、嵩县 伊河、洛河水源涵养区水源涵养区 II 8嵩县伊河水源涵养区水源涵养区续表4-1 洛阳市生态功能区一级区分区命名表III: 孟津、偃师洛河土壤保持区土壤保持区山3 洛宁洛河土壤保持区土壤保持区III, 洛宁洛河土壤保持区土壤保持区山5 洛宁、洛河土壤保持区土壤保持区Ilk 偃师、伊川伊河土壤保持区土壤保持区1IL 伊川伊河土壤保持区土壤保持区Ills 嵩县伊河土壤保持区土壤保持区1【【9 嵩县伊河土壤保持区土壤保持区V t孟津黄河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V:新安、洛河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V3洛宁、栾川伊河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v..嵩县伊河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v5嵩县伊河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VL 栾川伊河源头矿产开发区VI3尚且伊河矿产开发区VI3汝阳汝河矿产开发区VI, 洛宁洛河源头矿产开发区VI5洛河矿产开发区VI6伊川伊河矿产开发区VI7偃师伊河、洛河矿产开发区Vis 新安黄河矿产开发区V II 9 孟津黄河生态旅游区V[Ix 栾川森林生态旅游区VII 2 嵩县森林生态旅游区vn3洛宁森林生态旅游区vn.,森林生态旅游区vn5新安森林生态旅游区vn6孟津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区VII;吉利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区表4-2 洛阳市生态功能“三区”划分命名表功II3 嵩县陆浑水库水源涵养区、土壤保持区能II,洛宁故县水库水源涵养区、土壤保持区区IIIx伊洛河沿岸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区IV,wja白云山森林公园栾川龙峪湾森林公园生花果山森林公园态嵩县龙池曼自然保护区良栾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好新安青要山自然保护区功孟津、吉利孟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能Vi 伊川伊川县农工商一体化示范区区V:栾川栾川县农业生态示范县v3新安新安县生态防护林示范区V. 汝阳汝阳县生态示范区VI:栾川矿产开发区VL 嵩县矿产开发区VI3汝阳矿产开发区重VI, 洛宁矿产开发区点Vis 矿产开发区资VL 伊川矿产开发区源VI7偃师矿产开发区开Vis 新安矿产开发区发VI9 孟津矿产开发区4X. lx Vx 孟津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V:新安、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v3洛宁、栾川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V. 嵩县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v5翌且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表4-3 2002年洛阳市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3)水土流失状况我市水土流失面积10444平方公里,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山丘区植被少,毁林造田,矿山开发,开坡种地等。
截止到2002年底,我市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00平方公里,尚有5600平方公里需要治理。
(4)生态林业现状“十五”期间,我市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以林业生态建设为突破口,以科技为先导,不断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较为先进的林业产业体系框架。
“九五”期间,国家对洛阳投资(包括贷款在内)年均3700万元,进入新世纪,我市紧紧抓住国家重要县生态环境建设机遇,确立了以大工程带动大林业发展的思路,2000年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全而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2002年全面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此外相继实施了国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国家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淮河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大批国家重点林业建设项目,项目覆盖全市所有县(区),据统计,2000年国家投资0.8亿,2001 年为2.1亿,2002年为1.7亿,2003年国家投资达到2.2亿元。
截止2004年底,我市共完成退耕还林8.29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3.39万公顷,荒山造林4.90万公顷。
造林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通道绿化4800余公里,村庄绿化2996个,飞播造林1.63万公顷;淮防林、小型公益林、水保林、世行(亚行)贷款造林等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8%。
(5)生态农业现状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治理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的污染,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的控制。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秸秆还田和过腹还田。
以农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沼气、秸秆气化等纽带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努力构建动植物生态平衡、绿色安全农业生产的农村循环经济系统。
截止2004年底,新增有效灌溉农田而积约1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而积达到24.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0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115万亩。
全市农村沼气用户15万户。
(6)生态廊道建设2002年开始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市边缘周灵王陵遗址上,利用社会捐款1000余万元,建设了1500余亩的周山森林公园,是城市西部的防护屏障。
2004年开始在城市北部利用社会资金,投资兴建上清宫森林公园,绿化面积3000亩,计划2006年年底基本成形。
作为城市北部的防护屏障。
2002年开始完善龙门风景区龙门森林公园,绿化而积8280亩,现己基本完成,是洛阳市南部的生态屏障。
小浪底风景区森林公园绿化面积4000余亩,2003年开工建设,现己基本完成。
(7)伊洛河流域综合整治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对流经我市伊河、洛河进行全而综合整治,对上游矿山有序开采,生态植被按规划恢复,沿河道两岸绿化造林,治理水土流失。
对伊河上的陆浑水库,洛河上的故县水库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3、存在问题分析(1)流域治理及生态恢复由于伊河、洛河上游的栾川、嵩县、洛宁、宜阳蕴藏了大量的矿藏,为加速当地经济发展,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伊洛河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剧了水土流失、由于植被受到了破坏,旦恢复起来有不小的难度,导致局部生态环境恶化。
(2)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洛阳市地处豫西山区,拥有许多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和对森林公园的不断建设,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向好的趋势发展,但由于近些年来矿山开采、旅游急速发展,加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建设及保护资金不足,使这些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也受到了威胁。
同时我市还有一些生态区尚没有被命名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上就难以到位。
缺乏必要的管理依据,基本上属于放任自流状态。
截止2002年底,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9.2%。
已经满足环保模范城市不小于5%的比例。
(3)生态林业荒山造林任务难度大。
全市森林主要集中在南部、西部深山区,而北部、中部的大量浅山丘陵区仍是荒山依旧,植被稀少,旦主要是干旱石质山区,造林难度大。
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深入开展,林木管护的任务更加艰巨,林业执法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经费严重不足,与当前快速发展的林业形势不相适应。
(4)生态农业农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艰巨。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地膜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任重道远。
秸秆综合利用办法少,导致每年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
畜禽养殖污染尚没有完全根治,对地表水体构成威胁。
(5)生态廊道建设沿城市周边建设森林公园,对改善城区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绿化造林成活率不高,严重制约了森林公园的建设速度及功能的发挥。
4、生态建设规划(1)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尽管我市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森林公园的覆盖率己满足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但由于我市山地、丘陵多,生态较脆弱,仍需加大保护力度,因此,首先将省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项工作2003年己经完成;同时又申报了省级熊耳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40平方公里,保护目标为森林、植被及整个生态系统。
该保护区于2004年11月己经省政府批准(豫政文[2004]216 号)o 截止2004年年底,我市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面积己达2058.86 平方公里,覆盖率为14%0(2)生态林业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现有天然林面积15.97公顷,按照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规划方案,公益林建设预计2006 年新增约0.8万公顷。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6年计划完成造林 1.4万公顷。
在汝阳县中南部完善淮河防护林工程,重点在汝河上游地区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2006年完成0.11万公顷,每亩每年国家投资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