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洛阳市生态功能区划结果,见表4-1、4-22、洛阳市生态现状(1)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截至2002年底,洛阳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目标为维护该区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稀有动植物保护,保护区面积157、66平方公里,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分别为孟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系统与水禽及候鸟,面积62、06平方公里;吉利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面积35平方公里;青要山自然保护区,面积82平方公里,保护生态系统;龙池漫自然保护区,面积81、61平方公里,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也就是保护生态系统,面积23、26平方公里.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分别为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48、1平方公里,郁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20、8平方公里,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面积68、1平方公里;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27、2km2;五马寺国家森林公园面积86、87km2;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面积25、87km2;其它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共计14个,详见表4-3。
截至2002年底,我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总面积1392、78平方公里,覆盖率为9、2%。
ﻬ(3)水土流失状况我市水土流失面积10444平方公里,产生水土流失得主要原因就是山丘区植被少,毁林造田,矿山开发,开坡种地等。
截止到2002年底,我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00平方公里,尚有5600平方公里需要治理。
(4)生态林业现状“十五”期间,我市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培育与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以林业生态建设为突破口,以科技为先导,不断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得林业生态体系与较为先进得林业产业体系框架。
“九五"期间,国家对洛阳投资(包括贷款在内)年均3700万元,进入新世纪,我市紧紧抓住国家重要县生态环境建设机遇,确立了以大工程带动大林业发展得思路,2000年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全面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2002年全面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此外相继实施了国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国家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淮河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大批国家重点林业建设项目,项目覆盖全市所有县(区),据统计,2000年国家投资0、8亿,2001年为2、1亿,2002年为1、7亿,2003年国家投资达到2、2亿元。
截止2004年底,我市共完成退耕还林8、29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3、39万公顷,荒山造林4、90万公顷。
造林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通道绿化4800余公里,村庄绿化2996个,飞播造林1、63万公顷;淮防林、小型公益林、水保林、世行(亚行)贷款造林等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8%。
(5)生态农业现状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治理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得污染,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污染得控制.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秸秆还田与过腹还田。
以农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沼气、秸秆气化等纽带得农村循环经济模式,提高生物质能源得利用效率,努力构建动植物生态平衡、绿色安全农业生产得农村循环经济系统。
截止2004年底,新增有效灌溉农田面积约1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4、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0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115万亩。
全市农村沼气用户15万户。
(6)生态廊道建设2002年开始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市边缘周灵王陵遗址上,利用社会捐款1000余万元,建设了1500余亩得周山森林公园,就是城市西部得防护屏障.2004年开始在城市北部利用社会资金,投资兴建上清宫森林公园,绿化面积3000亩,计划2006年年底基本成形。
作为城市北部得防护屏障。
2002年开始完善龙门风景区龙门森林公园,绿化面积8280亩,现已基本完成,就是洛阳市南部得生态屏障.小浪底风景区森林公园绿化面积4000余亩,2003年开工建设,现已基本完成。
(7)伊洛河流域综合整治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对流经我市伊河、洛河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对上游矿山有序开采,生态植被按规划恢复,沿河道两岸绿化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对伊河上得陆浑水库,洛河上得故县水库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3、存在问题分析(1)流域治理及生态恢复由于伊河、洛河上游得栾川、嵩县、洛宁、宜阳蕴藏了大量得矿藏,为加速当地经济发展,矿山开采带来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伊洛河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剧了水土流失、由于植被受到了破坏,且恢复起来有不小得难度,导致局部生态环境恶化。
(2)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洛阳市地处豫西山区,拥有许多国家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对自然保护区得有效保护与对森林公园得不断建设,使当地得生态环境向好得趋势发展,但由于近些年来矿山开采、旅游急速发展,加上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得建设及保护资金不足,使这些生态脆弱区得环境也受到了威胁。
同时我市还有一些生态区尚没有被命名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建设与管理上就难以到位。
缺乏必要得管理依据,基本上属于放任自流状态.截止2002年底,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得比例为9、2%。
已经满足环保模范城市不小于5%得比例.(3)生态林业荒山造林任务难度大。
全市森林主要集中在南部、西部深山区,而北部、中部得大量浅山丘陵区仍就是荒山依旧,植被稀少,且主要就是干旱石质山区,造林难度大。
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得深入开展,林木管护得任务更加艰巨,林业执法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经费严重不足,与当前快速发展得林业形势不相适应。
(4)生态农业农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农业结构调整得任务依然艰巨。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地膜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生态环境得改善任重道远。
秸秆综合利用办法少,导致每年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
畜禽养殖污染尚没有完全根治,对地表水体构成威胁。
(5)生态廊道建设沿城市周边建设森林公园,对改善城区环境起到了良好得效果,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绿化造林成活率不高,严重制约了森林公园得建设速度及功能得发挥。
4、生态建设规划(1)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尽管我市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森林公园得覆盖率已满足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得要求,但由于我市山地、丘陵多,生态较脆弱,仍需加大保护力度,因此,首先将省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项工作2003年已经完成;同时又申报了省级熊耳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40平方公里,保护目标为森林、植被及整个生态系统。
该保护区于2004年11月已经省政府批准(豫政文[2004]216号).截止2004年年底,我市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面积已达2058、86平方公里,覆盖率为14%。
(2)生态林业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现有天然林面积15、97公顷,按照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规划方案,公益林建设预计2006年新增约0、8万公顷。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6年计划完成造林1、4万公顷.在汝阳县中南部完善淮河防护林工程,重点在汝河上游地区营造水源涵养林与水土保持林,2006年完成0、11万公顷,每亩每年国家投资100元。
继续实施绿色通道工程,2006年完成300公里,投资150万元。
水保林工程计划2006年完成3万亩,其中嵩县、宜阳各1万亩,洛宁、伊川各0、5万亩,每亩每年国家投资100元。
小浪底库区绿化工程,计划2006年完成10万亩,市财政投资4000万元。
(3)生态廊道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以环城防护林带、道路绿化与风景片林为主要内容,建设高标准、高效能得环城生态防护林网络,实现城市生态防护、绿化、美化协调统一。
按照《洛阳市环城生态防护林工程规划》要求,重点规划建设环城道路、水系网络带状防护林长256、5公里,占地3616、2公顷,2005年开始实施,2006年初见成效,2010年全面完成。
邙山绿化工程,以洛阳市为中心,涉及新安、孟津、偃师、洛龙、老城、西工、瀍河7个县(市)区,以农田林网,防护林带、经济林营造洛阳北部生态屏障,2006年完成7、3万亩,投资14万元。
(新安1、5万亩,偃师1、5万亩,孟津4万亩,洛龙0、12万亩,老城、西工、瀍河各0、06万亩)。
(4)生态农业全面实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涉及宜阳、洛宁、栾川三个县,总投资800万元,其中中央拨款400万元,地方财政4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农田基本改造与种苗场,2006年底完成.在新安、汝阳、偃师、孟津四县实施沃土示范工程,总投资1800万元,中央、地方各投资9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坡改梯、绿肥基地、培肥地等,2006年底完成,在洛阳郊区、孟津、新安、偃师、宜阳、伊川、栾川、洛宁、新安县继续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计划投资2700万元(其中中央拨款1350万元,地方财政1350万元),2006年底完成。
(5)生态恢复重点对矿山开发造成得生态破坏进行恢复,主要涉及栾川、嵩县、洛宁、新安、宜阳等县。
投资1595万元,实施宜阳锦屏山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内容有清理废矿石、矿渣3万m2,土地复耕100亩,山体矿坑恢复植被6000m2,依山修建防护林,计划2005年开工,2006年底初见成效。
(宜阳县政府筹资).投资600万元,实施伊川县高山煤矿区地面塌陷治理,企业自筹资金,主要内容有治理塌陷区3万m2,土地恢复整治4公顷,复垦耕地3、5公顷.2005年开工,2006年底完成。
投资220万元(企业自筹),实施嵩县城关小南沟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主要内容为在沟内建长40米,宽6米,高10米得拦渣坝二条,植被恢复面积1000亩。
2005年开工,2006年完工.投资330万元(企业自筹),实施栾川县潭头金矿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内容为:植被恢复500亩,空区支护与拦渣坝加固加高。
2006年5月底完成.其她项目详见重点项目表.5、规划实施保障为完成创模要求,必须按照规划进行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已按职责进行了分工,并落实了资金,所有工程正按计划进行,规划重点工程见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