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区域交通分析及对外交通规划

第五章 区域交通分析及对外交通规划

第五章区域交通分析及对外交通规划5.1 交通区位关系5.1.1 山西省在全国的交通区位关系山西省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以西,黄河中游以东,陕西省和山东省之间,传统上属于中国内陆的中部地区,其行政区划包括运城、侯马、大同、宁武、朔州、长治、阳泉、晋中、忻州、临汾10个地级市,辖12个县级市,面积15万多km2(位于全国第19位),截至2001年底全省人口为3141万(位于全国第19位)。

山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与周边地区有较深的历史渊源。

内蒙古河套一带的居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晋北人民走西口的后代,明代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出去的移民遍及华北各省。

清代中叶,晋商在全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也说明历史上山西人民具有良好的对外交流的传统。

山西省的对外交通,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

航空运输主要为长途客运服务,在黄河上,也有少量的内河航运。

山西煤炭储量居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晋煤外运,也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

从交通运输的方向来看,其主要分布为:向东方向与河北、北京的交流最为密切,交通量也最大,无论是大秦铁路的晋煤外运,还是通往天津塘沽港的对外进出口贸易,都要通过这一地区。

向南方向的交通量为其次,但交通量也十分巨大。

主要是经过中原通往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各省,山西省与这些地区的经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向西南方向的交通量也比较大,主要是从晋西南的运城市通往我国西北、西南地区,这是一条有历史传统的交通线路,黄河两岸的人民历来都是通过着条线路结成秦晋之好。

向北方向的交通主要是从晋北的大同市进入内蒙古的丰镇,这条线路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军事价值,目前主要为晋蒙两地的经济交流服务。

图5—1 山西省对外交通方向图向西方向的交通主要是跨过黄河通向陕北、宁夏,当年八路军从陕甘宁东渡黄河就是从这条线路走的。

但由于这些地区目前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流动人口也不多,所以这一方向的交通量也不大。

近年来山西省的公路发展较快,从1993年起到2002年,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建成高速公路1068km(位居全国第8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接近60000km。

5.1.2 运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区位关系运城市处于华北地区进入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冲,素有“晋南枢纽”之称。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自古商贸繁荣,成为晋秦豫三省交汇处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号称“三藩之都会”。

运城市地理位置优越,综合交通发达。

目前,运城市已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正在建设)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对外联系,且具备相当规模,运城市交通运输状况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过境交通和省际交通占有较大的比例,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运城,历史上习惯称为河东,北距北京914km,距省城太原405.5 km,东南距河南省郑州市219km,距最近的民航机场西安机场240km,距最近的出口海岸天津港949km。

运城市东连太行山脉与晋城市的阳城、沁水两县接壤,北至吕梁山南麓与临汾市的翼城、曲沃、侯马、乡宁三县一市毗连,为黄河中游的华北黄土高原。

运城市同邻省三门峡市、渭南市一起构成黄河中游“金三角”。

运城市由于地处山西省西南,紧邻陕、豫两省,存在大量的过境交通。

目前对外交通主要依赖公路和铁路。

主要的对外公路有:108国道(北京至昆明):经过河津跨越黄河进入陕西,是从山西进入陕西渭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向东通往晋城等晋东南地区。

209国道(呼和浩特至北海):从北到南贯穿整个运城市,北接侯马市,南连三门峡市,是运城市重要的南北通道。

大运(大同到运城)高速公路:从侯马进入运城,是运城到山西省政治经济中心太原市的最为便捷的公路,也是山西省最长的高速公路,目前大运高速公路南段和北段均以建成通车,中段也将在2003年建成通车。

运风(运城至风陵渡)高速公路:从运城至风陵渡,跨越黄河后与西潼(西安至潼关)高速公路相连,这是运城进入陕西省最常通行的道路,也是整个山西省进出陕西省的最重要的交通要道,随着大运高速公路的全面竣工,西安到北京的高速公路全面贯通,这条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将会更大的增长。

图5—2 运城市对外交通区位图运三(运城至三门峡)高速公路:北接大运高速公路,经过运城以东(距市中心约5km),向南穿越中条山,跨越黄河进入河南省,是从运城市进入河南省的主要通道。

目前运城市有高速公路235km,全市公路总长约为8500km(截止2002年10月统计值)。

主要的对外铁路有: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是运城市通往太原和西安的主要铁路大动脉,客货运交通量都比较大,近年来由于大量的高速公路不断建成通车,中短途公路客运量剧增,使得铁路中短途客运量有所减少,但铁路货运量仍然呈现大量增长之势。

侯西铁路:横亘运城市域东西,从河津市进入陕西省的韩城市,是进入陕西省的一条捷径。

但其客货运交通量都没有南同蒲铁路的交通量大。

运城市的西边和南边都是黄河,有局部观光旅游之便,但是黄河近年来河水流量较小,通航条件不佳,水运交通量较少。

运城市的航空事业正在处于起步阶段,运城机场正在建设中。

运城市的对外交通主要靠公路和铁路,公路的客货运量又超过铁路,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都将延续这种布局。

运城至周边大中城市几乎都有高速公路连接,如运城至西安,汽车行程耗时2小时30分钟;运城至洛阳,耗时2小时10分钟;运城至侯马,耗时50分钟;运城至三门峡,耗时40分钟;运城至太原,耗时6小时。

随着大运高速公路在2003年的全面建成通车,运城至太原的耗时将减少到4小时30分钟。

运城市目前长途客运联系最多的城市是西安市,每日往返西安的客运班车达20对以上。

公路客运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铁路客运的压力,使交通运输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居民出行更加方便,但在某些线路上也存在着运力过剩,过度竞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下降的问题。

5.2 运城市区对外交通出入口现状运城市区的地形较为平坦,但是其南部有盐池阻隔,主要对外的交通通道分布在市区的东北南三个方向。

铁路枢纽位于城市中心,许多铁路支线分布于市区各处,对城市造成了分割,同时也对城市道路交通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目前运城市区的对外交通出入口主要有以下7处:高速公路出入口3处:(1)运风高速公路出入口:是位于关公像以西的高速公路引道,是运城到西安方向的最主要的出入口,也是目前交通量最多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高峰小时交通量为400辆(见第二章有关交通量调查表)左右,每日交通量为4000辆以上。

在进入运风高速公路约2km处,可通过互通式立交进入大运高速公路。

(2)黄河路北段出入口:位于运城市的正北,在黄河路与大运高速公路的交叉口以北约300m处,是进出大运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大运高速公路的运城至侯马段已经于2002年10月16日正式通车,该出入口也将成为运城市到太原方向高速公路最主要的出入口,其交通量在不远的将来会急剧地增长。

(3)运三高速公路出入口:位于运城市的东部,从盐湖大街延伸段进入运三高速公路,目前高峰小时交通量大约为150辆左右,每日交通量为2000辆以上。

交通量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有许多车辆为了降低成本,走其它公路(如原有的209国道,属于二级公路)所致。

其它公路出入口4处:(1)大运公路出入口:是位于运城市的东北部,是运城到省内东部和北部的最主要的出入口之一,是运城市的重要门户,也是通往运城新机场的必经之路。

该出入口目前交通量较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为900辆(见第二章有关交通量调查表)左右,每日交通量为7000辆以上。

此处还与运三高速公路有一处部分互通式立交,仅有两条匝道,可通过匝道由大运公路进入运三高速公路的向南方向的车道,或从运三高速公路通过匝道进入大运公路的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由于这种立交在互通方式有较大的缺陷,因此目前其匝道交通暂时不开放。

(2)209国道出入口:位于运城市西北,通向万荣、河津方向。

路况较好,是新改建的二级公路,在关公像广场与运风高速公路、圣惠路、工农街相接。

该出入口交通量也比较大,目前高峰小时交通量为辆。

(3)运金路出入口:位于运城市的正西,是运城市区通往运城市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但目前交通量较少。

(4)池神庙出入口:位于运城市区的正南,穿过盐池,通向运城市中条山一带的南部地区,由于该方向不是运城市的主要对外交通方向,每日出入交通量较少。

还有一些等级较低的道路通往周围乡镇,由于交通量都比较小,对运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影响不大。

南同蒲铁路穿过市区,主要客货运站都在市区内,主要承担对外长途交通运输任务,但由于铁路与城市过于紧靠,对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5.3 市区出入口交通需求分析5.3.1 公路公路运输是运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

2001年,在运城市的客货运总量中,公路客运量为3066万人次,铁路客运量为86万人次,公路约占97.3%,公路货运量为2337.2万吨,铁路货运量为143.77万吨,公路约占94.2%。

这说明,无论是货运还是客运,公路运输量都占绝对比重。

图2 2001年运城市公路、铁路客货运量比例根据运城市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交通现状,可以对运城市各个方向的出入口交通做出如下分析:(1)南部:由于运城市的南部有盐池的天然阻隔,并且运城市南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有黄河阻碍过境交通,所以该方向不可能成为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入口,但是中条山将建成为运城市的后花园,盐池有是运城市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这条路在相当程度上将担负起旅游公路的重任。

(2)东部:该方向有两个主要出入口,分别是东北部的大运公路出入口和东南部的盐湖大道延伸段出入口。

在这两个出入口中,东北方向的出入口交通量较大,并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会延续这一现象。

其原因是该方向是通往晋北、晋东南地区的最重要的出入口,在不久的将来,运城机场将建成使用,出入机场的旅客绝大部分都将通过这个出入口进出运城市区,它不仅要承担更大的交通量,而且是运城市一条重要的迎宾大道。

东南方向的盐湖大道出入口,主要是进出运三高速公路通往河南省方向,也有一部分可以通过209国道通往平陆、夏县方向,从长远看,将来这条出入口的交通量会有较大的增长。

(3)北部:该方向也有两个主要出入口,一个是正北方向的黄河大道,另一个是西北方向的209国道。

目前209国道的交通量较大,但随着大运高速公路的全面开通,估计有部分交通量要分流,209国道的交通量在将来的增长有限。

黄河大道通往运城市域的北部,目前的交通量不是很大,但黄河大道的交通量随着大运高速公路的全面通车将会有较大的增长,很可能成为对外交通增长最快的出入口。

(4)西部:该方向有三个主要的出入口,即位于西北部的运风高速公路引道,位于正西的运金路和位于西南部的去解州的省道。

在这三个出入口中,交通量最大的是运风高速公路,目前交通量已经达到5000辆/日以上。

运金路属于为运城市域地方服务的道路,即使到将来,交通量也不会有过大的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