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图与洛书

河图与洛书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散见于各种史籍上,但说法不一,见解各异。

这里介绍几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河图洛书起源与传说
关于河图洛书起源的学说。

古今认识不一。

传统一般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礼记·礼运》:“河出马图”。

先秦也有持否定观点:
1)伏羲受河图,画八卦。

《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

”《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2)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
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

《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

”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

”《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

故曰归藏氏。


3)帝尧得龙马图。

《宋书·符瑞志》:“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新闻社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省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

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专绳。


(4)帝舜得黄龙负河图。

《宋书·符瑞志》:“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图长三十三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


(5)大禹受洛书。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

”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

呼禹曰:文命治水。

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

”《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6)成汤至洛得赤文。

《宋书·符瑞志》:“汤东至洛,观尧坛,有黑龟,并赤文成字。


(7)文王受洛书、应河图。

(8)成王观河、洛,得龙图、龟书。

然河图、洛书究为何物,宋以前古籍文献一直未载,至宋陈抟始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于后世。

对此历代均有争议。

围绕其来源,后世还有以下观点:①来源于道家炼丹养生术。

②来源于对天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

③来源于对古气候、方位的观测。

④来源于北斗斗柄指向及由此而产生的古代历法。

⑤洛书起源彗星的气体尾巴轨迹。

⑥河图数导源于《周易·系辞》“天地之数”,洛书亦导源于《周易》,以上诸说尚属一家
之言,均未得到公认。

卓致立、卓致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