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盆髋臼骨折培训课件

骨盆髋臼骨折培训课件


经耻骨体及其水平支连接骶股弓,另一个经耻骨体及
其下支与坐骨支连接骶坐弓。副弓的力学作用是稳定
和加强主弓。
骨盆骨骼在力线经过的部位骨质增厚,骨小梁亦
按应力线排列。主弓骨质粗厚坚实,副弓则较薄弱。
因此,骨盆受损时副弓常先折断,而主弓骨折时副弓
常多同时骨折。承重弓骨折将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性,
影响承重功能。有关骨盆环稳定性结构的认识,是对
骨盆髋臼骨折
14
(三) 盆腔内神经
盆腹膜下腔的神经非常丰富,主要为骶神经丛和 植物神经系统的骶支。骶丛由腰骶干(由L4神经下部 和L5神经组成)与骶1~3前支和骶4前支的一半构成, 贴于骨盆后壁,分支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臀上、 下神经等。坐骨神经由坐骨大孔出盆。阴部神经由梨 状肌下缘出盆,并由坐骨小孔回到盆内进入坐骨直肠 窝。上述神经在盆内的移动性小,骨盆骨折移位时可 因牵拉致伤,骶骨骨折与骶髂关节损伤合并神经损伤 的发生率特别高。盆内脏器由盆内脏神经支配。
骨盆髋臼骨折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多发于青壮年,常有严重的并
发症和多发伤。由于骨结构坚固以及盆内含 有脏器、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因此骨盆
骨折的发生率较低而病死率较高。人群中的
骨盆骨折发生率大约为20/10万~37/10万人, 约占所有骨折的0.3%~6%。未合并软组织或
内脏器官损伤的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为10.8%,
骨盆髋臼骨折
4
因此,骨盆骨折常为多发伤中的一个损伤。 多发伤中有骨盆骨折者为20%,机动车创伤 中有骨盆骨折者为25%~84.5%。骨盆骨折 是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仅次 于颅脑伤和胸部损伤。损伤后的早期死亡 主要是由于大量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 衰竭与感染等所致。在严重的骨盆创伤的 救治中,防止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及时诊断 治疗合并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的髋骨组成,借助坚强有力的韧带将诸盆骨连结成为
一个整体。髋骨包括髂骨、坐骨与耻骨,三块骨初为
软骨连接,16岁左右形成骨性连接,三块骨融合处的
外侧即髋臼,后者与股骨头构成髋关节。骶骨位于骨
盆的后正中部,上三个骶椎两侧的耳状关节面和两侧
髋骨的耳状关节面连接,构成骶髂关节。骶髂关节属
真正的滑膜关节,但一般只能作上下的微动。
骨盆髋臼骨折
5
第一节 骨盆应用解剖
• 骨盆介于脊柱与双下肢之间,除承接脊柱所 承受的应力及将其分散和传导至双下肢外, 同时具有保护盆内脏器、血管与神经等重要 结构的功能。了解骨盆的应用解剖,有助于 对骨盆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骨盆髋臼骨折
6
一、 骨盆的结构与生物力学特征
(一) 骨盆的结构
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闭合骨环,由骶、尾骨和两侧
胱上、下动脉和直肠动脉,在女性另有子宫与阴道动
脉。此外,还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的骶中动脉,以及
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痔上动脉。贴盆壁而行的血管,
在前、后和两侧相互吻合成环,并和腹主动脉、髂外
动脉及股动脉的分支相通
13
盆腔内还有和动脉伴行的静脉及异常丰富 的静脉丛,后者的面积约为动脉的10~15倍, 且相互通连。由于盆腔内外有密布的血管,而 动脉支及静脉丛又多围绕盆腔内壁,因此骨盆 骨折时极易损伤邻近的血管引起大量出血,除 形成盆腔血肿外,出血量大者还将沿腹膜后间 隙向上扩展,形成巨大的腹膜后血肿,引起腹 膜刺激症状及低血容量性休克。
骨盆骨主要由血运丰富的骨松质构成,骨折后断 端极易渗血,其出血量与骨折部位及严重程度成正相 关。
骨盆髋臼骨折
8
(二) 骨盆的生物力学特征
骨盆是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躯干重力是通过骨性
骨盆结构向下肢传递。以髋臼为界,可将骨盆环分为
前、后两部分。骨盆后部是承重的主要部分,故称承
重弓或主弓。骨盆承接和向下传递躯干重力是通过两
11
1. 盆腹膜腔:这是腹膜腔的延续部,相当于大盆腔 部位,其内有进入盆腔的小肠、结肠及腹膜内直 肠。
2. 盆腹膜下腔:此腔大体上相当于小盆腔,其上界 为腹膜,下面为盆筋膜。腔内有膀胱和直肠的腹 膜外部分、输尿管的盆部、前列腺、输精管盆部 与输精管壶腹。在女性,盆腹膜下腔还有子宫颈 与阴道的上部。此外,盆腹膜下腔内还有血管、 神经、淋巴管及淋巴结。
复杂的骨盆创伤病死率为31.1%。
骨盆髋臼骨折
2
骨盆髋臼骨折
3
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 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致。运动时突然 用力过猛,起于骨盆的肌肉突然猛烈收 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 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 环的稳定,治疗上相对容易。但是,中、 高能量损伤,特别是机动车交通伤多不 仅限于骨盆,在骨盆环受到破坏的同时 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伤、盆内脏器伤或 其他骨骼及内脏伤。
个承重弓来完成的,骨盆传递应力部位的骨小梁呈弧
形排列,主要集中于骶骨翼、弓状线、髋臼上部及坐
骨结节。立位时,躯干重力是通过两侧骶髂关节、髂
骨后部及髋臼至股骨, 该承重弓称为骶股弓 。坐位
时,重力经髂骨后部及坐骨上支抵坐骨结节,称为骶
坐弓。
骨盆髋臼骨折
9
骨盆前部由两侧耻骨上、下支与耻骨联合构成的
弓形结构称为联结弓(或称副弓)。联结弓有两个,个
骨盆髋臼骨折
7
关节周围主要的韧带有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骶 髂间韧带及骶结节韧带等。两侧的耻骨体在骨盆前正 中线连接,形成耻骨联合,关节面覆以透明软骨,其 间的纤维软骨盘具有真正的连接作用。关节周围还有 前、后、上、下四条韧带以助耻骨体的连接。正常的 耻骨联合间距为0.1~0.6cm,平均0.5cm。
3. 盆皮下腔:此腔位于盆筋膜和会阴部皮肤之间,
前为尿生殖器官,后为直肠末端。
骨盆髋臼骨折
12
(二) 盆腔内血管
盆内血管主要为髂内动、静脉及其分支。髂内动
脉在骶髂关节部从髂总动脉分出后,在坐骨大孔上缘
分支供给盆腔脏器、盆壁及外生殖器。其壁动脉支是
贴盆壁而行,主要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与
臀下动脉及阴部内动脉。其脏动脉支较小,分支有膀
这类损伤评估和治疗的基础。
骨盆髋臼骨折
10
二、 盆腔
(一) 盆腔脏器 盆腔是指小骨盆上、下口之间的腔隙,前壁为
耻骨联合及耻骨支部分,后壁为骶、尾骨与髂肌及 腰大肌,侧壁为髋臼、坐骨上支与闭孔内肌及梨状 肌。就腹膜、盆筋膜及内容脏器的连续性而言,盆 腔可分为盆腹膜腔、盆腹膜下腔及盆皮下腔。
骨盆髋臼骨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