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简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 (220年~581年)
•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 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 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促 进作用。此时新出现的家 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 凳、方凳、圆案、长杌、 橱,并有笥、簏(箱)等 竹藤家具。床已明显增高, 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许 可床顶、床帐和可拆卸的 多折多牒围屏。坐类家具 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 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 高型发展
高490mm,八只腿足下面有托泥承担。 托泥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类的脚下端 所加的底框,以免腿脚扎入土地当中, 起承托作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同时, 托泥还起列了加固家具的作用。
带脚踏的扶手椅·西魏
• 敦煌285窟西魏壁画。 据目前所有的形象资 料来看,这是中国家 具史上的第一把扶手 椅。菩萨呈垂足而坐 状,从此时起,垂足 坐姿产生。
• 明代随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具成了流通的 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型 研究。这些都促成了明代家具的大发展。明代家 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推 陈出新,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 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 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 国古代家具推向顶峰时期。 明代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 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格"明式"。明式家具 的产地主要有三处:北京皇家的"御用监",民间 生产中心苏州与广州。明式家具的品种十分丰富。 保留至今的,主要有凳椅类,几案类、橱柜类、 床塌类、台架类等。此外尚有作为屏障之用的围 屏、插屏、落地屏风等。明式家具多用花梨、紫 檀、鸡翅木、铁力木等硬木,也采用楠木、樟木、 胡桃木、榆木及其它硬杂木,其中以花梨中的黄 花梨效果最好。这些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 硬而又富有弹性。这种材料对家具造型结构、艺 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木质坚硬面有弹性, 且硬木是比较珍贵的木料,所以家具有料的横断 面制作很小。为此,造型也就显得线型简练,挺 拔和轻巧。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 明式家具很少施用髹漆,仅仅擦上透明蜡即可以 充分显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自然美。选材是设计 意图的重要部分之一。
榻 石雕 開元寺塔 泉州 北宋
明代家具(1368年~1644年
• 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 前期(15~17世纪)发展到 了顶峰,达到了历史上的 最高水平,而且在世界家 具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 系,具有显赫的地位。这 个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 质坚硬的硬木材料,在制 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 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 由于这一时期的家具具有 共同的时代风貌与特色, 而且制作年代以明朝为主, 因而被称为“明式家具”。
隐囊·北魏
• 龙门石窟宾阳洞维摩 洁浮雕像。隐囊是放 在床上,供人后靠垫 背之物。
床榻·东晋
•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 的《女史箴图》中的 床体很大,四面设屏, 很 大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 (589~960年
• 中国家具发展至唐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 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至五代时,家具 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 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 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 (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 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通雅》记载:"倚 卓(椅桌)之名见于唐宋。"六朝已有椅凳, 唐代更趋流行,几、案高度皆以坐面为基准, 坐具既高,桌的出现势为必然。家具高型化 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 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 使用功能分类。大致可分为:坐卧类,如凳、 椅、墩、床、榻等;凭椅、承物类,如几、 案、桌等;贮藏类,如柜、箱、笥等;架具 类,如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五 代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描绘 了成套家具在室内陈设、使用的情形。
带托泥大榻·隋
• 山东嘉祥英山隋墓 壁画中有一个大型 坐榻,腿下有托泥, 箱形榻体周边为壶 门形装饰。
腰鼓形圆墩·唐朝
• 三彩坐俑出土于西安 王家坟。这种坐墩与 南北朝时北魏菩萨像 坐墩极为相似。沈从 文先生认为这种圆墩 是由战国以来妇女为 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 发展而来。
带幔帐床·初唐
• 箱形床架,前沿镂有 壶门形装饰,帐幔富 丽华贵,坠以彩穗装 饰,精致的编制坐垫, 既美观又舒适。而在 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 也是一种风格。
大木床·战国·
• 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 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 最早的床形实物。该 床长2120mm,四周 立有围栏,两侧留有 上下口,床面为活动 屉板。通体饰有髹漆 彩绘。
古典家具稚型 彩绘虎座鸟架鼓·战 国
• 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 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 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 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 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 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 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 该架鼓做工精美, 体现了 战国时期中国家具的艺术 成就。
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五代
• 《韩熙载夜宴图》的 另一个局部,可以看 出此时的家具造型与 装饰和唐代家具有明 显不同,为宋代家具 的简练质朴的风格的 前奏。
宋代家具 (960年~1279年
•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 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 具已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 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 结构为基本形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 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家具正是在 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 细为主要特征。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 被框架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 圆形或方形,构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 闭口不贯通榫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 的平面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 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边框中,四 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 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此外,宋 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 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家具种类有开光鼓墩、交椅、高几、琴 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灯架)、 带抽屉的桌子、镜台等,各类家具还派 生出不同款式。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 组合家具,称为燕几。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
提要
•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历史是一部由木头构创 的绚丽诗篇,亦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 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 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 华丽润艳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镌秀的高型家 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 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 士的钟爱和追求。尤其是明清家具,将我国古代家具推上 了鼎盛时期,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令国内外人士叹为观 止。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 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迎然 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 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 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 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