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易混点29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错因归纳: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在内容、影响、地位方面的认识区分不清。
释疑解惑真题突破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B项。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故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就是神话故事,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故C项错误;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
模拟突破1.“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C.康德 D.伏尔泰【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尽管流于诡辩”、“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即可判断。
2.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C.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答案】B【解析】材料并未涉及代替民主制的问题,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民主制,而是反对直接民主制,故A项错误;本题的材料是强调雅典的民主政治必须加强公民的知识和政治修养,以防出现“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等可笑的现象,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C项错误;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材料中也体现不出来,故 D项错误。
3.古代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
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 )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B.“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C.“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答案】B【解析】“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这是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名言,将哲学研究的重点真正的转向了人生和人类社会,并不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项错误;“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这与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表述如出一辙,故B项正确;“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的是道德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同样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的是要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人身上,故D项错误。
4.黑格尔评论某一思想:“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据此判断,黑格尔评论的是( )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从材料看出古希腊时期,英雄们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体现了智者学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英雄们是法律和道德的制定者,不符合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柏拉图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故D项错误。
5.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
这说明该学者( )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解析】题干反映两层信息,第一层说明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认为自然的真理无穷无尽且不断变化,第二层反映他主张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即个人道德,由此可判断该学者为苏格拉底。
题干第一层信息说明该学者认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故A项错误;题干中无关神的否定问题,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主张认识自我,研究自我,与题干第二层信息吻合,故C项正确;D选项应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6.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
这反映出他主张( )A.不断地认识自我B.不必遵守法律判决C.肯定美德的作用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遵从法律判决并誓死捍卫个人自由尊严。
根据题目可以得出,故选A项。
6.(2019·安徽宣城模拟)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物质生活B.科学精神C.自由权利D.理性价值【答案】D【解析】据材料“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可知,理智是人理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8.(2018·湖北黄冈调研)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他曾经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普罗泰格拉阐述的核心思想是( )A.阐释了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B.客观评价了法律对城邦的重要作用C.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D.强调了城邦是人和法律的有机结合【答案】C【解析】材料“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属于所有的人”“……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肯定了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
9.(2019·河南豫西南示范性高中联考)“智者学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时代和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智者学派的不懈努力B.功利主义的诱导C.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D.雅典的公民政治【答案】D【解析】“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突出公民对于集体的责任,愿意参加政治的热情,是智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
10.(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的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
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B.肯定人的价值和否定了神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答案】 B【解析】材料强调“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即思想的解放者,通过向人教授“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知识,提高希腊人的文化水平,从而认识到人的价值,从而使人从神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肯定了人的价值,否定了神,故B项正确。
11.(2017·福建龙岩模拟)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
由此可见他所处时代( )A.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B.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仍处原始蒙昧状态之中C.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D.民主政治的繁荣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答案】A【解析】智者学派把人从神和自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并未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故A项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错误;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是近代伴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而成为社会主流的,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可知,人的意识仍受神学思想的束缚,并非完全的自我膨胀,故D项错误。
12.(2017·天津河东调研)《论真理》中记载了普罗泰格拉留传下来的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据此判断:普罗泰戈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A.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D.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答案】 D【解析】“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体现注重个人权力与价值,与材料中普罗泰格拉的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相符,故D项正确。
13.(2017·山东日照模拟)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
”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答案】 D【解析】苏格拉底认为国家“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现了苏格拉底的爱国情怀,并非追求个人自由,故A项错误;民主意识,参政意愿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苏格拉底是在强调自己本人对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并非要求“匹夫有责”,故C项错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说明苏格拉底在关注国家的弊端,希望通过自己的尽职尽责,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故D项正确。
14.(2016·湖南衡阳三模)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这实质表明两人( )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可知宣称自己不信仰神,并非反对宗教神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忽视道德,故B项错误;古代雅典,不信奉邦神,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受到惩罚,但他不是二者“实质”层面的共同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二者对神持怀疑态度,实质上反映了二者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