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16、(9分)(2014海南卷)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 ,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 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 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极流向_____极。(填字母)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L__i+_+__M__n_O__2_+_e_- _=_L_i_M__n_O_2_____。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______(填 “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
2、观念统领,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素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12月)
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 知识
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观念 探究能力 思维方式
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正极电极方程式为: 2FeO42-+6e-+8H2O=2Fe(OH)3+10OH-;
3、利用技术,突破复习难点
大数据、富媒体、云计算
二、教学,是充满挑战的一个领域
(3) 教学组织的精准化
教学诊断系统
二、教学,是充满挑战的一个领域
网上阅卷 (无批注)
网上阅卷 (带批注)
纸上阅卷 (常态化)
二、教学,是充满挑战的一个领域
二、教学,是充满挑战的一个领域
二、教学,是充满挑战的一个领域
二、教学,是充满挑战的一个领域
知识点错误分析 ✓按照班级群 体分析试卷 各知识点试 题分布和扣 分率 ✓按照学生个 体分析试卷 各知识点试 题分布和扣 分率
二、教学,是充满挑战的一个领域
问题:化学方程式多、杂、散,记不住; 书写时,丢三落四;迁移应用差。
2013——2016
特点:化学与STS联系多,常常出现陌 生的化学反应,以知识的应用为主。
问题:化学原理理解不到位,不能灵活 应用。
《考试说明》249页 5.化学反应与能量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 相应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 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的实 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矫正式学习 ✓按照错误情况系统 自动推送相关学习资 源供学生学习
四川省南充市教科院白涛老师ppt
四川省南充市教科院白涛老师ppt
2014海南卷
选项
A
B
C 0D.397 AB0.3其17它
选答人数 4565 11349 7478 9032 371
4.(2013海南卷)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 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2 A g C l M g M g 2 2 A g 2 C 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Mg为电池的正极 B.负极反应为 AgCleAgCl C.不能被KCl溶液激活 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高考试题示例
9.(2009海南卷)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 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5种盐的是:
A.A12O3、SO2、CO2、SO3 B.C12、A12O3、N2O5、SO3 C.CO2、C12、CaO、SO3 D.SiO2、N2O5、CO、C12
2008——2012 特点:涉及的化学方程式相当多,以教 材中出现的为主,以知识的应用为主。
10.(2016海南卷)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 料,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为电池的负极 B.正极反应式为2FeO42−+ 10H++6e−=Fe2O3+5H2O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D.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移
选项
A
B
C
D AD 其它
选答人数 12272 3656 2946 8230 9771
试题错误情况分析 ✓比较本班、 本校及全区 该题错误率 ✓按照答题项 分析个小题 出错原因
二、教学,是充满挑战的一个领域
错题整理 ✓系统自动为每个 班级、每位同学生 成个性化的错题集
✓老师对班级错题 进行分类整理
✓学生对自己错题 集进行分类整理
二、教学,是充满挑战的一个领域
错题跟进练习 ✓按照试卷错题自动 布置跟进练习 ✓按照知识点错误情 况自主进行错题练习
电极。
15.(9分)(2015海南卷)银是一种贵金属,古代常用于制 造钱币及装饰器皿,现代在电池和照相器材等领域亦有广泛
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 (2)……
(3)AgNO3光照易分解,生成Ag和红棕色气体 等物质,其光照分解反应的化学程式为 。
(4)右图所示原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
。
6.(2011海南卷)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
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
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考试说明》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 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O、N、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 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 境质量的影响。
已知:①N2(g)+2O2(g)= N2O4 (l)
②N2H4(l)+O2(g)=N2(g) + 2H2O(g)
1
△H1= -19.5kJ·mol-1 △H2= -534.2kJ·mol-
写出肼和N2O4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
极的反应式N为2H4 +4O。H- -4e- = 4H2O+N2↑
专题四 用“平衡观”诠释物 质的消长
专题五 用“绿色化学观”考 量物质生产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 第二讲 化学常用计量 第三讲 离子反应 第四讲 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五讲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六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七讲 有机化合物 第八讲 氧化还原反应 第九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十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十一讲 水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平衡 第十二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十三讲 化学与STSE
《课程标准》
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⑤实验:氯气的漂白性。
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 ……
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 ⑧讨论:自然界碳、氮循环
材料的重要应用。
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4、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
➢ 重视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形成
在过去三百年里,化学 学科积累了很多知识,同 时,化学学科更提供了一 种强有力的认识和思考世 界的方式,即化学思维方 式。化学思维方式是可迁 移的,对学生的未来研究 和职业发展必会有很大帮 助。
➢引导学生从“掌 握作为一种知识 的化学”转移到 “理解作为一种 思维方式的化学 ”,已成为当今 国际化学课程改 革的重要方向
14.(9分)(2007海南卷)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 + Cu(s) = Cu2+(aq) + 2Ag(s)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Y是
;
(2)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电极流向
——Talanquer V, Pollard J. . Chem. Educ. Res. Pract., 2010, 11(2): 74-83
来自毕华林先生报告ppt
(确二)立教专学策题略 ,夯实基础 夏建华老师报告ppt
专题一 用“微粒观”解密物 质的本源
专题二 用“结构观”探索物 质的性质
专题三 用“守恒观”探析物 质的转化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
的反应是
A. H2O的还原 C. H2的氧化
B. NiO(OH)的还原 D. Ni(OH) 2的氧化
13.(8分)(2012海南卷)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
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
题: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 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