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织物之染色技术
然而傳統的羊毛纖維染色是在嚴格的控制升溫 過程、長時間的高溫沸煮的條件下完成的。故容易 導致羊毛織物泛黃和凝膠化,嚴重影響染色品的手 感和鮮豔度。[2]
且對羊毛進行絲光處理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 化學方法,如氯化法處理陋、生物酶處理、低 溫等離子體處理、氯化/樹脂處理,但都屬於 鱗片剝蝕處理,存在纖維損傷。採用物理方法, 如羊毛加撚拉伸細化等,對羊毛纖維異形化和 鱗片的壓扁,由此產生光澤和羊毛的細化。化 學絲光還可使纖維更易染色,且染色後色澤更 加鮮豔。因此,充分利用絲光處理的有利因素, 減少纖維的損傷,優化絲光羊毛染色以及整理 工藝條件,是絲光羊毛後加工和應用中的實用 問題。[3]
二、研究方法
為了克服嚴重影響染色品的手感及鮮豔度。而採用 了酸性蛋白酶處理與染色同浴進行,利用酸性蛋白 酶破壞羊毛纖維表面的鱗片層,增強染料對羊毛纖 維的穿透能力,以其改善其染色性能,目的是為了 降低羊毛的染色溫度,防止羊毛常規沸染會使羊毛 損傷。
三、羊毛/蠶絲紡織品作為比較
蠶絲和羊毛同屬蛋白質纖維,但它們的化學和物理 結構與性能有很大差別。從蠶絲和羊毛的結構來看, 它們都是天然蛋白質纖維,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 羥基等極性基團,都可以用酸性、金屬錯合、中性、 活性、直接等染料進行染色。又由於它們的極性氨 基酸含量、結晶度和取向度不同,在同浴染色時, 吸收染料性能(如上染速率、擴散速度和平衡上染率 等,有很大差別,要想使它們色澤濃淡和色相一致 難度較大) ,而羊毛纖維中酸、鹼性氨基酸的含量 分別是蠶絲絲素的6倍和4倍。且羊毛的回潮率、比 表面積、內部容積等數值亦比蠶絲大。因此,羊毛 的化學反應活潑性比絲素高。
四、結果
而羊毛經絲光加工處理後,鱗片被部分去除, 減少了染色障壁,使絲光羊毛染色時上染迅 速。最大染色速率可高於未絲光加工處理後 的羊毛10倍。 然而採用酸性蛋白酶處理與染色同浴進行得 知:
1.可以降低染色溫度、節約能源、縮短染色 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羊毛纖維的低溫 短時間染色。
2.可以避免常規處於高溫長時間沸煮、導致 羊毛纖維的受損、可改善羊毛纖維的外觀 品質提高羊毛製品的品質。
一、前言
羊毛織物為人類歷史記載中最古老的織品,距 今至少八千多年的歷史,羊毛具有柔軟與強韌的特 質,纖維彈性佳,觸感舒服,又具良好的還原性。 因此羊毛織物摺疊後,都能很快回復原狀,不易變 形。加上其纖維結構可緊密糾結,其強韌的特性不 需透過針織 、縫製等加工,可完全一體成形。
且羊毛織物的保暖性佳、防水性強、不易燃燒、 不易褪色、涼爽抗熱、染色效果也佳。[1]
[3] 胡玉波,徐衛林,于偉東;絲光羊毛染色性能變化 的對比;毛紡科技;2008年第8期;P10-13
[4] 梅飛;羊毛/ 蠶絲紡織品同色染色技術;染整技術;
3.由於生物酶綠色環保、低溫染色又可以減 少染色時的蒸發,可以改善環境。
五、參考文獻
[1]羊毛氈手創館 /2007/03/b log-post_1227.html
[2] 高樹珍,李祥,馮豔;羊毛纖維染色性能的研究;齊 齊哈爾大學學報;第24卷第6期 2008印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