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3 健康(health)4疾病(disease)5病因学(etiology)6 发病学(pathogenesis)7 病因(cause of disease)8 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9内分泌(endocrine)16旁分泌(paracrine)17 自分泌(autocrine)18 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19 受体病20 基因病(gene disease)21单基因病(mono-gene disease)22多基因病(multigene disease)23多分子疾病24完全康复25不完全康复26脑死亡(brain death)(二)单选题1. WHO对健康的定义是:A.是身体上的完好状态B.是精神上的完好状态C.是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D.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完好状态E.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健康只包括身体上的完好,与精神心理无关B.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完好,还包括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C.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完好对人类尤为重要D.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E.全面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健康为条件,优质环境作保障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C.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改变E.以上都不对4. 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中,错误的是;A.致病因素可直接损害组织细胞B.致病因素还可引起细胞膜功能障碍,如细胞膜上各种离子泵C.致病因素还可引起细胞器功能障碍,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许多病原微生物能产生毒素或在细胞内繁殖导致组织和细胞损伤E.许多病原微生物尚可通过其抗原性诱发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组织细胞损伤5.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A.死亡是生命运动的终止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E.死亡通常是一个渐进性过程6. 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是:A.颅神经反射消失B.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15分钟后仍未恢复C.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D.大脑电沉默E.脑血液循环停止7. 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不包括:A.种族因素B.物理因素C.化学因素D.生物因素E.营养因素(四)问答题1 简述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2 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3 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都有哪些种类?每种种类中各举一例。
4 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哪些?5 举例说明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6 疾病转归期有几种走向?7 什么是脑死亡?判断脑死亡的标准是什么?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是什么?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 ICF)2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 ECF)3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4跨细胞液(transcellular fluid)5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6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AQP)7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8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9 ADH分泌异常增多综合征(sydrome of inappropriate ADH secretion, SIADH)10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11脱水热12水肿(edema)13积水(hydrops)14漏出液(transudate)15渗出液(exudate)16显性水肿(frank edema)17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18低钾血症(hypokalemia)19缺钾(potassium deficiency)20高钾血症(hyperkalemia)(二)单选题1、正常成人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A、5%B、20%C、40%D、60%E、75%2、机体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浆E、透细胞液3、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A、Na+B、K+C、Ca2+D、Mg2+E、Cu2+4、关于渗透压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5、正常成人每天通常出入水量约为A、1000mlB、1500mlC、2000mlD、2500mlE、3000ml6、正常人血清钠浓度约为A、100mmol/LB、120mmol/LC、140mmol/LD、160mmol/LE、180mmol/L7、血钠降低且细胞外液减少称为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SIADHE、慢性水中毒8.体液大量丢失后只补葡萄糖液易使机体发生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肿E、慢性水中毒9、最易发生休克的水、电解质失衡是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钾血症10、高渗性脱水时A、细胞外液明显增加B、细胞内液明显减少C、细胞内液少量减汪D、细胞内液明显增加E、细胞内液量正常11、发热病人过度通气可产生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水肿E、水中毒12、脱水热易出现于A、低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13、过量胰岛素致低钾血症的机制是A、醛固酮产生过多B、汗腺分泌增加C、肾小管重吸收障碍D、结肠分泌加强E、钾向细胞内转移增加14、低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A、T波低平,有U波,QRS波增宽B、T波低平,无U波,QRS波增宽C、T波低平,有U波,QRS波变窄D、T波高尖,有U波,QRS波增宽E、T波低平,有U波,QRS波变窄15、低钾血症时可有A、正常性酸性尿B、反常性酸性尿C、中性尿D、正常性碱性尿E、反常性碱性尿16、某男,昏迷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最易发生A、低钠血症B、低钾血症C、低钙血症D、低镁血症E、低磷血症17、高钾血症的最常见原因是A、酸中毒时细胞内钾释放B、溶血时红细胞释放钾C、缺氧时组织细胞释放钾D、肾脏排钾减少E、保钾利尿药使用18、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发生A、高钠血症B、高钾血症C、高血压D、DICE、ARDS19、高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A、T波高尖,Q-T间期缩短B、T波低平,出现U波C、T波高尖,Q-T间期延长D、T波低平,Q-T间期延长E、T波低平,Q-T是期缩短20、发生高镁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A、严重创伤B、代谢性酸中毒C、摄入镁过量D、肾脏排镁减少E、严重碱中毒21、水肿是指A、血管内液增多B、水在体内滞留C、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D、淋巴液增加E、细胞内液过多22、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因素是A、球蛋白B、纤维蛋白求恩C、Na+D、白蛋白E、K+23、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淋巴回流受阻24、引起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D、肾小球滤过增加E、静脉回流受阻25、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常见于A、PGA2增加B、激肽生成增加C、充血性心力衰竭D、ADH分泌增加E、利钠激素生成增加26、脑水肿是指A、脑细胞外液增多B、脑细胞内液增多C、脑组织含水量增多D、脑血量增多E、脑容量增大(三)问答题1、低渗性脱水病人为什么容易出现循环衰竭?2、简述水中毒时体液变化的特点。
3、简述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4、简述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5、简述血钾异常的心电图特征。
6、简述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7、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
8、简述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
9、简述水肿对机体的影响(四)分析题王××,男,18个月,因腹泻、呕吐3天入院。
起病以来,每天腹泻6~7次,水样便,呕吐4次,不能进食,每日补5%葡萄糖溶液1000ml,尿量减少,腹胀。
体检:精神萎靡,体温37.5℃(肛),脉搏速弱,150次/分,呼吸浅快,55次/分,血压86/50mmHg(11.5/6.67KPa),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四肢凉。
检验:血清Na+134mmol/L,血清K+3.2mmol/L。
问:该患儿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缺氧(一)概念和名词解释缺氧 hypoxia低张性缺氧 hypotonic hypoxia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氧容量 oxygen binding capacity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氧含量 oxygen content组织性缺氧 histogenous hypoxiaP50发绀 cyanosis(二)填空题1.血氧含量包括①和②。
P50是指③。
2.在①,②,③和④时氧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降低。
3.外呼吸功能不全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气指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
4.发绀是血中①增加至② ,皮肤粘膜呈③色。
CO中毒时,患者皮肤粘膜呈④色。
亚硝酸盐中毒时,患者皮肤粘膜呈⑤色。
5.低张性缺氧引起的代偿性心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①,② , ③和④。
6.低张性低氧血症时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
7.急性缺氧引起的血管反应为,肺血管①,脑血管②,冠状动脉③,腹腔内脏血管④。
8.急性缺氧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①和②。
慢性缺氧主要靠③和④以适应慢性缺氧。
9.缺氧性细胞损伤主要表现为①,②和③的变化。
10.严重缺氧细胞损伤时,细胞内外离子的变化为,钠离子①流增加,钾离子②流增加,钙离子③流增加。
11.缺氧可使骨髓造血①,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②移,从而增加氧的运输和血红蛋白释放氧。
12.低氧血症初期,血压①,心率②和心输出量③。
13.氧疗对①性缺氧效果最好。
氧疗对由②引起的低张性缺氧的改善作用很小。
14.吸入①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对任何细胞都有毒性作用,可引起氧中毒。
氧中毒时细胞受损的机制与②的毒性作用有关。
15.氧中毒主要损伤①系统和②系统。
(三)选择题【A型题】1.缺氧的概念是:A.低氧血症B.血液的氧分压降低C.血液的氧含量降低D.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E.血液的氧容量降低2.低氧血症是指:A.动脉血氧含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血液中溶解的氧减少D.血液的氧容量降低E.血液的氧饱和度降低*3.下列哪一项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是不全面的?A.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氧和溶解的氧的毫升数B.正常成人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容量取决于血中的血红蛋白的浓度及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力E.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红蛋白的量无关*4.高原居民对缺氧的代偿主要是通过A.心跳加快B.肺血管收缩C.呼吸增强D.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强E.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右移5.缺氧引起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最明显和最常见于A.低张性缺氧B.贫血性缺氧C.CO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6.缺氧时呼吸系统代偿A.在PaO2低于正常时就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B.是急性低张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反应C.长期缺氧时通气增加反应仍非常敏感D.急性缺氧早期虽引起低碳酸血症,但对呼吸代偿无影响E.休克、右心衰等循环性缺氧时呼吸代偿也很明显7.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A.肠系膜血管痉挛B.一氧化碳中毒C.亚硝酸盐中毒D.氰化物中毒E.肠道淤血*8.CO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O2与脱氧Hb结合速度变慢 B.HbO2解离速度减慢C.CO使红细胞内2,3-DPG减少D.HbCO无携O2能力E.以上都不是9.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发绀的描述?A.发绀是缺氧的表现B.血中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超过5g/dl便可出现发绀C.缺氧不一定有发绀D.严重贫血引起的发绀一般比较明显E.发绀是否明显,还与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量有关10.关于氧疗,哪一项是错的?A.血液性、组织性缺氧是因为PaO2正常,所以氧疗没有意义B.各类缺氧中对低张性效果最好C.CO中毒可用吸纯氧治疗D.高浓度氧和高压氧有引起氧中毒的危险E.局部组织缺氧一般不需全身吸氧治疗*11.氧中毒时A.病人的PaO2都很高 B.主要因活性氧引起细胞损伤C.其发生取决于氧浓度而不是氧分压D.主要因脑部损伤引起E.病人不会缺氧【B型题】A.取决于PaO2和CO2max B.取决于PAO2(肺泡气氧分压)和肺换气功能C.取决于血中Hb的质和量D.取决于PaO2和Hb与O2的亲和力E.取决于CaO2和血流量12.组织供氧量13.血氧容量(CO2max)14.动脉血氧含量(CaO2)15.动脉血氧分压(PaO2)16.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A.PaO2降低 B.动静脉氧含量差降低 C.CO2max降低D.CaO2正常 E. 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17. 最能反映外呼吸功能障碍的指标是:18. 贫血时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19.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20.最能反映循环性缺氧的指标是:【X型题】*21.下列何种病变引起的缺氧使红细胞内的2,3-DPG增加A.氰化物中毒B.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C.心肌梗塞伴发休克D.CO中毒E.肺动静脉瘘22.低张性缺氧时2,3-DPG增加的原因是A.pH降低B.脱氧血红蛋白增加C.CO2增加 D.呼吸性碱中毒E.糖酵解增强23.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代偿形式有A.氧离曲线右移B.血液重新分配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D.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增加E.肌红蛋白增加24.一般认为引起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体液因子有A.白三烯B.组胺C.TXA2D.前列腺素E.内皮素25.一般认为引起肺血管扩张的体液因子有A.NOB.TXA2 C.ET-1 D.PGI2E.PGF2α26.缺氧时机体的代偿通过A.呼吸系统,增通气量B.血液系统,增携氧量C.循环系统,增组织血流量D.组织细胞,减耗氧量E.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释氧量增加27.急性低张性缺氧时循环系统有代偿意义的变化是A.心肌收缩力增强B.肺血管收缩C.血流分布改变D.毛细血管增生E.心率加快28.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代偿意义为A.增肺动脉压,增肺血流量B.增肺上部的血流C.减少肺血流以保证心脑血流D.增快血流速度E.使缺氧肺泡的血流减少,改善肺泡通气与血流的比例29.缺氧时组织细胞的代偿适应有A.无氧酵解增强B.肌红蛋白增加,增储氧C.参与内呼吸的酶增多D.减少耗氧量E.血流量增加(四)问答题1.各种类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