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_—中卫

我的家乡_—中卫



• •



4、文化事业
2012年全市共有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文物管理所3个,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保护基地8个。全年全市举行广场文艺演出173场次, 图书借阅 60810万人次。全市有广播电视调频转播发射台11座。年内实施农村直播卫 星公共服务户户通工程201790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0.7%,电 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分别比上年上升3.9和1.3个百分点。 中卫市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信教群众众 多。2010年全市共有各类宗教场所1160处,其中伊斯兰教986处,佛教158 处,道教7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5处,民间方神庙273处,各类宗教职业 人员2250人,信教群众近45.8万人。 医疗卫生 2012年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3个(不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1个、 卫生院4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妇幼保健院(所)3个、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站)1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286张,其中医院2469张,每千人口医 院床位数为2.23张。卫生技术人员3689人,其中执业医师1386人,注册护 士1176人。全市有村卫生室431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02人。 体育事业 2011年举办大型职工群众运动会6次。积极参加体育彩票杯全区青少年田径、 武术等比赛、宁煤杯全区象棋比赛、全区老年健身秧歌比赛,取得金牌3枚、 银牌11枚、铜牌15枚。

• •
• •

• 5、经济
• • 综述 2011年,全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38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 入14.74亿元,增长18.4%。其中,税收收入11.47亿元,增长1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77.8%。地方财政支出122.27亿元,比上年增长31.9%。民生领域支出继续加大,达到 41.35亿元,增长31.7%,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41%,高于上年比重0.4个百分点。 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28.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7.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69.8%。 201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97.36亿元,比年初增加61.08亿元,比上 年末增长25.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6.15亿元,比年初增加36.07亿元,增长 3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1.59亿元,比年初增加44.53亿元,增长 21.5%。从贷款结构看,全市短期贷款比重大增速快,年末短期贷款余额142.24亿元,占全 部贷款余额的56.5%,增长38.5%;中长期贷款余额100.32亿元,占39.9%,下降0.1%。 2011年,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5.2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6 亿元,增长40.9%;人身险保费收入2.77亿元,下降8.6%;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1.77亿元, 下降9.7%,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33亿元,增长65.9%;人身险赔付支出0.44亿元,下 降61.9%。 第一产业 201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76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业产值56.27 亿元,增长7%;林业产值1.07亿元,增长6.4%;牧业产值16.41亿元,下降7.3%;渔业产 值1.88亿元,增长21.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3亿元,增长10%。 第二产业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04 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在规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5.84亿元,增长 22.2%;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0.2亿元,下降7.4%。 工业企业规模扩大。全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总数达到83家,比上年增加10家;产值超20亿元企业达到4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5家, 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48家。


• •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1年,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市具有资 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9家,比上年增加4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27 亿元,增长24.8%,实现利税4.72亿元,增长42.6%。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82.6万平方米,增加46.3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99.6万平方米,增加26.5万平方 米。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6.97万元/人,增长24.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11年全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64亿元,比上 年增长26.8%,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区属和农户)235.56亿元,比上年增长 32.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29个(不含房地产投资项目),其中新开工项 目239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77个,占施工项目的16.8%,完成投资150.48亿元,占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1%。[10] 2011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市场规模化 程度进一步提高,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含大个体户)达76家, 比上年增加5家,增长7%;实现零售额14.47亿元,增长11.1%,占零售总额的 32.9%,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 进出口贸易呈现下降。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16亿美元(海关口径),比上年下降 35.1%。其中,出口总额0.4亿美元,下降27.4%;进口总额0.76亿美元,下降38.4%。 2011年,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0.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实现旅游 总收入14.41亿元,增长18.1%,其中入境游客0.24万人次,下降11.2%,旅游外汇 收入545.1万美元,下降12%。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7%,比上 年提高0.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10] 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2011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3亿元,下降9%;电信业务总量5.57亿元,增长24.7%。年末 电话用户88.61万户,增长19.5%,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1.55万户,下降1.6%;移动 电话用户77.06万户,增长23.5%。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81万户,增长36.1%。[10]
• 2、地理环境
• • 位置境域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宁夏、内蒙古、甘肃交界地带,东与宁夏吴忠市接壤。南与宁夏固原市 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交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地跨东经 104度17分—106度10分、北纬36度06分—37度50分,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 里。截至2010年,全市总面积17441.6平方公里,其中,沙坡头区6876.1平方公里,中宁 4191.6平方公里,海原6373.9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中卫市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2955米—1100米之间。地貌类型分为 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五个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西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卫 宁北山面积12万公顷;中部卫宁黄河冲积平原10万公顷;位于山区与黄河南岸之间的台地6万 公顷;南部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面积142.45万公顷。 水文 中卫境内有黄河及其支流长流水、清水河三条主要河流。黄河沿市域西北侧自西南向东北流过, 境内流程约182公里,距市区约2公里,年平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平均过境水量328.14 亿立方米,清水河北流注入黄河。 气候 中卫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 候的特点。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在8.2— 10℃之间,年均无霜期159—169天,年均降水量138—353.5毫米,年蒸发量1729.6— 1852.2毫 米,全年日照时数3796.1小时。 中卫城区年平均气温10℃,极端最高36.7℃气温,年降水量138毫米,年蒸发量为1729.6毫 米,为降水量的12.53倍。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全年无霜期平均 167天,全年日照时数3006小时。 中宁县年平均气温11℃,年平均降水192.3毫米,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年蒸 发量1833.8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9.54倍。 海原县年平均气温8.2℃,年平均降水量为353.5毫米,年蒸发量为1852.2毫米,为降水量的 5.24倍。境内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平衡,由南向北依次递减,且大多集中在夏、秋季,6—8月的 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是宁夏最干旱的县市之一。
• •
• • • •
• • •

• •
3、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2012年中卫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50万人。社区休闲 园林面积1.3万亩,水面2.6万亩,公共绿化面积897万平方米,日供水能力4.2万吨, 集中供热能力420万平方米,日处理污水能力4万吨,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200吨,城 市化水平达到51.25%。 市区完成12条街道硬化绿化整地工程,建成利民路等城市道路3条2.1公里。全市城市 道路长度达450公里,桥梁数为20座,道路照明灯盏8000盏。全市公交运营路网长度 为800公里,公交运营线路50条。全市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数390辆,公共交通客运 量达4000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出租汽车1860辆,出租运营客运量达6000万人次。 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61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全市供气管道总长度240公里。 天然气用户5万户,其中家庭用户3万户。全市全社会供水管道长度240公里,供水总 量为1200万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280万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140万立方米, 居民家庭用水600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达54%,用水普及率达76%。 科技教育 2012年共争取上级科技项目56个,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自治区级51项,争取项 目资金1040万元,比上年下降21.6%。安排市(县)级科技创新项目58项。年内全市 专利申请量88件,专利授权量51件。全市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7个,9家企业获得科技 型中小企业认定。 2012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502所,教职工13435人。其中,普通中学69所,普通高 中招生8189人,在校学生 23695人,毕业生7890人;普通初中招生17478人,在校 学生53788人,毕业生18017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7%。中等职业学校3所,招 生4210人,在校学生11887人,毕业生3092人。有小学校377所,小学在校学生 123704人,招生20358人,毕业生数22817人。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 138人。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28448人,其中学前班15955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