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中P点所在大洲的地形特点是A.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B. 地形复杂,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 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D. 分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欧洲位置和地形特征的掌握程度。
【详解】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判断,P所在的大洲是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地形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选项C符合题意。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这是非洲地形特征,排除A。
地形复杂,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这是亚洲地形特征,排除B。
分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这是北美洲北部的地形特征,排除D。
所以选C。
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 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C. 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D. 海洋平均深度数值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3. 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A.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 板块的消亡边界C. 两个大洋板块消亡边界D. 两个大陆板块生长边界【答案】2. D 3. B【解析】本题组以地球表面海陆起伏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海陆分布、陆地地势、海洋深度、地形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题详解】全球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29%,A错。
图中显示,全球陆地大部分的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B错。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陆架海水深度不到200米,图中显示,全球海水平均深度为4000米,C错。
图中显示,海洋平均深度约4000米,而大陆平均高度约1000米,D对。
【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因此B符合题意。
两地形均位于消亡边界,排除A、D。
两地形与亚欧板块(大陆板块)有关,排除C。
所以选B。
4.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①地中海、红海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②安第斯山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成③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阿尔卑斯山脉④海岭和造山带都是新板块的诞生处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掌握程度。
【详解】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边界,①错。
安第斯山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②对。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阿尔卑斯山脉,③对。
海岭是新板块的诞生处,但造山带往往是板块的消亡边界,④错。
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5.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
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据题干知,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说明主干道的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河流指示东西方向,且村史馆位于该村西南部,培训中心位于该村东北部,经分析可知甲图各条件均符合。
故选A。
读某运河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运河长度约为A. 小于50kmB. 110kmC. 190kmD. 240km7.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 该运河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B. 该运河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C. 甲为大西洋,乙为太平洋D. 运河穿过海拔500m以上地区【答案】6. B 7. C【解析】本题组以巴拿马运河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距离估算、运河位置和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纬度的经线长约为110千米。
图中显示,图中该运河的长度与一个纬度的经线长度相当,因此该运河长度约为110千米,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7题详解】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和所学知识判断,该运河为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全程位于巴拿马国的内部,不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A错。
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是北冰洋航线,不通过巴拿马运河,B错。
巴拿马运北端连接大西洋,南端连接太平洋,即甲为大西洋,乙为太平洋,C对。
图中显示,运河主要穿过海拔较低的区域,沿线海拔均在500m以下,D错。
所以选C。
8.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南极洲的海陆位置的掌握程度。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城站附近的南极半岛以东为大西洋,向东到20°E附近进入印度洋,再向东到150°E附近进入太平洋,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排除B、C、D。
9.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从南极冰盖最高点地区带回135米的“冰芯”。
在南极钻取“冰芯”可以获取哪些信息①矿产资源②气候变化③大气环境④土壤发育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南极科考意义的了解程度。
【详解】冰芯是冰川的一部分,由冰构成,里面不含有矿产资源,①不符合题意。
南极冰川大多形成年代久远,许多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信息,②、③符合题意。
冰芯是冰川的一部分,由冰构成,里面不含有土壤发育信息,④不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 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3 km处B. 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 mC. 甲、乙两村都位于山地的向阳坡D. 桥梁所在地是图示区域内海拔最低的点11. 有关图中白水河及其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来自甲村的污水不可能污染到乙村B. 白水河的干流大体上由东北流向西南C. 站在虎山的山顶,看不见白水河干流上的桥梁D. 图中的河流水源最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答案】10. C 11. A【解析】【分析】考查地球和地图等相关知识。
【10题详解】根据指向标可知,龙山位于虎山的正北方,A错误;根据等高线可知,龙山海拔介于900~1000 m,虎山海拔也介于900~1 000 m,故两山的相对高度不会高于100 m,B错误;该地位于我国,故山地的南坡为向阳坡,C正确;图示区域的最低点位于白水河的下游,D错误。
所以选C。
【11题详解】甲村的污水进入白水河后应该向下游流,不会逆流至乙村,A正确;根据指向标可知,白水河的干流大体自东向西流,B错误;虎山和桥梁之间的山坡为凹坡,不会遮挡视线,C错误;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某地区,海拔也不太高,因此河流的水源不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D错误。
所以选A。
【点睛】难度较小,考查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紧扣着地理实践能力这一地理核心素养。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最大高差约180米B. 地下暗河多,岩溶地貌发育C. B处可开垦为梯田D. A地的视野比B地开阔13. 图中风力发电机分布特点及原因为A. 山脊处──地势较高B. 坡度较缓处──利于建输电塔C. 山谷处──邻近聚落D. 向阳迎风处──可发展旅游业【答案】12. C 13. A【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最高处为160—180米,最低处为20—40米,故高差为120—160米;图示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而地下暗河多,岩溶地貌发育描述的是云贵高原等喀斯特地貌区;B处地势低平,坡度较缓,靠近河谷,可开垦为梯田;A地位于谷地,北、西、南三面有高地阻挡视线,视野没有B地开阔。
【13题详解】读图可知,风力发电机主要分布在山脊处,因为山脊处地势高,无障碍,易受风,风力较大。
阿克库勒湖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其湖水因含河流带来的白色颗粒物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
下图阿克库勒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仅考虑地势对气温的影响,图示区域最大温差可能是A. 5.4℃B. 6.1℃C. 6.7℃D. 7.2℃15. 最不可能将白色颗粒物带入湖泊的河流是A. ①B. ②C. ③D. ④16. 据图判断,甲地地形是A. 山谷B. 三角洲C. 冲积扇D. 山脊【答案】14. B 15. B 16. A【解析】本题组以阿克库勒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为主要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相对高度、气温垂直递减率、河流流向、地形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图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4题详解】解题的关键是判断②河的流向。
根据“穿过河流的等高线凸向与河流相反”的知识判断,河大致由东向西流,即由湖泊向外流。
根据②河流向的判断可知,②河与左边图幅边缘交点是图中最低点(1600~1700米),图幅右上角为最高点(2600~2700米),二者相差900~1100米,由垂直递减率计算,温差应该在5.4℃~6.6℃之间,因此B选项正确,排除A、C、D。
所以选B。
【15题详解】根据②河流向判断可知,②河流由该湖泊向外流,因此最不可能将白色颗粒物带入湖泊,选项B符合题意。
根据流向判断,①、③、④河流均由湖泊四周流入湖泊,都有可能将白色颗粒物带入湖泊,因此A、C、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B。
【16题详解】图中显示,甲地有河流通过,应为山谷地形,选项A符合题意。
如果甲处是三角洲,则河流应流入湖泊,才能把泥沙带入湖泊沉积,而根据流向判断,甲是流出湖泊的,B不符合题意。
冲积扇为河流出山口形成的地形,该处无出山口,C不符合题意。
山脊地区不会发育河流,D 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A。
下图为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地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18. 下列有关该气候特点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7月温度高B.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C. 冬季温和D. 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17. A 18. C【解析】试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17题详解】图中气温差线表示最热月平均气温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1月气温差为0℃,7月气温差为12℃,说明该地最热月为1月,最冷月为7月,该地位于南半球;图中1、2、3月累计降水不到100mm,说明夏季降水少,6、7、8累计降水增加较快,说明冬季降水多,该地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A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均匀,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夏季降水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