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零班)月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23 C—12 H—1 O—16 Cl—35.5 Zn—65 Al—27 Mg—24 K—39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为“绿色奥运”某同学提出了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①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分类加收垃圾;⑤开发无磷洗涤剂;⑥为使农作物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2、针对节能减排课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不符合课题要求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利用潮汐能发电C.大力建设火电厂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3、容量瓶上需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A. ③⑤⑥B. ①②④C. ②④⑥D. ①③⑤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 2Fe 3++3H2↑B 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 + Ca 2++2OH-= CaCO3↓+ H2O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 + 2H+= CO2↑+ H2OD.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2H+= Cu2++ H2↑5、在0℃一个大气压下,在关于H 2、O 2、CH 4三种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密度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B .其密度比等于分子量的比C .等质量的三种气体,其体积比等于分子量的倒数比D .等体积的三种气体,其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分子量的比6、金属钠、钾燃烧引起失火时,最适宜灭火的是 ( ) A. 泡沫灭火器B. 液态CO 2灭火器C. 大量水降温D. 砂土7、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Zn +2HCl =ZnCl 2+H 2↑ B. Ca(ClO)2+2HCl =CaCl 2+2HClO C. Pb 3O 4+8HCl(浓)=3PbCl 2+Cl 2↑+4H 2O D. 3Cl 2+6KOH (浓)5KCl +KClO 3+3H 2O8、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醋酸和氨水灯光明亮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实验,则 ( ) A. 灯光明亮程度不变 B. 灯光变亮 C. 灯光明亮程度变化不明显 D. 灯光变暗9、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 ) A. NaClB. NaOHC. Na 2CO 3·10H 2OD. Na 2O 210、下列有关Na 2CO 3和NaHCO 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B. 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 2CO 3<NaHCO 3 C. 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 2CO 3<NaHCO 3 D. 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 2CO 3<NaHCO 31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 ) A. BaCl 2溶液B. K 2SO 4溶液C. FeCl 2溶液D. NH 4NO 3溶液12、将m 1 g 锌加到m 2 g 20%的HCl 溶液中去,反应结果共放出n L 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则被还原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 )A .mol m 651B .mol m 5.3652C .mol m 5.362D .mol n2.1113、现有4摩尔铝和足量的盐酸和NaOH 溶液,若将铝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所需HCl 和NaOH 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少为A 、4molB 、6molC 8molD 、16mol 14、将2 mol NaHCO 3和一定量Na 2O 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150 ℃下所得气体仅含2种组分,反应后固体的物质的量n 的取值范围是A .2≤n <3B .2≤n <4C .l ≤n <3D .n ≥415、右图是向MgCl 2、AlCl 3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7ml 试剂A ,之后改滴试剂B ,所得沉淀ymol 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横坐标从5到6溶液中Al 3+浓度在上升B.原混合液中,c(Al 3+)∶c(Mg 2+)∶c(Cl —)=1∶1∶5C.A 是NaOH ,B 是盐酸,且c(NaOH)∶c(HCl)=2∶1D.横坐标从6到9,相应离子反应式H ++OH —=H 2O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零班)月考化 学 答 题 卷一、选择题,共45分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55分)16、(8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Cl 、NaNO 3、 K 2SO 4、 CuCl 2、 CaCl 2、 K 2CO 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鉴定其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一无色透明溶液, (2)上述溶液中滴加 BaCl 2有白色沉淀产生,(3)过滤,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加盐酸时,沉淀全部溶解,(4)往滤液中加AgNO 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题号 1 2 3 4 5 6 7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试判断:肯定存在的物质有;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有;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写出第(4)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7、(6分)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SO3 ③稀醋酸④汞⑤BaSO4固体⑥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化KNO3 ⑨氨水⑩CH3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18、(9分)在反应MnO2 + 4HCl = MnCl2 + 2H2O +Cl2↑中,①还原剂是;②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③HCl中,被氧化的Cl原子与未被氧化的Cl原子个数比是。
④若要产生112 mL氯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19、(6分)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⑴CO2(HCl)试剂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⑵ FeSO4(CuSO4)试剂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分)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K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K2CO3的检验与质量分数测定的探究实验,他们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一)补全以下检验混合物中存在K2CO3的实验步骤及相关现象1.取混合物样品溶于水,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一定存在K+;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一定存在CO32—。
(二)测定K2CO3质量分数(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把xg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
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乙同学用图2代替图1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K2CO3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不变”),你的改进方案是。
(3)丙同学用图3装置测定CO2的质量,该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填写其中的三点缺陷:I ;ⅡⅢ21、(10分)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7.4 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质量21.2 g。
再另取试样27.4 g加入某浓度盐酸100 mL恰好完全反应。
(1) 求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各多少克?(2) 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 标准状况下,一共能产生CO2多少毫升?高一(零班)化学月考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C D B C D B B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C D B B A二、非选择题答案(55分)16、(每空2分,共8分)一定有:K2CO3一定无:CuCl2、K2SO4、CaCl2可能有:KCl、NaNO3 Ag++Cl-=AgCl↓17、(每空3分,共6分)⑴③④⑧⑨⑵①⑤⑧⑩18、(9分)①HCl (2分)②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略(3分)③1∶1 (2分)④ 6.02×1021(2分)19、(6分)(1)饱和NaH CO3(1分)H CO3-+H+=H2O+CO2↑(2分)(2) Fe (1分)Fe +Cu2+ = Fe2++ Cu (2分)21、(10分) 解:(1) 设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2x ,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m2x x x 62 g / mol ×x 62 g / mol ×x =27.4 g -21.2 g =6.2 g , 2x =0.2 mol ,(NaHCO 3)m (NaHCO 3)=0.2 mol ×84 g / mol =16.8 g ,………………2分 m (Na 2CO 3)=27.4 g -16.8 g =10.6 g 。
……………………2分(2) n (Na 2CO 3)=1-mol 106g .6g10⋅=0.1 mol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0.1 0.2 0.1 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0.2 0.2 0.20.4 0.3 c (HCl)=0.1L.4mol0=4 mol / L ………………………………3分 (3) n (CO 2)=0.3 mol ,……………………………………1分V (CO 2)=0.3 mol ×22400 mL / mol =6720 mL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