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代表观点及评价
19世纪现实主义注重历史、传记,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俄国文学批评,过于注意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浪漫主义则把文学看成作家思想情感的流露,文本被忽视,引起一些年轻研究者的不满,揭起文本的旗帜反抗。
当时表达不满的一些年轻的研究者被分为两个小组。
一是“莫斯科语言小组”,由雅各布逊(1896—1982)创立于1914年,其他成员包括维诺库尔、布里克、托马舍夫斯基等人;另一小组是“彼得堡小组”,从1916年起称为“诗歌语言研究会”,以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为首,成员还有艾亨鲍姆、雅库宾斯基、鲍里瓦诺夫、日尔蒙斯基、维诺格拉多夫等人。
后人将他们的批评理论统称为“俄国形式主义。
一、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
一、文艺的自主性。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自足体。
一方面,文学作为客体是独立于创造者和欣赏者之外的,另一方面,它也是独立于政治、道德和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及上层建筑,甚至还独立于社会生活的。
什克洛夫斯基的名言是:“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
”传统文学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摹仿说和表现说。
模仿说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表现说认为文学是作家心理的自然流露。
什
克洛夫斯基的文艺主体性的观点对当时文学工具论的批判。
二、文学性。
文学性的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所谓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或者说文学区别于非文学的性质。
什克洛夫斯基从语言角度入手研究文学,认为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在于语言。
语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文学语言;二是实用语言。
实用语言倾向简练经济,采用形象往往是为了达到长话短说的效果;而文学语言的特征是拒绝简化,以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使得感知的过程得以延长和加强。
三、对“内容与形式”二分法的反对。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
传统内容和形式的二分法会导致两个错误的后果,一方面把形式与内容理解为器皿和液体的关系。
形式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物。
另一方面把内容当作艺术之外的现实事实去研究。
俄国形式主义否定了形式与内容的二分法后,进而代之以材料和手法(程序)的概念。
从创作过程看,文学是材料与手法的一种结合。
作家把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得到的体验和感受等作为创作的材料,然后用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加工和表现,最终形成艺术品。
因此,艺术手法在材料变为艺术品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四、艺术程序。
什克洛夫斯基把对现成一切旨在引起一定审美效果的艺术安排称之为艺术程序。
艺术程序对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效果起着决定的作用。
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就是程序的总和。
”艺术程序是为着艺术的目的并
服从于本身的审美任务的。
什克洛夫斯基并不把艺术程序等同于艺术技巧,艺术技巧只能算作艺术程序的一部分。
只有反常化程序与增加感觉的难度和延时的复杂形式的程序才是艺术程序。
五、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陌生化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基本原则。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
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
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们通过阅读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在这一感觉的过程中产生审美快感。
如果审美感觉的过程越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二、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观点
他梳理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流派的发展,先从俄国的形式主义开始,依次是新批评理论、现象学理论、阐释学理论、接受理论、结构主义理论、符号学理论、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
关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一种写作方式,罗曼·雅各布逊认为,这种写作方式代表一种“对于普通言语的系统扭曲”。
文学改变和强化普通语言,系统地偏离日常言语。
俄国形式主义注重以实践的科学精神把注意转向文学作品本身的物质实在。
认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它不是由事物或感情而是由词语制造的。
形式主义实际上就是将语言学运用于文学研究;而这里所说的语言学是一种形式语言学,它关心语言结构而不关心一个人实际上可能说些什么。
为了研究形式,他们也忽视文学“内容”的分析。
形式主义者开始将文学作品视为“手段”集合,后来将这些手段视为一个总体本文系统之内的相关元素或“功能”,包括声音、意象、节奏、句法、音部、韵脚、叙述技巧等。
文学中的全部元素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疏离”和“陌生化”效果。
形式主义者把文学语言视为对于一种语言标准的一组偏离,即一种语言的扭曲。
对于形式主义者来说,他们想要定义的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由一种话语与另一种话语之间的区别性关系所产生的一种功能。
将“陌生化”看作是文学的本质,实际上将一切文学都看作诗,将用于诗的分析技巧直接扩散到散文作品。
三、俄国形式主义的评价
1、贡献及影响:
最大贡献就在于它始终坚持文学是一个特殊领域,力图解释文学内部构造及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它提出的陌生化、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文学性、诗性功能等理论概念和原则,极大地丰富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符号学等文学理论流派都深受其影响而形成了20世纪西方文论史上的独特线索。
2、局限:
如研究范围的狭隘,过分强调文本等。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批评将批评局限在一个小圈圈内,没有从整个文学、文学史上全面看待文学批评研究,使俄国形式主义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终于在其自身的局限和社会政治等原因的影响下,很快的衰落下去。